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18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板,底板上安装有床架,床架内侧放置有床板,床板为由多块平板拼接的组合式结构,单块平板至少有一边与相邻平板转动连接;底板上还安装有多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向上施力于床板上对应的平板,使得该平板向上翻转,从而通过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驱动助力于卧床者实现抬手、抬腿、侧翻以及起身等简单的动作,使其肌肉得到基本的锻炼,助力于其康复。助力于其康复。助力于其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辅助器械
,尤其是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长期卧床或者没有行动能力的患者,皮肤容易破溃坏死,还可能出现肌肉萎缩、肺泡缩小等等,最危险的就是腿部静脉血栓回流导致肺栓塞。所以,尽管卧床者天天躺在床上,也要想尽办法让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卧床者要时常翻身,防止出现压疮;躺在床上也要做一些手臂、双腿的运动,或者由其他人搬动双腿进行屈伸;通过上述的这些简单运动,可能只有十几分钟,但对预防长期卧床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很有好处。
[0003]对于没有行动能力的人来说,简单的动作、锻炼都无法自己完成并实现,借助于其他人的话,也是很费精力和力气的,但是锻炼又是必须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卧床使用锻炼床,从而助力于卧床者实现抬手、抬腿、侧翻以及起身等简单的动作,使其肌肉得到基本的锻炼,助力于其康复。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板,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床架,床架内侧放置有床板,床板为由多块平板拼接的组合式结构,单块平板至少有一边与相邻平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上还安装有多个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向上施力于床板上对应的平板,使得该平板向上翻转。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床板的结构为:包括中板,中板后侧边缘转动安装有背板,背板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转动安装有上臂板,单个上臂板前侧边缘均转动安装有手部板;所述中板前侧边缘处转动安装有两组腿部板,两组腿部板左右并列并对称布置。
[0009]所述上臂板后侧边缘与背板齐平,上臂板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背板前后方向的长度。
[0010]所述手部板前侧边缘与对应腿部板后侧边缘贴近于中板的前侧边缘处。
[0011]所述背板、手部板、和腿部板底部分别安装有对应的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机构的推动使得单个平板或者相邻的两个、三个平板共同向上翻转。
[0012]所述手部板分为前后布置、相互转动连接的手部下板和手部上板;所述腿部板分别前后布置、相互转动连接的腿部下板、腿部上板;所述手部下板、手部上板、腿部下板、腿部上板分别由对应的驱动机构带动转动;所述手部下板、手部上板和腿部下板上均分别设置有手部固件和脚部固件。
[0013]位于手部下板、手部上板下方的驱动机构的结构为:包括输出端朝上的气缸,气缸底端通过双向连接件与底板转动连接,气缸顶端通过相同的双向连接件与对应的平板转动
连接。
[0014]位于背板和腿部板下方的驱动机构的结构为:包括输出端朝上的气缸,气缸底端通过单向连接件与底板转动连接,气缸顶端通过相同的单向连接件与对应的平板转动连接。
[0015]所述床架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水平布置的支撑架,支撑架底部四个角处通过支柱固装于底板上,支撑架前侧边缘和后侧边缘分别安装有朝上的挡板;所述支撑架左侧边缘中部和右侧边缘中部分别安装有护栏,单个护栏上均转动安装有桌板,两侧桌板在床板上方拼接构成床桌。
[0016]所述底板底面四个角处均安装有滚轮,底板通过滚轮相对于地面滚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驱动助力于卧床者实现抬手、抬腿、侧翻以及起身等简单的动作,使其肌肉得到基本的锻炼,助力于其康复,使用简单、方便、可靠,即实现锻炼也很省力;
[0019]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0]通过合理布置和分配构成床板的平板,使得其中平板可以相对转动连接的相邻平板上翻转动或者随着相邻平板共同上翻转动,从而助力于实现各种锻炼动作,构思新颖,布局巧妙合理,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的爆炸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床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护栏上桌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中双向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在翻身动作时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在起身动作时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技术在手臂抬起动作时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技术在腿部抬起动作时的示意图。
[0031]其中:1、床架;2、底板;3、驱动机构;4、床板;5、护栏;6、桌板;
[0032]11、支撑架;12、挡板;13、支柱;
[0033]31、气缸;32、单向连接件;33、双向连接件;331、U型块一;332、U型块二;
[0034]41、中板;42、背板;43、上臂板;44、手部板;45、腿部板;46、脚部固件;47、手部固件;48、导向槽;441、手部上板;442、手部下板;451、腿部上板;452、腿部下板;
[0035]51、滑槽;52、容纳槽;53、支杆;
[0036]61、挂槽;62、侧耳;63、T型连接件;64、球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板2,底板2上安装有床架1,床架1内侧放置有床板4,床板4为由多块平板拼接的组合式结构,单块平板至少有一边与相邻平板转动连接;底板2上还安装有多个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向上施力于床板4上对应的平板,使得该平板向上翻转,通过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驱动助力于卧床者实现抬手、抬腿、侧翻以及起身等简单的动作,使其肌肉得到基本的锻炼。
[0039]如图3所示,床板4的结构为:包括中板41,中板41后侧边缘转动安装有背板42,背板42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转动安装有上臂板43,单个上臂板43前侧边缘均转动安装有手部板44;中板41前侧边缘处转动安装有两组腿部板45,两组腿部板45左右并列并对称布置。
[0040]上臂板43后侧边缘与背板42齐平,上臂板43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背板42前后方向的长度。
[0041]手部板44前侧边缘与对应腿部板45后侧边缘贴近于中板41的前侧边缘处,使得床板4整体拼接后是无缝隙的。
[0042]背板42、手部板44、和腿部板45底部分别安装有对应的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机构3的推动使得单个平板或者相邻的两个、三个平板共同向上翻转。
[0043]手部板44分为前后布置、相互转动连接的手部下板442和手部上板441,手部上板441和手部下板442相接处与中板41、背板42相接处位于同一直线上;腿部板45分别前后布置、相互转动连接的腿部下板452、腿部上板451;手部下板442、手部上板441、腿部下板452、腿部上板451分别由对应的驱动机构3带动转动;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包括放置于地面的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安装有床架(1),床架(1)内侧放置有床板(4),床板(4)为由多块平板拼接的组合式结构,单块平板至少有一边与相邻平板转动连接;所述底板(2)上还安装有多个驱动机构(3),驱动机构(3)向上施力于床板(4)上对应的平板,使得该平板向上翻转;所述床板(4)的结构为:包括中板(41),中板(41)后侧边缘转动安装有背板(42),背板(42)左右两侧边缘分别转动安装有上臂板(43),单个上臂板(43)前侧边缘均转动安装有手部板(44);所述中板(41)前侧边缘处转动安装有两组腿部板(45),两组腿部板(45)左右并列并对称布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板(43)后侧边缘与背板(42)齐平,上臂板(43)前后方向的长度小于背板(42)前后方向的长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板(44)前侧边缘与对应腿部板(45)后侧边缘贴近于中板(41)的前侧边缘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42)、手部板(44)、和腿部板(45)底部分别安装有对应的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机构(3)的推动使得单个平板或者相邻的两个、三个平板共同向上翻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床使用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板(44)分为前后布置、相互转动连接的手部下板(442)和手部上板(441);所述腿部板(45)分别前后布置、相互转动连接的腿部下板(452)、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萌朱甜甜郑博文邵莹倪新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复合材料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