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04299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24
本申请涉及劣地式红层荒漠治理的技术领域,针对传统的劣地式红层荒漠植物生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布水桶以及若干种植筒,种植筒顶端与外界连通,种植筒内填充有营养土;种植筒外周开设有透孔;布水桶顶部连通有进料管与进水管,布水桶对应若干种植筒连通有若干连接管件,连接管件远离布水桶的一端与对应的种植筒连通。本申请具有提高劣地式红层荒漠的植物生长率的效果。荒漠的植物生长率的效果。荒漠的植物生长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劣地式红层荒漠治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劣地式红层荒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广东省韶关市的一种荒漠化地形,劣地式红层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人为干扰,使得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层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最终造成土地生产力衰竭的极端性土地退化。荒漠化结果最终也导致该区域丧失了基本的生态系统。
[0003]为使劣地式红层荒漠恢复正常的生态环境,通常需要人工干预进行生态修复,目前常见的生态修复方案是在该区域种植绿色植物,以此来恢复该地区正常的生态系统。
[000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目前人工在劣地式红层荒漠上播种植物存在较大的缺陷——由于劣地式红层荒漠区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同时含水量极少,导致人工种植的植物成活率交底,难以通过种植植物改良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劣地式红层荒漠区域的植物的成活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及其方法。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布水桶以及若干种植筒,所述种植筒顶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种植筒内填充有营养土;所述种植筒外周开设有透孔;所述布水桶顶部连通有进料管与进水管,所述布水桶对应若干种植筒连通有若干连接管件,所述连接管件远离布水桶的一端与对应的种植筒连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时,将种子或植物或植物种植在种植筒的营养土中,便于植物在在种植筒内的营养土中生长,相比传统直接在劣地式红层荒漠的土壤里直接种植植物,植物因缺少土壤缺少有机质以及水分导致成活率不高问题,本申请的植物可在装有营养土的种植筒内生长,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通过设置布水桶,布水桶均通过连接管件与连通,定期将水与肥料加入布水桶内形成肥水混合物,肥水混合物经由连接管流入对应的种植筒内,为种植筒内的植物及时提供水分以及各种有机质肥料,从而有利于种植筒内的植物更好地生长,通过种植筒的外周设置有通孔,后期植物根部通过通孔进一步向种植筒四周的土壤延伸,实现对劣地式红层荒漠土壤的固土。
[0008]优选的,所述布水桶内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设置有搅拌叶片,所述布水桶还设置有驱使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肥料与水加入至布水桶后,通过驱动件驱使搅拌杆搅
拌,有利于肥料与水更加均匀地混这在一起形成肥水混合物,进而有利于肥水混合物更好地通过连接管件流入种植筒内对种植筒内的植物进行灌溉。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件包括固定在种植筒上的套管,所述套管与种植筒内腔连通,所述套管远离种植筒的一端同轴插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套管的一端穿设于布水桶;所述搅拌杆还同轴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外周开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出水管远离套管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所述出水管外周设置有若干松土杆。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搅拌杆转动的同时带动凸轮转动,凸轮带动各组出水管进行往复滑动,使得连接管均可以带动若干松土杆搅动布水桶四周的土壤,便于植物后期更好地生长。
[0012]优选的,所述种植筒由若干侧板围合拼接而成,所述种植筒外周还套设有箍紧环,所述箍紧环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箍紧环可采用热塑性淀粉塑料等可在自然状态下分解的材料制成;前期通过若干箍紧环将若干侧板进行限位,使得若干侧板可以围合形成种植筒,便于在种植筒内放置营养土以及植物,便于植物在种植筒内生长,后期箍紧环自行降解,植物生长过程将若干侧板向四周顶开,使得植物的根系可以向四周土壤延伸并扎根,有利于形成对劣地式红层荒漠的土壤故土,使得土壤不易流失。
[0014]优选的,所述种植筒顶段均设置有环形布袋,所述环形布袋与地面抵接,所述环形布袋内装填有土壤改良剂,所述环形布袋内圈与种植筒顶端端口连通,所述侧板外凸面均向上设置有切割杆,所述切割杆顶端贯穿环形布袋底部并插入至环形布袋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环形布袋放置在种植筒顶端,利用装载有土壤改良剂的环形布袋遮盖种植筒周围的土壤,使得种植筒周围的土壤的水分不易蒸发流失;同时也减少种植筒周围水土流失的情况,后期植物生长驱使若干侧板向四周扩散,侧板移动过程中,带动切割杆对环形布袋底段进行切割并形成切口,使得环形布袋内的土壤改良剂可以慢慢伸入至土壤内对土壤进行改良。
[0016]优选的,所述种植筒顶段环绕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底段连通有集水管,所述集水管远离集水槽的一端与布水桶内腔连通。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集水槽的设置,雨水以及露水等可以经由集水槽收集并通过,有利于提高雨水露水的利用率。作为后续的浇灌用水,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0018]优选的,所述集水管螺旋缠绕在布水桶外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布水桶内的水不易通过连接管向外界蒸发流失,有利于节约水资源。
[0020]一种如权利要求1

8任意一项所述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的修复方法,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基坑开挖:在地面开挖出供布水桶以及种植筒放置的基坑;步骤二:布水桶与种植筒安装:将种植筒与布水桶放入基坑内,最后对基坑进行覆土回填;步骤三:植物种植:在种植筒内装入营养土并种植种子或植物;步骤四:定期往布水桶中加入水以及各种有机肥料。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种植筒内放置营养土,使得植物可以在种植筒内
正常生长,相比传统直接将植物种植在缺乏有机质的土壤内,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通过设置布水桶,往布水桶内定期加入水与肥料,水和肥料通过连接管件流入种植筒内实现浇灌,便于植物更好地生长。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种植筒内填充有营养土的设置,使得植物可以在营养土内生长,有利于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通过布水桶对应若干种植筒连通有若干连接管,若干连接管远离布水桶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种植筒连通,往布水桶内加入水或肥料形成肥水混合物,肥水混合物经由连接管件流入各组种植筒内,从而实现对种植筒内的植物的灌溉;2.通过布水桶内同轴设置有搅拌杆,布水桶还设置有驱使搅拌杆转动的驱动件,搅拌杆设置有搅拌叶片,利用搅拌杆搅拌布水桶的内的肥水混合物,使得肥水混合物更加均匀,便于肥水混合物更好地对种植筒内的植物进行灌溉。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示意布水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在地下的布水桶(1)以及若干种植筒(2),所述种植筒(2)顶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种植筒(2)内填充有营养土;所述种植筒(2)外周开设有透孔(201);所述布水桶(1)顶部连通有进料管(13)与进水管(14),所述布水桶(1)对应若干种植筒(2)连通有若干连接管件(3),所述连接管件(3)远离布水桶(1)的一端与对应的种植筒(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桶(1)内同轴转动连接有搅拌杆(16),所述搅拌杆(16)设置有搅拌叶片(161),所述布水桶(1)还设置有驱使搅拌杆(16)转动的驱动件(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件(3)包括固定在种植筒(2)上的套管(32),所述套管(32)与种植筒(2)内腔连通,所述套管(32)远离种植筒(2)的一端同轴插接有出水管(31),所述出水管(31)远离套管(32)的一端穿设于布水桶(1);所述搅拌杆(16)还同轴固定有凸轮(4),所述凸轮(4)外周开设有环形滑槽(41),所述出水管(31)远离套管(32)的一端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41),所述出水管(31)外周设置有若干松土杆(3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劣地式红层荒漠的生态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筒(2)由若干侧板(20)围合拼接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邦吕芳富朱伟杨邓佳张尉邓小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如春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