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及其浆纱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2014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组成为:3.5~4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6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5~1.0Wt.%的二甘醇丁醚、0.5~1.0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5~2.0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5~2.0Wt.%的醋酸铵、0.2~0.5 Wt.%的抗静电剂BP、0.5~1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浆纱工艺包括:对经纱进行双浸双轧,浆料粘度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及其浆纱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纱线上浆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及其浆纱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纱线上浆是纺织工程的关键环节,未上浆的单纱纤维互相抱合不牢,表面毛羽较多,难以织制;在经纱上施加浆料,浆纱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纱线的耐磨性,减少毛羽,适当增加纱线的强力,减少伸度,以承受纱线在纺织过程中受到的机械作用力,提高纱线的可织性。
[0003]经纱浆纱时用的材料称为浆料,浆料分为粘合剂和助剂,粘合剂在浆纱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担负着粘合经纱中纤维和在经纱表面形成浆膜的任务,以抵御织造过程中经纱所经受的耐磨和拉伸作用,粘合剂又叫主浆料。目前,纱线浆料品种繁杂,浆液配方及调浆工艺比较陈旧,组分多元化,缺乏规范性及科学性。
[0004]所谓的莱卡棉(LYCRA)含量是百分之95或97的棉加百分之5或3的莱卡。莱卡棉纱线浆纱过程中,由于浆料配置不合理或者工艺问题,存在粘结问题的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组成为:3.5~4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6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5~1.0Wt.%的二甘醇丁醚、0.5~1.0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5~2.0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5~2.0Wt.%的醋酸铵、0.2~0.5 Wt.%的抗静电剂BP、0.5~1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
[0007]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脱水后的相对分子质量2000聚醚多元醇和2,4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加入反应器中,在75
±
5℃保温≥2h,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丁酮,反应1h后再加入二甘醇及三羟甲基丙烷(TMP)的丁酮溶液,继续反应1h后冷却至40
±
5℃,用三乙胺(TEA)中和至pH=7 ~8,在200

4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5~20min,得固含量为25~30Wt.%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将水性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酯乳液按质量比4:1混合15~20min,得到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
[0008]所述的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优选组成为:3.5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5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9Wt.%的二甘醇丁醚、0.8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7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6Wt.%的醋酸铵、0.3Wt.%的抗静电剂BP、0.5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
[0009]所述的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优选组成为:3.5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5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1.0Wt.%的二甘醇丁醚、0.5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8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
1.5Wt.%的醋酸铵、0.3Wt.%的抗静电剂BP、0.8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
[0010]所述的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优选组成为:4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6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7Wt.%的二甘醇丁醚、1.0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2.0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7Wt.%的醋酸铵、0.5 Wt.%的抗静电剂BP、0.7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
[0011]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纱工艺。
[00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纱工艺,其步骤包括:1)浆料的制备: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取所述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二甘醇丁醚、醋酸铵,加入调浆桶内并往调浆桶中加水,加热并在90
±
3℃恒温条件下搅拌,搅拌速度>1000r/min,搅拌30min后加入所述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抗静电剂BP、渗透剂,搅拌速度>1000r/min继续搅拌,当完全糊化之后,停止搅拌;调节pH=7~8,然后在120℃~150℃下保温20min~25min,即得浆料;2)浆纱:对经纱进行双浸双轧,各浆槽内注有所述的浆料,浆料粘度7
±
0.2Pa

s,浆槽温度80℃~85℃,车速45
±
2m/min,第一区压浆压力8.5~9.0KN,第二区压浆压力20
±
2KN,上浆率:110~115%,毛羽降低率≥90%,增强率>45%。
[0013]有益效果: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的加入,可显著改善耐水性、耐化学性、耐磨性、耐湿性和耐盐雾性。
[0014]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的搭配使用,降低了浆纱的温度,降低能耗,另外,通过其他助剂的协同作用,也防止浆纱后的纱线相互粘结,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6]实施例1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优选组成为:3.5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5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9Wt.%的二甘醇丁醚、0.8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7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6Wt.%的醋酸铵、0.3Wt.%的抗静电剂BP、0.5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
[0017]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脱水后的相对分子质量2000聚醚多元醇和2,4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加入反应器中,在75
±
5℃保温3h,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丁酮,反应1h后再加入二甘醇及三羟甲基丙烷(TMP)的丁酮溶液,继续反应1h后冷却至40
±
5℃,用三乙胺(TEA)中和至pH=7 ~8,在200

4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5~20min,得固含量为25~30Wt.%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将水性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酯乳液按质量比4:1混合15~20min,得到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
[0018]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纱工艺,其步骤包括:1)浆料的制备:按照质量百分含量,取所述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二甘醇丁醚、醋酸铵,加入调浆桶内并往调浆桶中加水,加热并在90
±
3℃
恒温条件下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组成为:3.5~4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6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5~1.0Wt.%的二甘醇丁醚、0.5~1.0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5~2.0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5~2.0Wt.%的醋酸铵、0.2~0.5 Wt.%的抗静电剂BP、0.5~1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脱水后的相对分子质量2000聚醚多元醇和2,4

甲苯二异氰酸酯加入反应器中,在75
±
5℃保温≥2h,再加入二羟甲基丙酸及丁酮,反应1h后再加入二甘醇及三羟甲基丙烷的丁酮溶液,继续反应1h后冷却至40
±
5℃,用三乙胺中和至pH=7 ~8,在200

4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去离子水,继续搅拌15~20min,得固含量为25~30Wt.%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将水性聚氨酯乳液和丙烯酸酯乳液按质量比4:1混合15~20min,得到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组成为:3.5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5Wt.%的水性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0.9Wt.%的二甘醇丁醚、0.8Wt.%的线性多元共聚嵌段改性的有机硅柔软剂、1.7Wt.%的多官能氮丙啶交联剂、1.6Wt.%的醋酸铵、0.3Wt.%的抗静电剂BP、0.5Wt.%的渗透剂、余量为水,其pH=7~8。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止莱卡棉纱线粘结的浆料,按照质量份数,其组成为:3.5Wt.%的红薯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5.5Wt.%的水性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晔珺季承高卫东蔡赟许海燕张弘强王文聪卢雨正潘如如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长江精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