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71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属于玻璃反应釜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用于支撑釜体的支撑架,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柱塞插接到釜体中部的开口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真空管道、主氮气管道、主热媒进管道、主热媒回管道、主冷媒进管道、主冷媒回管道和主排气管道;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穿过所述柱塞分别连接至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包括并连的氮气管道、真空管道和排气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玻璃反应釜无法直接连接到动力车间的管道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应釜工艺管道。应釜工艺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反应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制药工艺中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合成反应都需要配套的各项工艺条件,加热、制冷、真空以及氮气保护等,因此在动力车间配备了齐全的设备来制造和输送相关介质,然而在小试阶段需要用玻璃反应釜进行合成试验,玻璃反应釜都另外配备实验设备来加热、制冷、提供真空以及氮气保护等,非常不经济。但是玻璃反应釜如果直接与动力车间的管道相连接,存在管道过多、连接杂乱的问题,而且动力车间的输送管道内介质压力较大,开启阀门的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甚至是产生水锤震动,造成管道与玻璃反应釜的连接结构松动,因此,需要一种更牢固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玻璃反应釜无法直接连接到动力车间的管道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包括釜体、搅拌装置和用于支撑釜体的支撑架,所述搅拌装置通过柱塞插接到釜体中部的开口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真空管道、主氮气管道、主热媒进管道、主热媒回管道、主冷媒进管道、主冷媒回管道和主排气管道;
[0005]所述釜体内设置有盘管,盘管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穿过所述柱塞分别连接有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上具有连接至主热媒进管道的支管和连接至主冷媒进管道的支管,所述回水管道上具有连接至主热媒回管道的支管和连接至主冷媒回管道的支管;
[0006]所述釜体上还设置有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包括并联设置的氮气管道、真空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氮气管道连接至主氮气管道,所述真空管道连接至主真空管道,所述排气管道连接至主排气管道。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上设有单向阀。
[0008]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的内径大于三倍的氮气管道的内径。
[0009]优选的,所述盘管为不锈钢材质。
[0010]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驱动电机。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通过在釜体内设置盘管,盘管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穿过所述柱塞分别连接至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所述釜体上还连通的设置有通气管道,实现玻璃反应釜直接与动力车间的输送管道相连接,管道配置合理、方便操作,充分满足各种工艺条件的需求;
[0013]设置盘管对釜内进行升温或降温,盘管采用不锈钢材质,盘管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等方式、非常方便的与进水管道和回水管道进行连接,使盘管抗冲击、抗震动,有效解决了玻璃反应釜与动力车间管道连接不稳固的难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釜体,2.搅拌装置,3.盘管,31.进水管道,32.回水管道,4.通气管道,41.氮气管道,42.真空管道,43.排气管道,5.支撑架,a.主真空管道,b.主氮气管道,c.主热媒回管道,d.主热媒进管道,e.主冷媒回管道,f.主冷媒进管道,g.主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2和用于支撑釜体1的支撑架5,所述搅拌装置2通过柱塞插接到釜体1中部的开口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真空管道a、主氮气管道b、主热媒进管道d、主热媒回管道c、主冷媒进管道f、主冷媒回管道e和主排气管道g;
[0018]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盘管3,盘管3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穿过所述柱塞分别连接有进水管道31和回水管道32,所述进水管道31上具有连接至主热媒进管道d的支管和连接至主冷媒进管道f的支管,所述回水管道32上具有连接至主热媒回管道c的支管和连接至主冷媒回管道e的支管;
[0019]所述釜体1上还设置有通气管道4,所述通气管道4包括并联设置的氮气管道41、真空管道42和排气管道43,所述氮气管道41连接至主氮气管道b,所述真空管道42连接至主真空管道a,所述排气管道43连接至主排气管道g。
[0020]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43上设有单向阀。单向阀的设置保障了合成反应中反应釜与外界环境的彻底隔绝,能进一步的提高产品质量。优选的,所述排气管道43的内径大于三倍的氮气管道41的内径。大口径排气管道43迅速释放玻璃反应釜内产生的各种气体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0021]优选的,所述盘管3为不锈钢材质。盘管3的进水端和回水端可通过焊接或法兰连接的方式分别与进水管道31和回水管道32连接。
[0022]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桨和驱动电机。本实施例中,搅拌桨采用双层搅拌叶,搅拌效果更佳。
[0023]本技术通过在釜体1内设置盘管3,盘管3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穿过所述柱塞分别连接至进水管道31和回水管道32,所述釜体1上还连通的设置有通气管道4,实现玻璃反应釜直接与动力车间的输送管道相连接,管道配置合理、方便操作,充分满足各种工艺条件的需求;
[0024]设置盘管3对釜内进行升温或降温,盘管3采用不锈钢材质,盘管3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等方式、非常方便的与进水管道31和回水管道32进行连接,使盘管3抗冲击、抗震动,有效解决了玻璃反应釜与动力车间管道连接不稳固的难题。
[0025]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玻璃反应釜工艺管道,包括釜体(1)、搅拌装置(2)和用于支撑釜体(1)的支撑架(5),所述搅拌装置(2)通过柱塞插接到釜体(1)中部的开口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真空管道(a)、主氮气管道(b)、主热媒进管道(d)、主热媒回管道(c)、主冷媒进管道(f)、主冷媒回管道(e)和主排气管道(g);所述釜体(1)内设置有盘管(3),盘管(3)的进水端和回水端穿过所述柱塞分别连接有进水管道(31)和回水管道(32),所述进水管道(31)上具有连接至主热媒进管道(d)的支管和连接至主冷媒进管道(f)的支管,所述回水管道(32)上具有连接至主热媒回管道(c)的支管和连接至主冷媒回管道(e)的支管;所述釜体(1)上还设置有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一帆刘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