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225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包括固定在无人机骨架上的上碰撞传感器和下碰撞传感器;上碰撞传感器和下碰撞传感器为上下镜像结构;上碰撞传感器包括水平的金属中心支撑圆盘,中心支撑圆盘的外周同轴心设置有金属圆环盘,金属中心支撑圆盘与金属圆环盘之间形成绝缘间隙;金属圆环盘的下侧外周同轴心设置有外周金属圆环;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识别到自身受到碰撞。行过程中识别到自身受到碰撞。行过程中识别到自身受到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碰撞传感器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如果受到碰撞,即便无人机没有立刻坠落,其内部的元器件也存在损坏的风险,这时需要及时返回,无人机在没有地面人员肉眼监测的情况下,当无人机受到碰撞时,地面人员可能并不知情,这样无人机的飞行就不会终止;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加装一个能识别到自身受到碰撞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识别到自身受到碰撞。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包括固定在无人机骨架上的上碰撞传感器和下碰撞传感器;所述上碰撞传感器和下碰撞传感器为上下镜像结构;
[0005]所述上碰撞传感器包括水平的金属中心支撑圆盘,所述中心支撑圆盘的外周同轴心设置有金属圆环盘,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与所述金属圆环盘之间形成绝缘间隙;所述金属圆环盘的下侧外周同轴心设置有外周金属圆环;
[0006]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的上侧支撑有一个金属惯性球;所述金属惯性球的腰部固定套有金属套环,所述金属惯性球的外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斜向的弹簧,各所述弹簧的斜上端均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套环外壁,各所述弹簧的斜下端均通过金属臂一体化连接所述外周金属圆环。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碰撞传感器还包括直流电源、保护电阻、第一电流计和第二电流计;第一电流计与第二电流计相互并联;
[0008]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外周金属圆环,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流计和第二电流计的正极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电流计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所述第二电流计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金属圆环盘。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碰撞传感器还包括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固定在外周金属圆环上,所述绝缘支架还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支撑连接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和金属圆环盘。
[0010]进一步的,金属惯性球外表面、金属中心支撑圆盘上表面和金属圆环盘的上表面均为镀铜层。
[0011]进一步的,金属中心支撑圆盘的上表面与所述金属圆环盘的上表面相平。
[0012]进一步的,金属套环的弧形内壁与所述金属惯性球的外壁面导电接触;所述金属惯性球的下端导电接触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的上表面。
[0013]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识别到自身受到碰撞。
[0014]当上碰撞传感器和下碰撞传感器上的第一电流计均检测到电流的存在,且第二电流计均检测不到电流,说明无人机为正常运行状态;
[0015]当上碰撞传感器和下碰撞传感器上的第一电流计均检测不到电流的存在,且第二电流计均检测到电流,说明无人机遭到水平碰撞;
[0016]当上碰撞传感器上的第一电流计和第二电流计均检测不到电流,说明无人机骨架受到向下的撞击;
[0017]当下碰撞传感器上的第一电流计和第二电流计均检测不到电流,说明无人机骨架受到向上的撞击。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为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2为上碰撞传感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
[0021]附图4为上碰撞传感器的剖视图以及电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附图1至4所示的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包括固定在无人机骨架上的上碰撞传感器1和下碰撞传感器1.1;上碰撞传感器1和下碰撞传感器1.1为上下镜像结构;由于互为镜像结构,因此本实施例为了节省篇幅,着重介绍上碰撞传感器1;
[0024]上碰撞传感器1包括水平的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中心支撑圆盘17的外周同轴心设置有金属圆环盘6,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与金属圆环盘6之间形成绝缘间隙5;金属圆环盘6的下侧外周同轴心设置有外周金属圆环20,本实施例的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的上表面与金属圆环盘6的上表面相平;
[0025]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的上侧支撑有一个金属惯性球2,本实施例的金属惯性球2的下端导电接触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的上表面;金属惯性球2的腰部固定套有金属套环4,本实施例的金属套环4的弧形内壁3与金属惯性球2的外壁面导电接触;金属惯性球2的外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斜向的弹簧7,各弹簧7的斜上端均固定连接金属套环4外壁,各弹簧7的斜下端均通过金属臂8一体化连接外周金属圆环20;为了提高导电性能,金属惯性球2外表面、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上表面和金属圆环盘6的上表面均为镀铜层;本实施例的上碰撞传感器1还包括绝缘支架19,绝缘支架19固定在外周金属圆环20上,绝缘支架19还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柱16和第二支撑柱18支撑连接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和金属圆环盘6,本实施例的绝缘支架19固定在无人机的骨架上。
[0026]上碰撞传感器1还包括直流电源10、保护电阻11、第一电流计13和第二电流计12;第一电流计13与第二电流计12相互并联;直流电源10的负极电性连接外周金属圆环20,直流电源10的正极电性连接保护电阻11的一端,第一电流计13和第二电流计12的正极均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保护电阻11的另一端,第一电流计13的负极电性连接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第二电流计12的负极电性连接金属圆环盘6。
[0027]工作过程和原理如下:
[0028]当无人机正常的水平方向的加速和纵向加速时:上碰撞传感器1和下碰撞传感器1.1上金属惯性球2在若干弹簧7的共同约束下不会脱离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上表面;如图4,这时直流电源10、保护电阻11、第一电流计13、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金属惯性球2、金属套环4、弹簧7、金属臂8和金属圆环20构成一个闭环的电回路,从而使第一电流计13检测到电流的存在;且这时的第二电流计12没有接入电路,从而使第二电流计12检测不到电流;
[0029]当无人机骨架受到水平任意方位的撞击时,金属惯性球2会在惯性作用下克服各弹簧7的弹力发生横向偏移,从而使金属惯性球2沿水平方向脱离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并电性接触到金属圆环盘6的上表面;这时直流电源10、保护电阻11、第二电流计12、金属圆环盘6、金属惯性球2、金属套环4、弹簧7、金属臂8和金属圆环20构成一个闭环的电回路,从而使第二电流计12检测到电流的存在;且这时的第一电流计13没有接入电路,从而使第一电流计13检测不到电流;
[0030]当无人机骨架受到向下的撞击时:上碰撞传感器1上的金属惯性球2会在惯性作用下克服各弹簧7的弹力相对向上偏移,从而相对向上脱离中心支撑圆盘17上表面;从而使上碰撞传感器1上的第一电流计13和第二电流计12均不接入电路,上碰撞传感器1上的第一电流计13和第二电流计12均检测不到电流;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包括固定在无人机骨架上的上碰撞传感器(1)和下碰撞传感器(1.1);所述上碰撞传感器(1)和下碰撞传感器(1.1)为上下镜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碰撞传感器(1)包括水平的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所述中心支撑圆盘(17)的外周同轴心设置有金属圆环盘(6),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与所述金属圆环盘(6)之间形成绝缘间隙(5);所述金属圆环盘(6)的下侧外周同轴心设置有外周金属圆环(20);所述金属中心支撑圆盘(17)的上侧支撑有一个金属惯性球(2);所述金属惯性球(2)的腰部固定套有金属套环(4),所述金属惯性球(2)的外周呈圆周阵列分布有若干斜向的弹簧(7),各所述弹簧(7)的斜上端均固定连接所述金属套环(4)外壁,各所述弹簧(7)的斜下端均通过金属臂(8)一体化连接所述外周金属圆环(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无人机碰撞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碰撞传感器(1)还包括直流电源(10)、保护电阻(11)、第一电流计(13)和第二电流计(12);第一电流计(13)与第二电流计(12)相互并联;所述直流电源(10)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外周金属圆环(20),所述直流电源(10)的正极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阳石大可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