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22335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通风装置。一种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包括位于箱变箱体上方的出风口和位于箱变箱体下方的进风口,其特征是进风口为倒V式进风栅格;进风口置于箱变门下方,出风口开在箱体上部的四条边部顶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具有较大的浮升力和较小的阻力,能达到较高级别的防护等级,具有高有效的通风效率,保证箱变的工作安全可靠,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通风装置。
技术介绍
箱式变电站(以下简称箱变)中变压器工作时的损耗大部分以热量形式散发,造成变电站内温度过高,严重危及箱变的运行安全,且变压器使用寿命缩短,因此,箱变一般装有通风装置,用以降低箱内温度。通风装置可分为强制通风和自然通风,强制通风因其进出风不协调,内部空气回旋碰撞,出风口与防护等级的矛盾很难调和,加上强制通风装置本身就是一个热源,因此,箱变的通风装置多为自然通风。箱变通风装置一般是在箱变箱体上方开一出风口,箱体下方开一进风口,热空气由出风口排出,冷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对于具体的箱变说,既要考虑到通风系统应有较大的空气浮升力,还要考虑防雨和防护等级,同时,在保证通风量的前提下,尽量使进风口的冷空气进入到箱变内部,避免出现靠近进出风口箱体边的温度低而里侧温度较高。目前,箱变通风系统多采用百叶窗式,其进风口如图1所示。其缺点为从进风口溅入的雨水有可能直接溅射到变压器上,防护等级难以达到较高级别,从冷空气的流向看,由于风速的惯性,冷空气不能到达箱体底部,空气浮升力小,箱变内部空气流量不均匀,通风效率低下。也有采用迷宫式通风结构,其进风口如图2所示。迷宫式进风口针对百叶窗式进风口有了改进,但进风口有空气的碰撞、迂回、回旋现象存在,空气阻力较大,而且从冷空气的流向看,由于上下风孔贯通,冷空气难以到达箱体底部,浮升力较弱。(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通风效率高,能防雨水、防护等级高,结构简单。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包括位于箱变箱体上方的出风口和位于箱变箱体下方的进风口,其特征是进风口为倒V式进风栅格。上述的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所述进风口置于箱变门下方,出风口开在箱体上部的四条边部顶沿。本技术是在进风口采用倒V式进风栅格结构,其进风口空气阻力较小,冷空气进入的风速和射程较大,冷空气在风速的惯性作用下,向箱变的下前方流动,冷空气能有效进入到箱变底部和里侧,而出风口置于箱变顶部,因此,空气的浮升力较大,进入到箱变里侧的冷空气,保证了箱变通风的均匀性,避免了箱变常见通风系统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具有高有效的通风效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较大的浮升力和较小的阻力,能达到较高级别的防护等级,具有高有效的通风效率,保证箱变的工作安全可靠,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进风口为百叶窗式。图2为进风口为迷宫式。图3为本技术的进风口为倒V式;图4为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的进风窗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4、图5,一种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包括位于箱变箱体上方的出风口和位于箱变箱体下方的进风口,出风口开在箱体上部的四条边部顶沿,进风口置于箱变门下方。金属钢板折弯90度后成为倒V式进风栅格1,进风栅格1中部装有加强条2,进风栅格1安装于窗框3内并用压铆螺钉固定在箱变门下方的进风口上。采用倒V式通风装置的金属箱变,箱变的规格为500kVA 10kV/0.4kV,其外壳级别为10级,温升小于10度;而采用百叶窗式通风装置,其温升为10~30度。本技术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具有较大的浮升力和较小的阻力,能达到较高级别的防护等级,具有高有效的通风效率,保证箱变的工作安全可靠,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且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包括位于箱变箱体上方的出风口和位于箱变箱体下方的进风口,其特征是进风口为倒V式进风栅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倒V式通风装置,包括位于箱变箱体上方的出风口和位于箱变箱体下方的进风口,其特征是进风口为倒V式进风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龙俞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华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