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烘碗机电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90 阅读:3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碗机电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烘碗机中的热气流对流的烘碗机电热装置。这种烘碗机电热装置包含装置于烘碗机本体适当位置处,可产生对流热气流的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产生的热气流可流动至烘碗室中,将餐具上残留的水分蒸发成水蒸气,然后从设于烘碗机本体周边适当处的出气口流出,使热气流很顺畅而迅速地流动,将置于烘碗机中的餐具烘干。这种电热装置烘干的碗具不会留存异味,并可组合配装于厨具的预留空间中。(*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烘碗机电热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使烘碗机中热蒸气顺畅而迅速地对流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现有的烘碗机底部设有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是可通电产生适当的热量的电热线;因为电热装置设置于烘碗机的底部,所以产生的热气会上升至烘碗机的碗具放置处,将碗具上的水份蒸发,烘干碗具;不过,因为这种现有的烘碗机没有任何对流装置,只单纯地使电热装置的热气上升,让热气蒸发碗具上的水份;因为这时烘碗机中常常充塞夹带着油污异味的热蒸气,所以用这种烘碗机烘干的碗具常具有一种异味,令人觉得不舒服。此外,现有的烘机中并无任何特别设计的通气口,所以充塞于烘碗机中的热蒸气无法流通,如果要流通的话,也只有烘碗机盖子的盖缝间可让蒸气外流,所以碗具上被蒸发的水份无法迅速排出烘碗机,使得烘干速度缓慢,非常费时,耗费的电力也增加,这些都是现有烘碗机常见的缺点。现有一般的烘碗机大致是分成置放式或挂置式二种,但不管烘碗机大小如何,烘碗机整个形状大致是呈纵向长方体形状,放置时会占据许多空间,因此,这种烘碗机虽然有烘碗效果,但是对小空间的厨房来说却无法充份利用空间而达到节省空间的要求,例如,无法充份配合利用每个厨房皆有的厨房上柜与流理台间的“横向空间”(这空间是留给人的活动空间以避免头部撞到),反而因为局限于烘碗机的设计而必须在厨房另外找寻其他空间装设,甚至必须摆置于厨房以外的地方,使得烘碗机在实际使用时产生不实用、不符合经济效益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要使烘碗机中热蒸气可顺畅地并且迅速地对流的烘碗机电热装置。在实施时,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中烘干后的碗具上不会残留异味,并且能很便利而适当地配合组装于厨具的预留空间中而节省空间。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包含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中设有热源装置及吹风装置,利用吹风装置使气流流过热源装置形成热气流;上述的电热装置装于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适当位置处,并且所产生的热气流可被上述的吹风装置吹动而迅速流动至烘碗室中,以便蒸发置于烘碗机中餐具上的水份;烘碗机本体的周边适当位置处设有出气口,使餐具上被蒸发成水蒸气的水份可自出气口排出于烘碗机本体之外;因此,在上述整个构造中,利用对流可使水蒸气迅速外排,以便快速烘干置于烘碗机本体中的餐具,并且能更方便地配合厨具组装,以节省占据空间。也就是说,本技术提出一种烘碗机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装置于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适当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置包含热源装置及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位于所述热源装置旁,且两装置都与电源连接;并且所述烘碗机本体周边适当处于少设有一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烘碗室相通,是可使烘碗室中的气流自所述出气口排出的;所述电热装置是装置于所述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下方,所述热源装置位于吹风装置的前方,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上方,当风扇开始运转,电热管开始发热时,风扇是可将空气吹过电热管后形成热风,使所述热风吹入烘碗室中,将残留于餐具上的水份向上蒸发成水蒸气的,并可使水蒸气很快速地通过位于烘碗机本体上的出气口排出的。所述的热源装置包含电热管;所述的吹风装置是风扇装置。也可以是,所述烘碗机本体的烘碗室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电热装置装置于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侧方,热源装置位于吹风装置旁,进气口与所述吹风装置连接,所述出气口设在覆盖在烘碗室开口的盖门的呈纵向侧缘上,烘碗机整体是横向长方体,电热装置将热气吹向侧方的烘碗室中,是可使蒸发烘碗室中餐具上的水份形成水蒸气,水蒸气是可自所述出气口排出烘碗机本体外的;所述热源装置具有设有热源部的电热座,所述热源部有壳体,该壳体内部中空形成流道,壳体一侧凸设有出气孔,以及连接于电源上的电热管,且电热管设于相对有气孔的壳体一侧的另一侧出口上;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离心式风扇,所述离心式风扇是外部设有呈涡轮型且具导流槽道外壳的风扇,所述离心式风扇连接与电源相接的马达,所述离心式风扇的导流槽道的风扇进气口与所述烘碗机本体底部的进气口连接,离心式风扇导流槽道的出气口与所述热源部壳体具有电热管的开口相通,热源装置利用导流槽道与所述吹风装置的壳体连通;开启电源时,所述风扇开始运转,所述电热管开始发热,运转中的风扇是可将由烘碗机本体外的空气自进气口吸入并由导流槽道引而吹向电热管的,空气通过电热管后形成热风,所述热风是可被吹入上述壳体的流道内,然后很流畅地通过壳体出气口进入烘碗室中的。