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98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一端部密封组件、第二连接端、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内置遮流组件、若干个毛细管、主连通管,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横向主体,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通管、第二横向主体,毛细管的内部设置有纯化水路,主连通管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水路,毛细管设置于主连通管内,毛细管的另一端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第二连接端,纯化水沿毛细管流动并与换热水路进行热交换。将冷水或热水沿第一连通管进入换热水路并与毛细管内的纯化水进行热交换,使达到标准的纯化水沿毛细管排除,完成热交换的水沿第二连通管排除,解决了换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差的问题。效果差的问题。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纯化水循环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学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化水循环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纯化水指温度大于25℃时,电阻率大于0.1x10^6Ω*cm 的水,纯化水是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得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性状: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无味。普通的水含有多种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等,一些在化学或物理领域需要极其纯净的不能含任何离子的水,普通水无法满足一些化学反应的需要,于是通过一些设备将水中的离子去掉,所得产物就是纯化水。
[0003]申请号为“CN201810103050.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纯化水系统,包括纯水前处理系统、纯化水制造系统以及纯化水储存及分配系统,所述纯水前处理系统:由原水罐依次连接有原水泵、热交换器、过滤器、第一杀菌器、一级RO主机以及RO水罐;所述纯化水制造系统:由所述RO水罐依次连接热交换器、二级RO主机、脱气膜、 EDI主机以及第二杀菌器;所述纯化水储存及分配系统,由纯化水制造系统制备的纯化水存放在纯化水罐中,经过杀菌器到使用点,使用点的纯化水经过热交换器又可以回到纯化水罐中;能够实现纯化水过程的全智能化,提高纯化效率,采用多次过滤,最大限度地防止微生物繁殖以及异物的污染,保证纯化水的质量。
[0004]申请号为“CN201911229533.6”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纯化水换热管路系统,包括换热器、纯化水罐、设置在换热器与纯化水罐之间的纯化水管路及设置在换热器上的纯化水回水管路;所述换热器上分别设有换热器第一总管路及换热器第二总管路,所述换热器第一总管路上并列设置蒸汽管路及冷却水出水管路,所述换热器第二总管路上并列设置冷却水进水管路及冷凝水出水总管路,所述冷却水进水管路上设有冷却水阀,所述蒸汽管路上设有蒸汽比例阀,所述蒸汽管路上在位于蒸汽比例阀后方设有止回阀;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通过一个换热器,对管路的加热和冷却双系统进行整合,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同时有效的减少了设备的使用。
[0005]申请号为“CN202020715684.4”的专利文献公开了种纯化水系统,包括卫生级原水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化器、保安过滤器、一级RO装置、二级RO装置、EDI设备、纯化水箱,所述卫生级原水箱、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软化器、保安过滤器、一级RO装置、二级RO装置、EDI设备、纯化水箱依次连通。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各设备连接结构合理紧凑,可以实现全自动化,纯化水生产率高。
[0006]上述专利文献揭示了现有技术的纯化水换热存在以下缺陷:
[0007]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要求,取水点的纯化水需要一直循环,取水点需要高温热化或低温冷化,市面上的纯化水系统虽然有一部分商家设置了换热系统,但存在换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其能解决换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9]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一端部密封组件、第二连接端、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内置遮流组件、若干个毛细管、主连通管,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横向主体,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横向主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通管、第二横向主体,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横向主体连通;所述主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内部设置有纯化水路,所述主连通管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水路,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主连通管内,所述毛细管的一端被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纯化水沿所述毛细管流动并与所述换热水路进行热交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端部密封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包括内侧钎焊层、外侧激光焊层,所述内侧钎焊层设置于所述外侧激光焊层的内侧,所述外侧激光焊层位于所述毛细管的端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侧钎焊层与所述外侧激光焊层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3]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的端部位置设置有末端激光焊位、钎焊位,所述钎焊位设置于所述末端激光焊位的内侧并靠近所述末端激光焊位,所述内侧钎焊层位于所述钎焊位,所述外侧激光焊层位于所述末端激光焊位。
[0014]进一步地,所述末端激光焊位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激光焊与所述毛细管固定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端部设置有倾斜端面,所述倾斜端面位于所述内侧钎焊层一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纯化水循环换热器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于所述主连通管内部的内置遮流组件,所述内置遮流组件的长度小于所述主连通管的直径。
[0017]进一步地,所述内置遮流组件表面与所述主连通管的延伸方向垂直。
[0018]进一步地,所述内置遮流组件设置有用于毛细管穿过的过孔。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通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横向主体垂直,所述第二连通管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横向主体垂直。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横向主体,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横向主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通管、第二横向主体,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横向主体连通;所述主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内部设置有纯化水路,所述主连通管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水路,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主连通管内,所述毛细管的一端被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纯化水沿所述毛细管流动并与所述换热水路进行热交换。将冷水或热水沿第一连通管进入换热水路并与毛细管内的纯化水进行热交换,使达到标准的纯化水沿毛细管排除,完成热交换的水沿第二连通管排除,解决了换热效率低、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002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纯化水循环换热器中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纯化水循环换热器的另一局部结构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纯化水循环换热器的结构图;
[0026]图4为图1所示纯化水循环换热器的剖面结构图。
[0027]图中:10、第一连接端;11、第一连通管;12、第一横向主体; 20、第一端部密封组件;21、内侧钎焊层;22、外侧激光焊层;30、第二连接端;31、第二连通管;32、第二横向主体;40、第二端部密封组件;50、内置遮流组件;60、毛细管;61、末端激光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包括第一连接端、第一端部密封组件、第二连接端、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内置遮流组件、若干个毛细管、主连通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一横向主体,所述第一连通管与所述第一横向主体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通管、第二横向主体,所述第二连通管与所述第二横向主体连通;所述主连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连通;所述毛细管的内部设置有纯化水路,所述主连通管的内部设置有换热水路,所述毛细管设置于所述主连通管内,所述毛细管的一端被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毛细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端部密封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端,纯化水沿所述毛细管流动并与所述换热水路进行热交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端部密封组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端部密封组件包括内侧钎焊层、外侧激光焊层,所述内侧钎焊层设置于所述外侧激光焊层的内侧,所述外侧激光焊层位于所述毛细管的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纯化水循环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钎焊层与所述外侧激光焊层之间设置有间隙。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卫强闫聪谭元坤翁鹏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