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574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升降箱、可升降设置在所述立柱升降箱上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斜撑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斜撑管组件上的主被动驱动装置、设置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两侧的两腿部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斜撑管组件上的腿部牵引组件;所述腿部支撑机构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小腿和支撑使用者的脚部,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作交替旋转运动或在两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作交替旋转运动时提供阻力;所述底座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行走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底座驻车装置用于将所述底座稳定地停靠在指定区域。装置用于将所述底座稳定地停靠在指定区域。装置用于将所述底座稳定地停靠在指定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康复运动训练机领域,具体为一种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康复运动训练机是用于训练人体肌肉的设备,尤其是对于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中风和偏瘫、风湿病、截瘫和四肢麻痹、帕金森综合症、肌力障碍、下肢术后感觉障碍、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脏血管病等疾病的患者具有很重要的疗效,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一般在使用者进行下肢康复训练的初期,因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不够而不能采取坐式康复训练,多采用卧式的康复训练器械。
[0003]现有的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多采用如申请号为202010329466的“一种卧床式下肢康复训练器”的结构,此结构通过脚踏驱动轴的两端伸至驱动安装座的两侧并垂直连接有脚踏旋转轴,两个脚踏旋转轴的一端与脚踏驱动轴连接,两个脚踏旋转轴的另一端向相反方向延伸并连有脚踏板,脚踏板与脚踏旋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脚踏板内部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振动器,控制装置可选择性的关闭和开启转动电机和振动器,并利用四种锻炼模式,包括被动运动模式、主动运动模式、被动振动模式和主动振动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下肢本体感觉的恢复,维持、提高下肢关节活动,锻炼下肢肌肉力量,提高下肢灵活性以及协调性,利于患者身体功能恢复以及缩短住院周期。此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其底座下方设有带刹车固定装置的行走轮,当床体固定夹夹设在床尾时,靠前端的两行走轮会位于床板下侧,难以实现刹车,进而使得设备在使用者使用时发生较大的晃动,不平稳,因使用者小腿部捆绑于绑腿上难以挣脱,当设备因晃动发生位移时极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2、使用者通过绑腿将小腿固定在脚踏板上,在长时间锻炼后,小腿会有将强的束缚感,严重时可能导致使用者肌肉痉挛。3、患者在训练初期腿部力量和腰部力量较弱,在设备上不易进行相对脚踏板的前后体位的微调,通过医务人员或他人辅助进行体位微调又不易找到舒适的位置,且容易是训练人员心理压力增加,自卑的情绪加重,不利于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平稳的停靠在床体的尾部,且能减少使用者小腿束缚感的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立柱升降箱、可升降设置在所述立柱升降箱上的立柱、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斜撑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斜撑管组件上的主被动驱动装置、设置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两侧的两腿部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斜撑管组件上的腿部牵引组件;所述腿部支撑机构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小腿和支撑使用者的脚部,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两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作交替旋转运动或在两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作交替旋转运动时提供阻力;
所述腿部牵引组件与所述腿部支撑机构连接用于牵引使用者小腿;所述底座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行走轮,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底座驻车装置用于将所述底座稳定地停靠在指定区域。
[000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座驻车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同步支撑机构、连接两所述同步支撑机构的踏板传动轴和设置在所述踏板传动轴上的驻车踏板;所述同步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两底脚支撑组件和连接两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用于使两所述底脚支撑组件同步动作以将所述底座一侧撑起;所述踏板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同步支撑机构上相对的两底脚支撑组件连接,所述驻车踏板驱动所述踏板传动轴旋转用于驱动两所述同步支撑机构的底脚支撑组件同步动作以将所述底座平稳的撑起并使所述行走轮离地。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脚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凸轮轴支撑座、旋转设置在所述凸轮轴支撑座上的凸轮轴、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柱状的凸轮顶块、套设在所述凸轮顶块上的顶出弹簧、螺纹连接在所述凸轮顶块下端的底脚升降螺杆、设置在所述底脚升降螺杆下端的底脚和用于限位所述底脚升降螺杆的限位螺母;所述踏板传动轴的端部与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朝内一端连接,所述凸轮轴旋转用于驱动所述凸轮顶块向下滑动或使所述凸轮顶块在所述顶出弹簧的驱动下向上滑动;所述凸轮顶块向下滑动用于驱动所述底脚与地面接触并将所述底座撑起。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轮轴支撑座上对应所述凸轮轴设置有凸轮限位块,所述凸轮限位块用于所述凸轮轴旋转到位后限制其继续转动,以使所述凸轮顶块保持在支撑状态。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任一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朝外一外端连接的第一连杆、与另一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朝外一外端连接的第三连杆和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铰连的第二连杆,所述连杆组件整体呈平行四边形连杆的结构用于驱动两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同步且同向转动。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上可升降设置有床旁安装机构,所述床旁安装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立柱上的升降座、设置在升降座上并与所述斜撑管组件同侧的夹板连接座、设置在所述夹板连接座端部的固定夹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夹板上的活动夹板和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并位于所述夹板连接座相反一侧的扶手;所述升降座上设置有升降座顶丝组件,用于将所述升降座固定在所述立柱上调整所述活动夹板与所述固定夹板之间的间距和,用于将所述床旁安装机构夹紧固定在病床的床位尾处。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立柱升降箱内设置有电推杆装置,所述立柱升降箱上部设置有竖直的立柱导向管,所述立柱滑动设置在所述立柱导向管内并与所述电推杆装置的输出端相抵;所述立柱导向管朝向所述斜撑管组件一侧设置有支撑辊组件,所述支撑辊组件包括支撑辊支座和旋转设置在所述支撑辊支座上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支座设置在所述立柱
导向管上,所述立柱导向管上对应所述支撑辊开设有通孔,所述支撑辊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立柱相抵,所述支撑辊用于支撑所述立柱。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斜撑管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的斜撑外管和滑动设置在所述斜撑外管上的斜撑内管,所述斜撑外管下侧设置有所述支撑辊组件,所述支撑辊组件用于支撑所述斜撑内管。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腿部支撑机构包括与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输出杆铰连的脚踏板和设置在所述脚踏板上的小腿支撑组件;所述脚踏板内设置有振动电机,用于对使用者足底进行振动按摩;所述小腿支撑组件包括铰连设置在所述脚踏板上的铰连杆、滑动设置在所述铰连杆上的铰连杆套管、设置在所述铰连杆套管上的紧定螺栓、设置在所述铰连杆套管内侧的吊绳连接部、设置在所述所述铰连杆套管外侧的弧形的托板导轨和圆周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托板导轨上的小腿托板;所述托板导轨上开设有弧形的导向槽孔,所述小腿托板整体呈圆弧状,其外侧对称设置有两“八”字形的托板定位凸台,所述托板定位凸台上设置有有托板导向螺钉,所述托板导向螺钉穿过所述导向槽孔后与所述托板定位凸台螺纹连接,所述小腿托板可相对所述托板导轨作圆周方向上的滑动用于减少使用者的小腿在训练时的束缚感。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立柱升降箱(3)、可升降设置在所述立柱升降箱(3)上的立柱(4)、设置在所述立柱(4)上的斜撑管组件、设置在所述斜撑管组件上的主被动驱动装置(9)、设置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9)两侧的两腿部支撑机构和设置在所述斜撑管组件上的腿部牵引组件;所述腿部支撑机构用于固定使用者的小腿和支撑使用者的脚部,所述主被动驱动装置(9)用于驱动两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作交替旋转运动或在两所述腿部支撑机构作交替旋转运动时提供阻力;所述腿部牵引组件与所述腿部支撑机构连接用于牵引使用者小腿;所述底座(1)下端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行走轮(1

