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375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涉及森林防虫害技术领域,改善现有的引诱剂诱捕装置通常是固定或者悬挂在树干上,因引诱剂诱捕装置所在的位置较高,在向引诱剂诱捕装置补充诱捕剂时较为不便的问题,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安装有诱捕装置本体;所述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与竖杆滑动连接,所述螺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诱捕装置本体安装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地将诱捕装置本体移动至较低位置上,方便向诱捕装置本体的内部补充诱捕剂。体的内部补充诱捕剂。体的内部补充诱捕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森林防虫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制约林业发展的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种植易,养护难,虫害是林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大难题。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针对松材线虫的防治主要有枯死树清理、注干施药防治、药剂喷粉防治、生物防治和引诱剂诱捕五种方法,其中,引诱剂诱捕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松墨天牛措施,引诱剂诱捕不直接对植物和其他生物施药,减少了对生态的影响,相对生物防治也有成本控制上的优势。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引诱剂诱捕装置通常是固定或者悬挂在树干上,因引诱剂诱捕装置所在的位置较高,在向引诱剂诱捕装置补充诱捕剂时较为不便,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的引诱剂诱捕装置通常是固定或者悬挂在树干上,因引诱剂诱捕装置所在的位置较高,在向引诱剂诱捕装置补充诱捕剂时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安装有诱捕装置本体;
[0007]所述竖杆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与竖杆滑动连接,所述螺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诱捕装置本体安装在安装板上。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螺杆进行转动,使得螺套带动安装板和诱捕装置本体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诱捕装置本体移动至较低位置上,方便向诱捕装置本体的内部补充诱捕剂。
[0009]可选的,所述竖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螺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和滑块的设置,保证了螺套移动时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螺杆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的设置,方便对螺杆进行转动。
[0013]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位于诱捕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安装有螺栓,所述诱捕装置本体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
孔的内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此种结构的设置,方便了诱捕装置本体与安装板之间的拆装,从而方便对损坏的诱捕装置本体进行更换。
[0015]可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诱捕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的内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定位块插于定位槽的内部,实现对诱捕装置本体的定位,从而有利于螺栓的一端连接于螺孔的内部。
[0017]可选的,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位于诱捕装置本体的上方。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雨板的设置,不易外部雨水进入至诱捕装置本体的内部。
[00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对螺杆进行转动,使得螺套带动安装板和诱捕装置本体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诱捕装置本体移动至较低位置上,方便向诱捕装置本体的内部补充诱捕剂,而且,能够方便地对诱捕装置本体所在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诱捕装置本体在树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部位产生更好的诱捕效果,提高对树木的防治效果,同时,诱捕装置本体与安装板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拆装,有利于对损坏的诱捕装置本体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诱捕装置本体与安装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固定底板;2、竖杆;3、诱捕装置本体;4、连接板;5、螺杆;6、螺套;7、安装板;8、滑轨;9、滑块;10、转盘;11、竖板;12、螺栓;13、螺孔;14、定位槽;15、定位块;16、挡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请参照图1

2,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竖杆2,竖杆2的一侧安装有诱捕装置本体3。竖杆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挡雨板16,挡雨板16位于诱捕装置本体3的上方,挡雨板16的设置,不易外部雨水进入至诱捕装置本体3的内部。
[0027]参照图1和图2,竖杆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两个连接板4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5,螺杆5底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盘10,转盘10的设置,方便对螺杆5进行转动。
[0028]参照图1和图2,螺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6,螺套6与竖杆2滑动连接,当螺杆5转动时,使螺套6沿着螺杆5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竖杆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8,螺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与滑轨8滑动连接,滑轨8和滑块9的设置,保证了螺套6移动时的稳定性。
[0029]参照图1和图2,螺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诱捕装置本体3安装在安装板7上。通过对螺杆5进行转动,使得螺套6带动安装板7和诱捕装置本体3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方
便地将诱捕装置本体3移动至较低位置上,方便向诱捕装置本体3的内部补充诱捕剂。安装板7上表面位于诱捕装置本体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11,竖板11上安装有螺栓12,诱捕装置本体3的两侧均开设有螺孔13,螺栓12的一端螺纹连接于螺孔13的内部,此种结构的设置,方便了诱捕装置本体3与安装板7之间的拆装,从而方便对损坏的诱捕装置本体3进行更换。
[0030]参照图1和图2,安装板7的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4,诱捕装置本体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块15,定位块15插接于定位槽14的内部,通过将定位块15插于定位槽14的内部,实现对诱捕装置本体3的定位,从而有利于螺栓12的一端连接于螺孔13的内部。
[0031]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对螺杆5进行转动,使得螺套6带动安装板7和诱捕装置本体3进行移动,从而能够方便地将诱捕装置本体3移动至较低位置上,方便向诱捕装置本体3的内部补充诱捕剂,而且,能够方便地对诱捕装置本体3所在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得诱捕装置本体3在树木病虫害较为严重的部位产生更好的诱捕效果,提高对树木的防治效果,同时,诱捕装置本体3与安装板7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拆装,有利于对损坏的诱捕装置本体3进行更换。
[003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包括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竖杆(2),所述竖杆(2)的一侧安装有诱捕装置本体(3);所述竖杆(2)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板(4),两个所述连接板(4)之间转动安装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套(6),所述螺套(6)与竖杆(2)滑动连接,所述螺套(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7),所述诱捕装置本体(3)安装在安装板(7)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轨(8),所述螺套(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与滑轨(8)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害虫灭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5)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峰朱伟杨梁银尤欧亮尹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如春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