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及终端及训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7919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3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及终端。终端包括控制单元、气泵、分指穿戴部、气管、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信号连接;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信息对控制单元发出操作指令;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交互界面的操作指令控制气泵对分指穿戴部的充气和吸气,以及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气管用于连通气泵和分指穿戴部;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气管上,用于开关气泵和分指穿戴部的连通。连通。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及终端及训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涉及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容易导致偏瘫症状,使患者的同侧上下肢出现运动障碍,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生活。研究表明,由于手部的关节神经分布广、血管多,手部的运动能够促进大脑运动区域30%以及躯体感觉区域17%的血流运动,进而有效刺激神经,以促进上肢的康复。
[0003]传统的康复训练,例如按摩、理疗或针灸,尽管能够使患者的手部恢复基本的运动功能,但最终的康复效果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的个人经验,且复健过程漫长枯燥,在人力和物力上都产生了巨大的消耗,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0004]公开号为CN10904472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手部功能训练及辅助系统,该系统的处理器根据生物特征信息生成控制指令,使仿生手套上的波纹管伸缩或弯曲,进而带动被卡合部匹配设置的手指伸展或收缩,以进行手部康复训练。在CN109044724A的技术方案中,由于处理器生成控制指令参考的生物特征信息是语音信息、面部动作信息、眼球动作信息或体温信息,处理器无法参考使用者的真实运动意图来进行手部康复训练,容易影响训练的效果。
[0005]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无法参考使用者的真实运动意图来进行手部康复训练而影响训练效果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终端包括控制单元、气泵、分指穿戴部、气管、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信号连接;
[0008]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信息对控制单元发出操作指令;
[0009]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交互界面的操作指令控制气泵对分指穿戴部的充气和吸气,以及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0010]所述气管用于连通气泵和分指穿戴部;
[0011]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气管上,用于开关气泵和分指穿戴部的连通;
[0012]所述分指穿戴部为呈手套形状,包括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分别为拇指穿戴单元、食指穿戴单元、中指穿戴单元、无名指穿戴单元以及小指穿戴单元,五个分指穿戴单元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气动伸缩调节机构,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均通过一一对应的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气管一一对应。
[0013]一种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4]S1、按压检测气囊,对患者手功能障碍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0015]S2、将分指穿戴部穿戴在手部;
[0016]S3、选择屈伸训练模式,进行屈伸训练。
[0017]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检测气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气囊气压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比气囊气压信号和预设条件确定压力等级,交互界面显示压力等级。
[0018]进一步的,在步骤S1中,控制单元存储有与压力等级相对应的康复训练计划,控制单元根据压力等级调用与压力等级相对应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且在交互界面进行显示。
[0019]进一步的,在步骤S3中,用户在交互界面上选择屈伸训练模式,屈伸训练模式中具有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以及小指选项,分别对应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和与五个分指穿戴单元一一对应的气动伸缩调节机构;
[0020]根据不同的选择选项,控制单元打开相对应的五个分指穿戴单元的电磁阀,并且控制气泵对气动伸缩调节机构进行充气,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在相对应的气动伸缩调节机构的带动下弯曲,时间T1后,控制单元控制气泵对气动伸缩调节机构进行吸气,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在相对应的气动伸缩调节机构的带动下伸直,时间T2后,关闭对应五个分指穿戴单元上的电磁阀。
[0021]进一步的,周期性进行权利要求5所述的屈伸训练模式,总训练时间为T3。
[0022]进一步的,T1、T2以及T3可在交互界面选择设置。
[0023]有益效果:
[0024]可使患者的五根手指全部进行康复训练,达到手指康复训练闭环,对于骨骼局域外伤,如有钢板的,可对手指进行固定并进行康复训练,可为患者提供手部助力,帮助患者进行手指的弯曲或伸展以完成屈伸康复训练,加强肌肉肌腱的强度锻炼,完成运动学习来重建或改善脑卒中患者手部的运动功能。增强关节活动和肌力,患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多次自我治疗和训练,既可在短期内提高疗效,又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康复训练步骤示意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终端拓扑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测评原理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屈伸训练模式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终端包括控制单元、气泵、分指穿戴部、气管、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信号连接;
[0032]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信息对控制单元发出操作指令;
[0033]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交互界面的操作指令控制气泵对分指穿戴部的充气和吸气,以及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0034]所述气管用于连通气泵和分指穿戴部;
[0035]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气管上,用于开关气泵和分指穿戴部的连通;
[0036]所述分指穿戴部为呈手套形状,包括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分别为拇指穿戴单元、食指穿戴单元、中指穿戴单元、无名指穿戴单元以及小指穿戴单元,五个分指穿戴单元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气动伸缩调节机构,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均通过一一对应的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气管一一对应。
[0037]电磁阀的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气泵给气动伸缩调节机构充气,对应的分指穿戴单元弯曲,吸气则对应的分指穿戴单元处于伸直状态。
[0038]气动伸缩调节机构可参考专利CN201821506734.7。
[0039]本专利技术包括:S1、按压检测气囊,对患者手功能障碍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0040]S2、将分指穿戴部穿戴在手部;
[0041]S3、选择屈伸训练模式,进行屈伸训练。
[0042]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及终端,终端包括控制单元、气泵、分指穿戴部、气管、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控制单元分别与气泵、电磁阀以及交互界面信号连接;所述交互界面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信息对控制单元发出操作指令;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交互界面的操作指令控制气泵对分指穿戴部的充气和吸气,以及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气管用于连通气泵和分指穿戴部;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气管上,用于开关气泵和分指穿戴部的连通;所述分指穿戴部为呈手套形状,包括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分别为拇指穿戴单元、食指穿戴单元、中指穿戴单元、无名指穿戴单元以及小指穿戴单元,五个分指穿戴单元上均设置有相对应的气动伸缩调节机构,五个分指穿戴单元均通过一一对应的气管与气泵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气管一一对应。2.一种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按压检测气囊,对患者手功能障碍进行评估,以评估结果制定康复训练计划;S2、将分指穿戴部穿戴在手部;S3、选择屈伸训练模式,进行屈伸训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手关节屈伸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检测气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气囊气压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对比气囊气压信号和预设条件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健魏家辉张亚闪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格美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