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2007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4 00: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包括侧板组件和第一盖板组件,侧板组件围成换热腔,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一侧板的端部由内向外凸起形成凸包,凸包处设有供第一流体流入的第一入口,第一盖板组件盖设在换热腔的端口处;阻流板,设在凸包与换热腔之间,并与凸包、第一盖板组件围成能够留滞第一流体的留滞腔,且阻流板靠近第一盖板组件处设有流通口,以供第一流体经留滞腔流入换热腔中。在壳体中另设阻流板,第一流体流入时,被阻流板阻流,滞留在留滞腔中,再通过流通口流入换热腔中,减小进入的流量,并降低流速,提高了换热腔的空间利用率,换热更充分,提升换热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热交换器亦称为换热器或热交换设备,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至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热交换器包括壳体和芯体,壳体中设有换热腔,芯体设在换热腔中,制冷剂在芯体的换热管中流动,冷却液在换热管间流动,通过换热管的管壁实现制冷剂与冷却液之间的热量交换。冷却液的入口和出口开设在壳体的侧板上,与换热腔连通,大量的冷却液直接由入口流入换热腔中,或从换热腔中由出口处直接流出,流量较大,流速较快,换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更充分、换热效果好的换热器及机动车空调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
[0007]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侧板组件和第一盖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围成换热腔,所述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由内向外凸起形成凸包,所述凸包处设有供所述第一流体流入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盖板组件盖设在所述换热腔的端口处;
[0008]阻流板,设在所述凸包与所述换热腔之间,并与所述凸包、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围成能够留滞所述第一流体的留滞腔,且所述阻流板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处设有流通口,以供所述第一流体经所述留滞腔流入所述换热腔中。
[0009]采用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0010]基于现有技术中冷却液直接进入换热腔中,致使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方案中,在壳体中另设阻流板,并使阻流板与凸包、第一盖板组件围成留滞腔,从而第一流体由第一入口流入时,不会直接流入换热腔中,而是被阻流板阻流,滞留在留滞腔中,再通过流通口缓缓流入换热腔中换热,从而减小了进入换热腔的第一流体的流量,并降低了流速,提高了换热腔的空间利用率,同时,第一流体也不会由第一出口直接流出,而是被阻流板阻流,增加了第一流体流出的难度,从而延长第一流体在换热腔中的流动时长,使换热更充分,提升换热效果。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形成所述流通口。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凸包处还设有供所述第一流体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留滞腔中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留滞腔分隔成入液留滞腔和出液留滞腔,所述入液留滞腔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出液留滞腔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腔中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板,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换热腔至少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与所述入液留滞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与所述出液留滞腔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在所述第一换热腔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换热腔中流动方向相反。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容置于所述换热腔中,所述芯体包括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换热管内部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分隔板将若干所述换热管至少分隔成第一换热管单元和第二换热管单元,所述第一换热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中,所述第二换热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换热腔中,在所述第一换热腔和所述第二换热腔中,所述第一流体与所述第二流体均逆向流动。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述第一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中,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上设有供所述第插设在所二流体流入的第二入口和供所述第二流体流出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热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上设有转向槽,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单元;或者,所述换热管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与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中,所述第二盖板组件上设有供所述第二流体流入的第二入口和供所述第二流体流出的第二出口,所述第一换热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单元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上设有转向槽,以连通所述第一换热管单元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单元。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靠近所述留滞腔的位置处向外突出并穿过所述阻流板以形成所述分隔部。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流板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阻流板和第二阻流板,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分布在所述第一侧板两侧的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向所述第三侧板方向延伸出第一阻流板,所述第三侧板向所述第二侧板方向延伸出第二阻流板;或者,所述阻流板一体成型。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设置的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两侧均设有护板,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的护板拼接。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如下:
[0020]一种机动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换热器。
[0021]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分解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去除第一盖板组件时局部示意图。
[0026]图4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去除第二盖板组件时局部示意图。
[0027]图5为本专利技术分隔板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在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0029]图7为图6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30]图8为图6中B处局部放大图。
[0031]图9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壳体剖视图。
[0032]图10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在另一方向的剖视图,其中分隔板上未开设第二通孔。
[0033]图11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在另一方向的剖视图,其中分隔板上开设第二通孔。
[0034]图12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设有两个分隔板时内部分解示意图。
[0035]图13为本专利技术换热器设有三个分隔板时内部分解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00、侧板组件;110、第一侧板;111、第一凸包;1111、第一入口;1112、第一出口;112、第二凸包;120、第二侧板;121、第一隔板;1211、第一阻流板;1212、第一挡板;130、第三侧板;131、第二隔板;1311、第二阻流板;1312、第二挡板;140、第四侧板;150、护板;210、第一盖板组件;211、第二固定板;2111、第二入液插孔;2112、第二出液插孔;2113、第四加强部;212、第一导流板;2121、第一入液导流孔;2122、第一出液导流孔;2123、第五加强部;213、第二导流板;2131、第二入液导流孔;2132、第二出液导流孔;2133、第六加强部;2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侧板组件和第一盖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围成换热腔,所述侧板组件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由内向外凸起形成凸包,所述凸包处设有供所述第一流体流入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盖板组件盖设在所述换热腔的端口处;阻流板,设在所述凸包与所述换热腔之间,并与所述凸包、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围成能够留滞所述第一流体的留滞腔,且所述阻流板靠近所述第一盖板组件处设有流通口,以供所述第一流体经所述留滞腔流入所述换热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板与所述第一盖板组件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空隙形成所述流通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包处还设有供所述第一流体流出的第一出口,所述留滞腔中设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留滞腔分隔成入液留滞腔和出液留滞腔,所述入液留滞腔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所述出液留滞腔与所述第一出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腔中设有至少一个分隔板,至少一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换热腔至少分隔成相互连通的第一换热腔和第二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腔与所述入液留滞腔连通,所述第二换热腔与所述出液留滞腔连通,所述第一流体在所述第一换热腔的流动方向与第二换热腔中流动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体,所述芯体容置于所述换热腔中,所述芯体包括多根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之间形成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换热管内部形成第二流体通道,所述第一流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流体通道不连通,所述分隔板将若干所述换热管至少分隔成第一换热管单元和第二换热管单元,所述第一换热管单元位于所述第一换热腔中,所述第二换热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俊丁天毅褚树宝李爽戴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