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1655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7 1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安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系统,该光伏支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固定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上首结构和第一下首结构,第一上首结构包括第一容置槽,第一下首结构包括第二容置槽,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用于放置光伏组件,第一固定件设置在第一上首结构和第一下首结构之间,第一固定件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上述光伏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一支架配合使用,通过卡接固定的方式将光伏组件固定在第一支架上,避免了螺栓、螺母、边框以及压块的使用,安装、拆卸十分方便,安装效率较高,且固定效果良好。且固定效果良好。且固定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支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组件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伏支架系统100

中光伏组件200

的安装方式通常采用螺栓101

、螺母102

、压块103

、边框104

等部件进行组装。如图1所示,在安装位于边缘的光伏组件200

时,首先将光伏组件200

固定在边框104

内,然后将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放置在支架轨道105

上,矫正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的位置后,在光伏组件200

的一侧放置压块103

并通过螺栓101

和螺母102

将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固定在支架轨道105

上。如图2所示,在安装位于中间位置的光伏组件200

时,首先将光伏组件200

固定在边框104

内,然后将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放置在支架轨道105

上,矫正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r/>的位置后,在两个光伏组件200

之间放置压块103

并通过螺栓101

和螺母102

将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固定在支架轨道105

上。
[0003]上述光伏组件200

的固定方式虽然安装比较方便,但是在安装过程中通常需要手动校准光伏组件200

和边框104

的安装位置,容易出现光伏组件200

之件定位不准的情况发生,并且当光伏组件200

的尺寸较大时,工作人员不容易操作。
[0004]因此,亟需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安装方式简单,且拆卸容易,安装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光伏支架系统安装步骤较多,定位不准以及安装效率较低问题。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该光伏支架系统包括:
[0008]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上首结构和第一下首结构,所述第一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一下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上首结构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下首结构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均用于放置光伏组件;以及
[0009]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一下首结构之间,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第一抵接部、第二抵接部以及固定部,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固定部均设置在所述固定件本体上,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壁抵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外壁卡接。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上首结构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下首结构包括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方
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容置槽。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固定部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0013]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抵接部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0014]可选地,所述光伏支架系统包括:
[0015]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上首结构和第二下首结构,所述第二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二下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上首结构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形成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二下首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形成第四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和所述第四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光伏组件;以及
[0016]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二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二下首结构之间,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固定块、卡块以及转轴,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卡块通过所述转轴连接,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第三容置槽的外壁卡接,且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表面抵接,所述卡块与所述第四容置槽的外壁抵接。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上首结构包括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五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且所述第五侧板向所述固定块所在方向延伸,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五侧板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形成所述第三容置槽。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下首结构包括第六侧板和第七侧板,所述第六侧板固定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七侧板与所述第六侧板连接,所述第六侧板、所述第七侧板与所述第二底座形成所述第四容置槽。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七侧板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卡块上对应设置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三凸起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三凹槽内。
[0020]可选地,所述光伏支架系统包括:
[0021]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第三底座、第三上首结构和第三下首结构,所述第三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三下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第三上首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底座之间形成第五容置槽;
[0022]所述第三下首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在所述第三底座上,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且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长度,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三底座之间形成第六容置槽,所述第五容置槽和所述第六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光伏组件;以及
[0023]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三上首结构和所述光伏组件之间,所述第三固定件与所述光伏组件以及所述第五容置槽的内壁抵接。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系统,该光伏支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固定件,第一支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上首结构和第一下首结构,第一上首结构包括第一容置槽,第一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包括:第一支架(100),所述第一支架(100)包括第一底座(101)、第一上首结构和第一下首结构,所述第一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一下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101)上,所述第一上首结构与所述第一底座(101)之间形成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下首结构与所述第一底座(101)之间形成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均用于放置光伏组件(300);以及第一固定件(200),所述第一固定件(200)设置在所述第一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一下首结构之间用于固定所述光伏组件(300),所述第一固定件(200)包括固定件本体(201)、第一抵接部(202)、第二抵接部(203)以及固定部(204),所述第一抵接部(202)、所述第二抵接部(203)与所述固定部(204)均设置在所述固定件本体(201)上,所述第一抵接部(202)与所述光伏组件(300)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203)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外壁抵接,所述固定部(204)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外壁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首结构包括第一侧板(102),所述第一侧板(102)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101)上,所述第一侧板(102)与所述第一底座(101)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容置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首结构包括第二侧板(103)和第三侧板(104),所述第二侧板(103)固定在所述第一底座(101)上,所述第三侧板(104)与所述第二侧板(103)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104)向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02)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103)、所述第三侧板(104)与所述第一底座(101)之间所述形成第二容置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105),所述固定部(204)上对应设置有第一凸起(205),所述第一凸起(205)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凹槽(105)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103)上设置有第二凹槽(106),所述固定部(204)或所述第二抵接部(203)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凸起(206),所述第二凸起(206)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二凹槽(106)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系统包括:第二支架(400),所述第二支架(400)包括第二底座(401)、第二上首结构和第二下首结构,所述第二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二下首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401)上,所述第二上首结构与所述第二底座(401)之间形成第三容置槽,所述第二下首结构与所述第二底座(401)之间形成第四容置槽,所述第三容置槽和所述第四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光伏组件(300);以及第二固定件(500),所述第二固定件(500)设置在所述第二上首结构和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楼曹鑫何悦艾瑞阳吴禹澈
申请(专利权)人: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