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814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属于冶金领域,包括连接的上料台架、入炉辊道、加热炉、出炉辊道、粗轧机组、1号飞剪、中轧机组、1号水箱、1号恢复段、2号飞剪、预精轧机组、导槽、2号水箱、2号恢复段、3号水箱、3号恢复段、4号水箱、4号恢复段、1号夹送辊、3号飞剪、320悬臂精轧机组、5号水箱、2号夹送辊、5号恢复段、3号夹送辊、6号水箱、6号恢复段、4号夹送辊、倍尺飞剪、棒尾制动器、上钢装置、冷床、定尺剪、剪后辊道、过跨台架、输送辊道及成品收集台架;通过在生产线布置多组水箱,对轧件逐级水冷;控制轧机进入轧机机组的温度,对轧件进行控制控冷,保证了成品力学性能,同时也降低了连铸坯合金元素的添加。低了连铸坯合金元素的添加。低了连铸坯合金元素的添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规格螺纹钢生产线控轧控冷主要采用以下方案:成品机架后设置水冷装置对轧件进行控温,不控轧,此工艺的缺点是:对轧件进行控轧控冷很难实现,成品存在温度差,导致成品存在力学性能差,易出现不符合热轧螺纹钢新国标规定的晶粒组织,易产生废品。
[0003]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精轧机组采用250模块轧机或短应力线轧机,控轧后轧件温度低,由于250模块轧机设备强度不够,易损坏设备;而短应力线轧机加工精度不够,轧件速度超过18m/s会影响轧件成品尺寸精度;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就成为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其目的是解决产品控轧控冷难实现,产品力学性能差,易产生废品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生产工艺中250模块轧机设备强度不够及短应力线轧机加工精度不够导致轧件速度不能超过18m/s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包括主轧跨(101)和成品跨(102),所述的主轧跨(101)与成品跨(102) 同跨布置、且所述成品跨(101)安设在所述主轧跨(102)的另一侧。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轧跨(101)包括上料台架(1),在所述上料台架(1) 上安设有入炉辊道(2),在所述入炉辊道(2)的另一侧安设有加热炉(3),在所述加热炉(3)的另一侧、与入炉辊道(2)相对的一侧安设有出炉辊道(4),在所述出炉辊道(4)的另一侧安设有粗轧机组(5),在所述粗轧机组(5)的另一侧安设有中轧机组(7),在所述中轧机组(7)的另一侧安设有1号水箱(8),在所述1号水箱(8)的的另一侧安设有1号恢复段(9),在所述1号恢复段(9) 的另一侧安设有预精轧机组(11)。
[0007]进一步的,在所述相互连接的粗轧机组(5)与中轧机组(7)之间安设有1 号飞剪(6);
[0008]在所述相互连接的的1号恢复段(9)与预精轧机组(11)之间安设有2号飞剪(10)。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成品跨(102)包括连接在预精轧机组(11)另一侧的导槽(12),在所述导槽(12)另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设有一个2号水箱(13),在所述2号水箱(13)的另一侧安设有2号恢复段(14),在所述2号恢复段(14) 的另一侧安设有3号水箱(15),在所述3号水箱(15)的另一侧安设有3号恢复段(16),在所述3号恢复段(16)的另一侧安设有4号水箱(17),在所述4 号水箱(17)的另一侧安设有4号恢复段(18),在所述4号恢复段(18)的另一侧安设
有320悬臂精轧机组(21),在所述320悬臂精轧机组(21)的另一侧安设有5号水箱(22),在所述5号水箱(22)的另一侧安设有5号恢复段(24),在所述5号恢复段(24)的另一侧安设有6号水箱(26),在所述6号水箱(26) 的另一侧安设有6号恢复段(27),在所述6号恢复段(27)的另一侧安设有棒尾制动器(30),在所述棒尾制动器(30)的另一侧安设有上钢装置(31);
[0010]在两侧所述上钢装置(31)的另一侧安设有冷床(32),所述的上钢装置(31) 共同安设在冷床(32)上,在所述冷床(32)的另一侧安设有剪后辊道(34),在所述剪后辊道(34)上还安设有过跨台架(35),在所述过跨台架(35)的另一侧安设有输送辊道(36),在所述输送辊道(36)的另一侧安设有成品收集台架(37)。
[0011]进一步的,在相互连接的4号恢复段(18)与320悬臂精轧机组(21)之间相继安设有1号夹送辊(19)及3号飞剪(20);
[0012]在相互连接的5号水箱(22)与5号恢复段(24)之间安设有2号夹送辊(23);
