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804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包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釜主体的中垂线相重合,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装配于釜主体的内部,万向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一,搅拌杆一的外侧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搅拌叶一;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万向节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杆一同轴安装,通过万向节能够有效降低同轴安装时的难度,保障了伺服电机在高转速下的稳定工作,使得搅拌杆一工作平稳,噪音减小,并且结构相对可靠,能够有效保障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稳定性,提高分散效果。提高分散效果。提高分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分散机是新型搅拌设备的一种,采用采用搅拌杆等结构产生紊流以实现对物料的分散效果,通常应用于油漆、油墨、涂料等化工产品的生产中,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分散机针对分散效果的研究不断推向新的高度;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1510687114.2的一种高速分散机,采用分散杆、分散盘以及液压缸等一系列结构,实现分散釜的的偏摆,从而提高分散效果;
[0004]但该装置采用刮边板与与搅拌轴的配合实现清理残渣的效果,但分散杆受限于刮边板的位置限制,分散杆与刮边板同时对分散釜起到限位作用,使得液压缸带动分散釜的摆动幅度受限,产生的紊流强度较低,使得分散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描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达成:包括釜主体,釜主体的顶部左侧装配有进料管,釜主体的底部中心处装配有出料管,釜主体的外侧套接有框架,框架为方框,框架的底部四角固定有四个支脚,框架的顶部前端边缘中心处装配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两个支架之间嵌入设置有防护壳,防护壳顶部为敞开设置,防护壳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肋条,肋条抵接于支架的上端面,肋条与支架之间通过螺栓锚固为一体,防护壳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伺服电机;
[0007]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釜主体的中垂线相重合,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节,万向节装配于釜主体的内部,万向节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一,搅拌杆一的外侧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搅拌叶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壳竖向贯穿釜主体的上端面中心处,所述防护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罩,所述外罩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罩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
[0009]左侧的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二,右侧的所述从动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三;
[0010]所述搅拌杆二与搅拌杆三的外侧下方位置均焊接有螺旋状的搅拌叶二;
[0011]所述搅拌杆一贯穿外罩设置,所述搅拌杆一的外侧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对镜像设置搅拌叶三,每对所述搅拌叶三共两个;
[0013]所述搅拌杆三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对镜像设置的搅拌叶四,每对所述搅拌叶四共
两个;
[0014]所述搅拌叶三与搅拌叶四上下交错设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釜主体的上端面中心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通孔的侧壁开设有台阶,台阶内设置有凹槽,通孔的上方覆盖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垫;
[0016]所述密封垫的顶部通过螺栓嵌入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安装于釜主体顶部台阶的上方位置。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的下端面边缘位置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密封垫通过环形凸起装配于台阶凹槽的内部,所述防护壳贯穿密封垫设置。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垫的上端面内圈边缘处向上延伸至防护壳的外侧面设置,所述防护壳的外侧面套接有方形的套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釜主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转轴;
[0020]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转轴嵌入设置于联轴器的内部;
[0021]所述框架的顶部后侧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于釜主体的背面。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釜主体的底部为半球形结构,所述釜主体的外侧下方位置套接有加热夹套。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所述釜主体的外侧上方位置贴合有聚氨酯材质的保温板。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支架之间通过丝杆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支架嵌入设置于框架的内部,所述支架的外侧面开设有5个螺纹孔。
[0025]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采用万向节将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杆一同轴安装,通过万向节能够有效降低同轴安装时的难度,保障了伺服电机在高转速下的稳定工作,使得搅拌杆一工作平稳,噪音减小,并且结构相对可靠,能够有效保障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啮合稳定性,提高分散效果。
[0027]2.本专利技术采用搅拌杆一、搅拌杆二与搅拌杆三的配合,搅拌杆二与搅拌杆三上下翻动物料的同时,利用交错设置的搅拌叶三与搅拌叶四运动时产生的紊流的相互干扰作用,进一步分散物料,并形成搅拌杆一、搅拌杆二与搅拌杆三相互配合的状态,提高加工效率。
[0028]3.本专利技术采用密封垫、压环与套环的配合,在伺服电机与釜主体之间形成软性连接,伺服电机的高速转动对于釜主体的干扰被大大降低,同时密封垫为静态密封,能够有效减少物料挥发与泄漏的情况,且密封垫的环形凸起增加了密封垫与釜主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密封效果,密封垫自身具有良好的弹性,因而对于搅拌杆一、搅拌杆二与搅拌杆三的限位作用被大大减弱,釜主体的偏摆幅度被扩大,分散效果被进一步提高。
[0029]4.本专利技术采用转轴与联轴器的配合,将釜主体悬空架设于框架的上方,釜主体底部空间的遮挡物大大减少,更加便于物料的卸料与周转,釜主体的重量通过转轴与框架承载,釜主体的稳定性被大大提高,通过液压缸的伸缩,带动釜主体绕转轴做弧形往复运动,因而物料与釜主体内部并不保持某一固定姿态,搅拌杆一、搅拌杆二与搅拌杆三的作业面积也被大大扩大,分散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杆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主动齿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右视图。
[0036]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1

8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39]釜主体1、进料管101、出料管102、转轴103、加热夹套104、保温板105、框架2、支脚201、支架202、防护壳203、套环204、联轴器205、液压缸206、丝杆207、伺服电机3、万向节301、搅拌杆一302、搅拌叶一303、外罩4、从动齿轮401、搅拌杆二402、搅拌杆三403、搅拌叶二404、主动齿轮405、搅拌叶三406、搅拌叶四407、密封垫5、压环501。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0041]实施例1:
[0042]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包括:釜主体1,釜主体1的顶部左侧装配有进料管101,釜主体1的底部中心处装配有出料管102,釜主体1的外侧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包括釜主体(1),釜主体(1)的顶部左侧装配有进料管(101),釜主体(1)的底部中心处装配有出料管(102),釜主体(1)的外侧套接有框架(2),框架(2)为方框,框架(2)的底部四角固定有四个支脚(201),框架(2)的顶部前端边缘中心处装配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支架(202),两个支架(202)之间嵌入设置有防护壳(203),防护壳(203)顶部为敞开设置,防护壳(20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肋条,肋条抵接于支架(202)的上端面,肋条与支架(202)之间通过螺栓锚固为一体,防护壳(203)的内部嵌入设置有伺服电机(3);其特征在于: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与釜主体(1)的中垂线相重合,伺服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节(301),万向节(301)装配于釜主体(1)的内部,万向节(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一(302),搅拌杆一(302)的外侧设置有圆柱体形状的搅拌叶一(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03)竖向贯穿釜主体(1)的上端面中心处,所述防护壳(2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罩(4),所述外罩(4)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外罩(4)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个从动齿轮(401);左侧的所述从动齿轮(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二(402),右侧的所述从动齿轮(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三(403);所述搅拌杆二(402)与搅拌杆三(403)的外侧下方位置均焊接有螺旋状的搅拌叶二(4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釜顶同轴分散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二(40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对镜像设置搅拌叶三(406),每对所述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骏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