1),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底座驻车装置(2)用于将所述底座(1)稳定地停靠在指定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驻车装置(2)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同步支撑机构、连接两所述同步支撑机构的踏板传动轴(2

2)和设置在所述踏板传动轴(2

2)上的驻车踏板(2

1);所述同步支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两底脚支撑组件(2

3)和连接两所述底脚支撑组件(2

3)的连杆组件,所述连杆组件用于使两所述底脚支撑组件同步动作以将所述底座(1)一侧撑起;所述踏板传动轴(2

2)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同步支撑机构上相对的两底脚支撑组件(2

3)连接,所述驻车踏板(2

1)驱动所述踏板传动轴(2

2)旋转用于驱动两所述同步支撑机构的底脚支撑组件同步动作以将所述底座(1)平稳的撑起并使所述行走轮(1

1)离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脚支撑组件(2

3)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凸轮轴支撑座(2

38)、旋转设置在所述凸轮轴支撑座(2

38)上的凸轮轴(2

31)、可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柱状的凸轮顶块(2

32)、套设在所述凸轮顶块(2

32)上的顶出弹簧(2

33)、螺纹连接在所述凸轮顶块(2

32)下端的底脚升降螺杆(2

34)、设置在所述底脚升降螺杆(2

34)下端的底脚(2

35)和用于限位所述底脚升降螺杆(2

34)的限位螺母(2

37);所述踏板传动轴(2

2)的端部与所述底脚支撑组件(2

3)的凸轮轴(2

31)朝内一端连接,所述凸轮轴(2

31)旋转用于驱动所述凸轮顶块(2

32)向下滑动或使所述凸轮顶块(2

32)在所述顶出弹簧(2

33)的驱动下向上滑动;所述凸轮顶块(2

32)向下滑动用于驱动所述底脚(2

35)与地面接触并将所述底座(1)撑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轴支撑座(2

38)上对应所述凸轮轴(2

31)设置有凸轮限位块(2

36),所述凸轮限位块(2

36)用于所述凸轮轴(2

31)旋转到位后限制其继续转动,以使所述凸轮顶块(2

32)保持在支撑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与任一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2

31)朝外一外端连接的第一连杆(2

4)、与另一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2

31)朝外一外端连接的第三连杆(2

6)和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2

4)和第三连杆(2

6)铰连的第二连杆(2

5),所述连杆组件整体呈平行四边形连杆的结构用于驱动两所述底脚支撑组件的凸轮轴(2

31)同步且同向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主被动康复训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4)上可升
降设置有床旁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格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