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92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半自动区域、人工区域和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半自动区域包括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自动铆接装置和横向输送带,所述的横向输送带与人工区域相连,所述的人工区域垂直的设在横向输送带的末端,所述的工作台中间横向的设有输送带,工作台末端横向设有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全自动区域包括夹具式输送机、振动盘、簧片安装区、簧片焊接区、弹力测试区、电性能测试区、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分选区、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分选区和尾检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输送带将半自动区域、人工区域和自动区域相连,实现有效的规模式流水线,并通过夹具式输送机将装配后的电刷器进行焊接和检测。器进行焊接和检测。器进行焊接和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的雨刮器是通过雨刮器电机驱动,用电位器来控制几个档位的电机转速。雨刷电动机早期采用并激式或复激式直流电动机,结构复杂、造价高,目前几乎都采用永磁式直流电动机,雨刮器电机后端装有封闭在同一个壳体内的定子和转子及其连接输电部件组成,这个装置俗称叫雨刷驱动总成。该总成的连接输电部件,主要通过固定于其前端的电刷架部件,与车辆供电线束插头连接,在沟通过电刷架内部电路传递到碳刷上,与转子换向器部件接触输电,是电机上的关键部件。
[0003]由于直流电机转子高速旋转时会在换向器与点刷架碳刷之间产生高频的电路切变动作,对电路传输会造成杂波影响。在直流电源和地之间并接电容的电容可称为解耦电容。解耦电容滤除电源的杂波和交流成分,平滑脉动直流电压,储存电能,其取值与负载电流和对电源的纯净度有关,容量越大越好。有时在大电容傍边会并有一个容量较小的电容,叫高频解耦电容,也是滤波的一种型式,用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杂波以免电路产生自激,稳定电路工作状态,取值与滤除杂波的频率有关。这样接的作用一般叫“解耦”,也叫“退交连”、“去耦”,常按排在电源供给、IC和功能模块电路附近。以无感的瓷片、独石电容为佳,作用是为高频信号提供通路,减小电源内阻,去除电源和地线在敷铜板上“走长线”的影响,防止公用电源的各部分电路之间的“有害交连”等等。该项目所研发的即是一种应用电容解耦电路的汽车雨刮器电刷架平台化项目。为此将自主设计制造生产、装配、检测生产设备,并将焊接、检测等关键工序整合在自动生产线中完成,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并提升生产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半自动区域、人工区域和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半自动区域包括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自动铆接装置和横向输送带,所述的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一侧设有人工位,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以人工位面向下的放置,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的左侧设有自动铆接装置,所述的自动铆接装置一侧设有下料口,自动铆接装置的一角设有人工位,自动铆接装置以人工位面向下的放置,所述的下料口下方横向的设有横向输送带,所述的横向输送带与人工区域相连,所述的人工区域垂直的设在横向输送带的末端,人工区域为单排的对称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中间横向的设有输送带,工作台末端横向设有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全自动区域包括夹具式输送机、振动盘、簧片安装区、簧片焊接区、弹力测试区、电性能测试区、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分选区、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分选区和尾检区,所述的夹具式输送机左端下方设有振动盘,夹具式输送机上依次布置簧片
安装区、簧片焊接区、弹力测试区、电性能测试区、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分选区、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分选区和尾检区。
[0005]更进一步的,人工区域设有六个人工位。
[0006]更进一步的,簧片焊接区依次设有两台簧片焊接装置。
[0007]更进一步的,弹力测试区依次设有两台弹力测试装置。
[0008]更进一步的,尾检区上方设有一个人工位。
[0009]有益效果:
[0010]通过输送带将半自动区域、人工区域和自动区域相连,实现有效的规模式流水线,并通过夹具式输送机将装配后的电刷器进行焊接和检测。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的示意图;
[0012]图中;1、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2、自动铆接装置,3、横向输送带,4、人工装配,5、夹具式输送机,6、振动盘,7、簧片安装区,8、簧片一次焊接区,9、簧片二次焊接区,10、一次弹力测试区,11、二次弹力测试区,12、电性能测试区,13、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14、分选区,15、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16、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17、分选区,18、尾检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4]实施示例:
[0015]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包括半自动区域、人工区域和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半自动区域包括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自动铆接装置和横向输送带,所述的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一侧设有人工位,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以人工位面向下的放置,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的左侧设有自动铆接装置,所述的自动铆接装置一侧设有下料口,自动铆接装置的一角设有人工位,自动铆接装置以人工位面向下的放置,所述的下料口下方横向的设有横向输送带,所述的横向输送带与人工区域相连,所述的人工区域垂直的设在横向输送带的末端,人工区域为单排的对称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中间横向的设有输送带,工作台末端横向设有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全自动区域包括夹具式输送机、振动盘、簧片安装区、簧片焊接区、弹力测试区、电性能测试区、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分选区、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分选区和尾检区,所述的夹具式输送机左端下方设有振动盘,夹具式输送机上依次布置簧片安装区、簧片焊接区、弹力测试区、电性能测试区、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分选区、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分选区和尾检区。
[0016]如图1所示;
[0017]将材料放入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1将电感和碳刷焊接至材料上,将完成焊接的材料放置到自动铆接装置2上,完成铆接后通过横向输送带3将输送至人工装配4,完成人工装配4后将材料放入夹具式输送机5的专用夹具内然后通过夹具式输送机5依次进行通过簧片安装区7、簧片一次焊接区8、簧片二次焊接区9、一次弹力测试区10、二次弹力测试区11、电
性能测试区12、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13、分选区14、下工装和组装保持架区15、维码打码和CCD检测区16、分选区17和尾检区18,将电刷器完成自动加工。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作站形式的电刷器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半自动区域、人工区域和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半自动区域包括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自动铆接装置和横向输送带,所述的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一侧设有人工位,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以人工位面向下的放置,电感与碳刷焊接装置的左侧设有自动铆接装置,所述的自动铆接装置一侧设有下料口,自动铆接装置的一角设有人工位,自动铆接装置以人工位面向下的放置,所述的下料口下方横向的设有横向输送带,所述的横向输送带与人工区域相连,所述的人工区域垂直的设在横向输送带的末端,人工区域为单排的对称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中间横向的设有输送带,工作台末端横向设有全自动区域,所述的全自动区域包括夹具式输送机、振动盘、簧片安装区、簧片焊接区、弹力测试区、电性能测试区、电容溶质和导通性测试区、分选区、下工装和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成沈晓斌唐林芮成喜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泛沃新能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