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516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大田整理;步骤二、划格育苗;步骤三、种植净化;步骤四、净化换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该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通过对水稻田进行沟槽整理,构建出标准的种植垄,并在种植垄上隔离出隔水的育苗小区,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和副进水净化沟中浸泡复合生物质碳,对水体进行初次净化,利用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对育苗小区进行二次持续净化,保证水体的有效净化,降低水稻籽粒污染物含量的同时,提升水稻产量,从而有效改善矿区水稻田的土壤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区中低产水稻田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导致矿区中低产水稻田存在低种植、低产量和低收入,在低污染农田放置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进行修复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传统的方法仅为在污染土壤或植株根系附近进行放置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修复效果不明显,为此特提出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降低水稻籽粒污染物含量的同时,提升水稻产量,有效改善矿区水稻田的土壤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大田整理:确定水稻田位置,在水稻田两端分别挖取主进水净化沟和主出水净化沟,并且在主进水净化沟上设置一个主进水口,在主出水净化沟上设置一个主出水口,在水稻田位于主进水净化沟和主出水净化沟之间挖取若干个副进水净化沟和副出水沟,并且副进水净化沟和副出水沟交错设置,其中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副进水净化沟和副出水沟将水稻田围绕成标准尺寸的种植垄;
[0008]步骤二、划格育苗:在步骤一中划分好的种植垄上插入隔水的育苗隔板,将种植垄围成标准的育苗小区,并且在育苗隔板靠近副进水净化沟处设置带有阀门的进水管,在育苗隔板靠近副出水沟处设置带有阀门的出水管,并且进水管一端靠近主进水净化沟一侧设置,出水管靠近主出水净化沟一侧设置;
[0009]步骤三、种植净化:在育苗小区中按照9cm

10cm大小的格子种植水稻,常规水稻田管理,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副进水净化沟和育苗小区中分别插入若干个放置杆,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和副进水净化沟中的放置杆上悬挂复合生物质炭,并分别浸泡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和副进水净化沟中,在育苗小区中的放置杆上悬挂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并浸泡在育苗小区中;
[0010]步骤四、净化换水:定期对步骤三中的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进行更换,并且在对育苗小区进行换水时,打开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阀门,主进水净化沟中净化后的水通过副进水净化沟沿着进水管流入到育苗小区中,废水通过出水管流入到副出水沟中,最终从副进水净化沟中经主出水口流出,换水完成后,关闭进水管和出水管上的阀门即可。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水稻田进行沟槽整理,构建出标准的种植垄,并在种植垄上隔离出隔水的育苗小区,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和副进水净化沟中浸泡复合生物质碳,对水体进行初次净化,利用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对育苗小区进行二次持续净化,保证水体的有效净化,降低水稻籽粒污染物含量的同时,提升水稻产量,从而有效改善矿区水稻田的土壤质量。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一中主进水净化沟和主出水净化沟宽度为20

30cm,深度为50

60cm。
[0013]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副进水净化沟和副出水沟的宽度为5

10cm,深度为30

40cm。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育苗小区的尺寸设置为2m*2m,所述育苗隔板的高度为30

50cm。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三中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副进水净化沟和育苗小区中分别插入若干个间隔均匀的放置杆,其中相邻两个放置杆之间间距为0.5

1m。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杆包括装配板,所述装配板正面的中部设置有记号牌,所述装配板正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挂钩,且挂钩的表面通过连接绳系有尼龙网袋,所述装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入地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易回收的放置杆,利用尼龙网袋对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进行存放,为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的放置提供便利条件,且在套筒和入地锥的配合设置下,可以对放置杆的高度进行自由的调节,使得放置杆可以很好的适配水稻田环境。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生物质炭由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椰壳生物质炭和动物粪便生物质炭制作而成,组成按重量比为1.3:3.7:5.7。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复合菌液肥由保肥增效菌、植物根际促生菌和芽孢杆菌按重量比为1.7:2.3:3.1的比例制作而成,其中保肥增效菌由固氮菌、解磷菌和纤维素降解菌按重量比为1:1:1的比例制作而成。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通过对水稻田进行沟槽整理,构建出标准的种植垄,并在种植垄上隔离出隔水的育苗小区,在主进水净化沟、主出水净化沟和副进水净化沟中浸泡复合生物质碳,对水体进行初次净化,利用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对育苗小区进行二次持续净化,保证水体的有效净化,降低水稻籽粒污染物含量的同时,提升水稻产量,从而有效改善矿区水稻田的土壤质量。
[0023](2)该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结构简单易回收的放置杆,利用尼龙网袋对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进行存放,为复合生物质炭和复合菌液肥的放置提供便利条件,且在套筒和入地锥的配合设置下,可以对放置杆的高度进行自由的调节,使得放置杆可以很好的适配水稻田环境。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田整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放置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主进水净化沟;2、主出水净化沟;3、主出水口;4、副进水净化沟;5、副出水沟;6、育苗隔板;7、进水管;8、出水管;9、放置杆;10、复合生物质炭;11、复合菌液肥;12、装配板;13、记号牌;14、挂钩;15、尼龙网袋;16、套筒;17、入地锥;18、主进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一、大田整理:确定水稻田位置,在水稻田两端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提升低污染水稻田质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大田整理:确定水稻田位置,在水稻田两端分别挖取主进水净化沟(1)和主出水净化沟(2),并且在主进水净化沟(1)上设置一个主进水口(18),在主出水净化沟(2)上设置一个主出水口(3),在水稻田位于主进水净化沟(1)和主出水净化沟(2)之间挖取若干个副进水净化沟(4)和副出水沟(5),并且副进水净化沟(4)和副出水沟(5)交错设置,其中主进水净化沟(1)、主出水净化沟(2)、副进水净化沟(4)和副出水沟(5)将水稻田围绕成标准尺寸的种植垄;步骤二、划格育苗:在步骤一中划分好的种植垄上插入隔水的育苗隔板(6),将种植垄围成标准的育苗小区,并且在育苗隔板(6)靠近副进水净化沟(4)处设置带有阀门的进水管(7),在育苗隔板(6)靠近副出水沟(5)处设置带有阀门的出水管(8),并且进水管(7)一端靠近主进水净化沟(1)一侧设置,出水管(8)靠近主出水净化沟(2)一侧设置;步骤三、种植净化:在育苗小区中按照9cm

10cm大小的格子种植水稻,常规水稻田管理,在主进水净化沟(1)、主出水净化沟(2)、副进水净化沟(4)和育苗小区中分别插入若干个放置杆(9),在主进水净化沟(1)、主出水净化沟(2)和副进水净化沟(4)中的放置杆(9)上悬挂复合生物质炭(10),并分别浸泡在主进水净化沟(1)、主出水净化沟(2)和副进水净化沟(4)中,在育苗小区中的放置杆(9)上悬挂复合生物质炭(10)和复合菌液肥(11),并浸泡在育苗小区中;步骤四、净化换水:定期对步骤三中的复合生物质炭(10)和复合菌液肥(11)进行更换,并且在对育苗小区进行换水时,打开进水管(7)和出水管(8)上的阀门,主进水净化沟(1)中净化后的水通过副进水净化沟(4)沿着进水管(7)流入到育苗小区中,废水通过出水管(8)流入到副出水沟(5)中,最终从副进水净化沟(4)中经主出水口(3)流出,换水完成后,关闭进水管(7)和出水管(8)上的阀门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复合生物炭和菌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仁燕黄敏毅罗育才马银花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