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309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带钢热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及装置,包括辊道,所述辊道的左右两侧面通过铰链分别与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相对的一面相铰接,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块a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a的正面通过销轴a与连接块b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b的下表面与气缸a的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a设置在固定块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右侧面与辊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使得带钢两侧温度温差控制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带钢热轧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炉体结构和带钢本身散热问题,带钢横向存在温差,尤其两侧边部可能存在10

30℃的温差。某些对温度敏感的带钢会产生裂纹、跑偏、楔形超差等缺陷,如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高强薄规格等技术条件和工艺制度较为严格的钢种。缺陷严重影响带钢的质量、性能、下工序的使用。因此根据现场实践专利技术了一种缩小带钢两侧温差的方法。本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强薄规格,高硅薄规格等设定偏差大头部不稳定的钢种头部稳定性问题。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缩小带钢两侧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带钢两侧温差过大造成的质量和性能问题。本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强薄规格,高硅薄规格等设定偏差大头部不稳定的钢种头部稳定性问题。根据现场数据统计带钢横向温度为出口炉门侧温度低于入口炉门侧带钢温度,占据全钢种比例为95%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及装置,具有缩小带钢两侧温差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粗轧保温罩,所述粗轧保温罩包括辊道和粗轧保温罩本体,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包括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相对的一面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辊道的两侧面,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块a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a的正面通过销轴a与连接块b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b的下表面与气缸a的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a设置在固定块的上表面。
[0006]可选的,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相对的一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板的下表面分别与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上表面开设的卡槽内壁的下表面贴合。
[0007]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精轧保温罩,所述精轧保温罩设于所述粗轧保温罩的后端,所述精轧保温罩包括辊道和固定板,所述辊道的右侧面与固定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与精轧保温罩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精轧保温罩本体下表面的右侧与连接块c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c的正面通过销轴b与连接块d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d的下表面与气缸b的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b设置在辊道的上表面。
[0008]可选的,所述精轧保温罩本体的下表面与限位块的上表面贴合,所述限位块的右侧面与辊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边部加热器,所述边部加热器设于所述精轧保温罩的后端。
[0010]可选的,所述边部加热器的一对加热本体可作相向或相离运动,用以分别对带钢两边部单独控温。
[0011]基于相同的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技术方案实现过程:
[0012]S1.平焰烧嘴出口炉门侧开口度加大,将均热段烧嘴炉门侧一排煤气手动蝶阀打开90%

100%,入口侧开其他烧嘴煤气手动蝶阀开口度60%

70%使得靠近炉门热值增高;
[0013]S2.调整加热炉二加段和均热段的负荷分配,降低加热炉二加段烧嘴煤气调节阀开口度10%

20%,提高均热段烧嘴煤气调节阀开口度5%

10%,减少加热段间的温度梯度,从而缩小炉内各段温差造成的横向温差;
[0014]S3.粗轧温度放散形式的改变,在粗轧区域的辊道上利用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左右两侧的两个气缸a,两个气缸a的气缸伸缩杆向下移动带动连接块a和连接块b向下移动,从而可以将辊道两侧的粗轧保温罩本体a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单独打开。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S4.粗轧与精轧链接辊道上的精轧保温罩本体,打开250

350mm,操作侧打开,使得操作侧坯板散热加快,使得两侧温差减小。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使得带钢两侧温度温差控制在
±
8℃以内。由于温度差过大造成的跑偏废钢减少50%,由于两侧温差造成的非对称平直度封锁和楔形封锁减少30%。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粗轧保温罩本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粗轧与精轧连接辊道保温罩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辊道;3、粗轧保温罩本体a;4、粗轧保温罩本体b;5、连接板;8、连接块a;9、连接块b;10、气缸a;11、固定块;12、精轧保温罩本体;15、限位块;16、气缸b;17、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粗轧保温罩,所述粗轧保温罩包括辊道1和粗轧保温罩本体,所述粗轧保
温罩本体包括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相对的一面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辊道1的两侧面,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块a8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a8的正面通过销轴a与连接块b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b9的下表面与气缸a10的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a10设置在固定块11的上表面。
[0025]具体的,通过设置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相对的一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板5的下表面分别与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上表面开设的卡槽内壁的下表面贴合,使粗轧保温罩本体a3左侧面的连接板5搭在粗轧保温罩本体b4上表面的滑槽内,粗轧保温罩本体b4右侧面的连接板5搭在粗轧保温罩本体a3上表面的滑槽内,从而进行相互支撑,且不影响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的扬起工作。
[0026]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精轧保温罩,所述精轧保温罩设于所述粗轧保温罩的后端,所述精轧保温罩包括辊道1和固定板17,所述辊道1的右侧面与固定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粗轧保温罩,所述粗轧保温罩包括辊道(1)和粗轧保温罩本体,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包括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相对的一面通过铰链铰接于所述辊道(1)的两侧面,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连接块a(8)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a(8)的正面通过销轴a与连接块b(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b(9)的下表面与气缸a(10)的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a(10)设置在固定块(11)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相对的一面分别与两个连接板(5)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连接板(5)的下表面分别与粗轧保温罩本体a(3)和粗轧保温罩本体b(4)上表面开设的卡槽内壁的下表面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精轧保温罩,所述精轧保温罩设于所述粗轧保温罩的后端,所述精轧保温罩包括辊道(1)和固定板(17),所述辊道(1)的右侧面与固定板(1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17)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与卡块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卡块的上表面与精轧保温罩本体(1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精轧保温罩本体(12)下表面的右侧与连接块c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c的正面通过销轴b与连接块d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d的下表面与气缸b(16)的气缸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气缸b(16)设置在辊道(1)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控制带钢横向两侧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元焦彦龙李洁明路统宪曹瑞芳王淑志王海深武振威姬凤川陶永强任存杰王秋娜南宁霍光帆董立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