为实现本技术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较佳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述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电热装置的立体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沿图1中2-2线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的烘碗机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装置于烘碗机本体中的电热装置示意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的电路图;图6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烘碗机与厨具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的电热装置位于烘碗机内的立体示意图;图8和图9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的电热装置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的吹风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烘碗机电热装置的电路示意图。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烘碗机电热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含电热装置1,电热装置1具有电热座10,电热座10是四周分别设有周壁11的座体,电热座10的底面设有将座体密封的底壁12,并且座体上方设有挡板13,挡板13的前方有出气孔14,另外,电热座10的内部是被隔板15区分为主隔室16以及副隔室17,且隔板15上设有使主隔室16与副隔室17相通的通孔18;上述电热座10的前方是设有倾斜适当角度的斜板19。上述副隔室17中装有风扇装置2,风扇装置2具有风扇20,风扇20用穿过上述通孔18的扇轴21装置在马达22上,马达22与外电源连接,并且上述风扇20突伸于主隔室16中;主隔室16中风扇20的前方设有电热管39,电热管39是由电热线外包石英管所构成,并外接于电源上。为装置上述的电热装置1,请参阅图3所示,在烘碗机本体3的下方设有进气口30,进气口30位于烘碗机本体3的底板31下方的电热隔室32上,且底板31靠近后方的适当位置处设有多个槽孔33,每一槽孔33与位于它下方的电热隔室32相通;上述烘碗机本体3的上方是顶板34,顶板34上也设有多个槽孔35,每一槽孔35与位于它上方的散热室36相通,散热室的前方设有开口37与位于它上方的散热室36相通,散热室的前方设有开口37(也就是出气口);上述底板31及顶板34间是烘碗室38,碗具及餐具就是置放于烘碗室38中烘干。请参阅图4所示,上述电热装置1装置于烘碗机本体3下方的电热隔室32中,它的风扇20背对上述烘碗机本体3的进气口30(请参阅图3所示),另外,电热座10的出气口14位于上述烘碗机本体3底板31槽孔33的下方。使用时,先将风扇装置2及电热管39的电源开启,使风扇20开始运转,电热管39开始发热,当风扇20运转时,会将烘碗机本体3外的空气自进气口30吸入,并吹向电热管39,通过电热管39后形成热风,然后热风被吹向上述斜板19,热风受到斜板19的导引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碗机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装置于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适当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置包含热源装置及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位于所述热源装置旁,且两装置都与电源连接;并且所述烘碗机本体周边适当处于少设有一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烘碗室相通,是可使烘碗室中的气流自所述出气口排出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碗机电热装置,该电热装置装置于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适当位置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置包含热源装置及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位于所述热源装置旁,且两装置都与电源连接;并且所述烘碗机本体周边适当处于少设有一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烘碗室相通,是可使烘碗室中的气流自所述出气口排出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碗机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装置是装置于所述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下方,所述热源装置位于吹风装置的前方,所述出气口设于所述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上方,当风扇开始运转,电热管开始发热时,风扇是可将空气吹过电热管后形成热风,使所述热风吹入烘碗室中,将残留于餐具上的水份向上蒸发成水蒸气的,并可使水蒸气很快速地通过位于烘碗机本体上的出气口排出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碗机电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碗机本体的烘碗室底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电热装置装置于烘碗机本体烘碗室的侧方,热源装置位于吹风装置旁,进气口与所述吹风装置连接,所述出气口设在覆盖在烘碗室开口的盖门的呈纵向侧缘上,烘碗机整体是横向长方体,电热装置将热气吹向侧方的烘碗室中,是可使蒸发烘碗室中餐具上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豪祥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