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金矿冶炼
,具体地,涉及一种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加压氧浸预氧化处理难处理金矿时,会产生大量余热,在相关技术中,余热多数以处理后的尾汽形式排出,未进行循环利用,造成热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4]在相关技术中,对难处理金矿进行处理时,主要采用加压氧浸预氧化技术,其主要流程为金矿原料准备、矿浆预热、液固分离、加压氧浸、闪蒸降压、二次液固分离、氰化前准备、氰化提金、金精炼等,在处理过程中,矿浆预热、加压氧浸、闪蒸降压、二次液固分离均会产生大量余热,原有工艺中,余热多数以处理后的尾汽释放,造成了热量的浪费。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循环利用、适应性强、转化率高的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包括原料预热组件、第一液固分离组件、加压氧浸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预热组件,所述原料预热组件用于预热原料;第一液固分离组件,所述第一液固分离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原料预热组件相连,以将预热后的原料进行固液分离;加压氧浸组件,所述加压氧浸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固分离组件的另一端相连,且用于将所述第一液固分离组件分离出的固体进行加压氧化浸出处理;闪蒸降压组件,所述闪蒸降压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加压氧浸组件的另一端相连,用于将加压氧化浸出处理后的原料进行闪蒸降压处理;第二液固分离组件,所述第二液固分离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闪蒸降压组件的另一端相连,用于将闪蒸降压处理后的原料进行第二次固液分离;氰化前预处理组件,所述氰化前预处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液固分离组件的另一端相连,用于将二次固液分离后的原料进行预处理,以进行氰化提金处理;氰化提金组件,所述氰化提金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氰化前预处理组件的另一端相连,用于将预处理后的原料进行氰化提金,以获取金产品;第一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第一余热利用组件与所述闪蒸降压组件相连,以处理所述闪蒸降压组件产生的余热,综合回收组件,所述综合回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固分离组件相连,用于将所述第一液固分离组件分离出的液体进行回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第二余热利用组件与所述加压氧浸组件相连,以处理所述加压氧浸组件产生的余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第三余热利用组件与所述第二液固分离组件相连,以处理所述第二液固分离组件产生的余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第二余热利用组件和所述第三余热利用组件均包括余热清洁化装置、余热采集装置和余热转化装置的其中一种,所述余热清洁化装置、所述余热采集装置和所述余热转化装置的其中一种分别与所述闪蒸降压组件的一端、所述加压氧浸组件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液固分离组件的一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难处理金矿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余热利用组件、所述第二余热利用组件和所述第三余热利用组件均包括余热清洁化装置、余热采集装置和余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飞,秦明晓,殷书岩,陆业大,戴江洪,苏柏泉,池文荣,王恒利,贺伟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