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散热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181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散热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散热结构,电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电机本体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散热结构包括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设置于转动轴的表面,主动齿轮的齿齿合连接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当电机本体开始工作后,转动轴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接着由连接履带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完成散热风扇的转动,对电机本体的散热降温,电机本体停止工作,散热风扇也停止转动,目前现有的大多数电机散热装置太过于复杂,不能很好控制电机的散热时间,造成电力浪费,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了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散热电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自散热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或者将一种形式的电能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电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现有的一些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大量的热量会降低电机的寿命和工作效率,现有的电机一般通过在电机外壁上固定一定数量的散热片来对电机进行散热。
[0003]目前现有的大多数电机散热装置太过于复杂,不能很好控制电机的散热时间,造成电力浪费,有时也会因过度振动导致电机内部元件损坏,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散热电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散热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散热结构,所述电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所述电机本体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减震结构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外罩,所述保护外罩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直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设置于保护外罩的外面。
[0006]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直孔相适配,所述保护外罩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散热结构设置于保护外罩的内部且位于电机本体的上方。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转动轴的表面,所述主动齿轮的齿齿合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连接履带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二转动杆的上端和连接履带均设置于固定板的上方,所述第一转动杆的长度是第二转动杆长度的三倍,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位于电机本体的正上方。
[0009]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设置有四个且呈镜像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面板,四个所述阻尼器的顶部与面板的内表面相抵。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散热结构,当电机本体开始工作后,转动轴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接着由连接履带通过第一转动杆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从而完成散热风扇的转动,对电机本体的散热降温,电机本体停止工作,散热风扇也停止转动,目前现有的大多数电机散热装置太过于复杂,不能很好控制电机的散热时间,造成电力浪费,该
装置的应用避免了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减震结构,通过在底座的内部凹槽内设置有四个左右对称的阻尼器,电机本体固定在底座表面的面板上,四个阻尼器与面板相抵,当电机本体工作时产生振动,因阻尼器本身的缓冲作用使电机本体起到减震作用,防止电机本体内部元件损坏,该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的散热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自散热电机的减震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例说明:1、电机本体;2、转动轴;3、保护外罩;4、散热结构;5、减震结构;6、直孔;7、固定板;41、主动齿轮;42、从动齿轮;43、第一转动杆;44、连接履带;45、第二转动杆;46、散热风扇;51、底座;52、凹槽;53、阻尼器;54、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1]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散热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散热结构4,电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5。
[0022]下面具体说一下其散热结构4和减震结构5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0023]如图1和图2、图3所示,散热结构4包括主动齿轮41,主动齿轮41设置于转动轴2的表面,主动齿轮41的齿齿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3,第一转动杆43通过连接履带44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5,第一转动杆43与第二转动杆45的上端和连接履带44均设置于固定板7的上方,第一转动杆43的长度是第二转动杆45长度的三倍,第二转动杆4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46,散热风扇46位于电机本体1的正上方。
[0024]其整个散热结构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散热结构4,当电机本体1开始工作后,转动轴2转动,主动齿轮41带动从动齿轮42转动,接着由连接履带44通过第一转动杆43带动第二转动杆45转动,从而完成散热风扇46的转动,对电机本体1的散热降温,电机本体1停止工作,散热风扇46也停止转动,目前现有的大多数电机散热装置太过于复杂,不能很好控制电机的散热时间,造成电力浪费,该装置的应用避免了上述问题且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实用性。
[0025]如图1和图4所示,减震结构5包括底座51,底座5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2,凹槽5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器53,阻尼器53设置有四个且呈镜像对称设置,底座51的表面固定连
接有面板54,四个阻尼器53的顶部与面板54的内表面相抵。
[0026]其整个的减震结构5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减震结构5,通过在底座51的内部凹槽52内设置有四个阻尼器53,电机本体1固定在底,51表面的面板54上,四个阻尼器53与面板54相抵,当电机本体1工作时产生振动,因阻尼器53本身的缓冲作用使电机本体1起到减震作用,防止电机本体1内部元件损坏,该装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
[0027]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1所示,电机本体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减震结构5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外罩3,保护外罩3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直孔6,转动轴2的一端设置于保护外罩3的外面,转动轴2与直孔6相适配,保护外罩3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散热结构4设置于保护外罩3的内部且位于电机本体1的上方。
[0028]其整体的工作原理为,本技术为一种自散热电机,当电机本体1开始工作后,转动轴2转动,主动齿轮41带动从动齿轮42转动,接着由连接履带44通过第一转动杆43带动第二转动杆45转动,从而完成散热风扇46的转动,对电机本体1的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散热电机,包括电机本体(1)和散热结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结构(5),所述电机本体(1)的输出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所述减震结构(5)的表面设置有保护外罩(3),所述保护外罩(3)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直孔(6),所述转动轴(2)的一端设置于保护外罩(3)的外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与直孔(6)相适配,所述保护外罩(3)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所述散热结构(4)设置于保护外罩(3)的内部且位于电机本体(1)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散热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包括主动齿轮(41),所述主动齿轮(41)设置于转动轴(2)的表面,所述主动齿轮(41)的齿齿合连接有从动齿轮(42),所述从动齿轮(4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惠玉忠孙兆娟颜世坤肖安勇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易邦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