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双模谐振器及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7016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40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介质双模谐振器及滤波器,介质双模谐振器为圆柱形介质双模谐振器,介质双模谐振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上开设有未贯穿第二端面的凹槽,凹槽用于改变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本申请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利于独立控制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从而利于控制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滤波器的传输零点的位置。零点的位置。零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双模谐振器及滤波器


[0001]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介质双模谐振器及具有该介质双模谐振器的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滤波器通常包括谐振器,谐振器用于产生谐振频率。介质双模谐振器为谐振器的一种,具有两个谐振模式,因此一个介质双模谐振器相当于两个单模介质谐振器。介质双模谐振器能大幅降低滤波器的体积与重量,具有高Q/V(Q表示品质因子,V表示谐振器体积)比和大功率等优势。
[0003]在实现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创造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个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难以独立控制,导致难以控制滤波器的传输零点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双模谐振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个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难以独立控制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为圆柱形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未贯穿所述第二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改变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长条形凹槽。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端面的径向设置。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穿过所述第一端面的中心。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直径的0.5倍。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通孔用于改变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强度。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相贯通。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开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一端并与所述凹槽相贯通。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开口的中心偏离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中心,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开口的中心偏离于所述第二端面的中心。
[0014]本申请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所
述介质双模谐振器支撑于所述支撑件上。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所述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包括:第一调谐件,用于调节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其中一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率;以及第二调谐件,用于调节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另一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率。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与所述盖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调谐件穿设于所述盖板并延伸至所述间隙中,所述第二调谐件穿设于所述盖板并延伸至所述间隙中。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腔体具有相耦合的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谐振腔的内部;所述滤波器包括谐振器,所述谐振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谐振腔的内部。
[0020]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腔体的高度方向的投影,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中心与所述谐振器的中心的连线所在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凹槽的长度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夹角的范围为30
°
至60
°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夹角为45
°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靠近于所述第二谐振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为负耦合;或,所述凹槽靠近于所述第二谐振腔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另一侧,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为正耦合。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通过设置介质双模谐振器为圆柱形介质双模谐振器,因此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具有较好的对称性,并通过在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未贯穿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第二端面的凹槽,用于改变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由于凹槽设置在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第一端面上且未贯穿第二端面,因此凹槽能够影响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电场和磁场,能够对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电耦合或磁耦合进行加强,以使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为负耦合或正耦合,从而改变耦合极性,例如可通过改变凹槽在第一端面上的设置方向或角度而改变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而且,通过改变凹槽所占面积和/或体积还可改变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强度,例如可通过改变凹槽的长度、宽度和/或深度而改变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强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利于独立控制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从而利于控制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滤波器的传输零点的位置。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2中的A

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去除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去除盖板和介质双模谐振器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去除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也可理解为沿腔体的高度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0035]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
[0036]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去除盖板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也可理解为沿腔体的高度方向的投影示意图;
[0037]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图。
[0038]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39]10、介质双模谐振器;101、第一端面;102、第二端面;110、凹槽;120、通孔;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为圆柱形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未贯穿所述第二端面的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改变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长条形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端面的径向设置;和/或所述凹槽穿过所述第一端面的中心;和/或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直径的0.5倍。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相对两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所述通孔用于改变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的两谐振模式之间的耦合强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与所述凹槽相贯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开口位于所述凹槽的一端并与所述凹槽相贯通。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一端面的开口的中心偏离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中心,所述通孔靠近于所述第二端面的开口的中心偏离于所述第二端面的中心。8.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腔体;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腔体的开口;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介质双模谐振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所述介质双模谐振器支撑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吴亚晖谢振雄
申请(专利权)人: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