[0013]在相互连接的5号恢复段(24)与6号水箱(26)之间安设有3号夹送辊(25);
[0014]在相互连接的6号恢复段(27)与棒尾制动器(30)之间相继安设有4号夹送辊(28)及倍尺飞剪(29);
[0015]在相互连接的冷床(32)与剪后辊道(34)之间安设有定尺剪(33)。
[001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其制备工艺。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其在生产线布置多组水箱,对轧件逐级水冷,控制轧机进入轧机机组的温度,对轧件进行控制控冷,不仅保证了成品力学性能,同时也可降低连铸坯合金元素的添加,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是上料台架,2是入炉辊道,3是加热炉,4是出炉辊道,5是粗轧机组,6是1号飞剪,7是中轧机组,8是1号水箱,9是1号恢复段,10是2号飞剪,11是预精轧机组;
[0020]12是导槽,13是2号水箱,14是2号恢复段,15是3号水箱,16是3号恢复段,17是4号水箱,18是4号恢复段,19是1号夹送辊,20是3号飞剪, 21是320悬臂精轧机组,22是5号水箱,23是2号夹送辊,24是5号恢复段, 25是3号夹送辊,26是6号水箱,27是6号恢复段,28是4号夹送辊,29是倍尺飞剪,30是棒尾制动器,31是上钢装置,32是冷床,33是定尺剪,34是剪后辊道,35是过跨台架,36是输送辊道,37是成品收集台架;
[0021]101是主轧跨,102是成品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3]如图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包括主轧跨 101和成品跨102,所述的主轧跨101与成品跨102同跨布置、且所述成品跨101 安设在所述主轧跨102的另一侧。
[0024]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轧跨101包括上料台架1,在所述上料台架1上安设有入炉辊道
2,在所述入炉辊道2的另一侧安设有加热炉3,在所述加热炉3的另一侧、与入炉辊道2相对的一侧安设有出炉辊道4,在所述出炉辊道4的另一侧安设有粗轧机组5,在所述粗轧机组5的另一侧安设有中轧机组7,在所述中轧机组7的另一侧安设有1号水箱8,在所述1号水箱8的的另一侧安设有1号恢复段9,在所述1号恢复段9的另一侧安设有预精轧机组11。
[0025]进一步的,在所述相互连接的粗轧机组5与中轧机组7之间安设有1号飞剪 6;
[0026]在所述相互连接的的1号恢复段9与预精轧机组11之间安设有2号飞剪10。
[0027]进一步的,所述的成品跨102包括连接在预精轧机组11另一侧的导槽12,在所述导槽12另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设有一个2号水箱13,在所述2号水箱13 的另一侧安设有2号恢复段14,在所述2号恢复段14的另一侧安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规格螺纹钢控轧控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轧跨(101)和成品跨(102),所述的主轧跨(101)与成品跨(102)同跨布置、且所述成品跨(102)安设在所述主轧跨(101)的另一侧;所述的主轧跨(101)包括上料台架(1),在所述上料台架(1)上安设有入炉辊道(2),在所述入炉辊道(2)的另一侧安设有加热炉(3),在所述加热炉(3)的另一侧、与入炉辊道(2)相对的一侧安设有出炉辊道(4),在所述出炉辊道(4)的另一侧安设有粗轧机组(5),在所述粗轧机组(5)的另一侧安设有中轧机组(7),在所述中轧机组(7)的另一侧安设有1号水箱(8),在所述1号水箱(8)的另一侧安设有1号恢复段(9),在所述1号恢复段(9)的另一侧安设有预精轧机组(11);在所述相互连接的粗轧机组(5)与中轧机组(7)之间安设有1号飞剪(6);在所述相互连接的1号恢复段(9)与预精轧机组(11)之间安设有2号飞剪(10);所述的成品跨(102)包括连接在预精轧机组(11)另一侧的导槽(12),在所述导槽(12)另一侧的两端分别安设有一个2号水箱(13),在所述2号水箱(13)的另一侧安设有2号恢复段(14),在所述2号恢复段(14)的另一侧安设有3号水箱(15),在所述3号水箱(15)的另一侧安设有3号恢复段(16),在所述3号恢复段(16)的另一侧安设有4号水箱(17),在所述4号水箱(17)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东甄圣明吕启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先河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