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纺丝针头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静电纤维纺丝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针头。
技术介绍
[0002]静电纺丝制造过程中产出的纳米(微米)级纤维材料,在材料、医疗、航天、环境、资源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自上个世纪静电纺丝制造技术被提出以来,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持续专注于研究和开发其产业化上的应用。静电纺丝制造的制造技术从最先的针筒纺丝,发展到目前的两个大门类:多针纺丝技术和无针纺丝技术。多针纺是在纺丝过程中采用多个针头的方式进行纺丝。无针纺包括扰动技术(磁珠、气场),旋转技术(表面、螺旋、盘式),线电技术(振动、涂抹、瀑布)。
[0003]现有的多针纺丝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针头为毛细管,纺丝溶液的过分快速抽离和蒸发会导致针管内孔的结块和堵塞,且产量极低;相应的,无针纺丝技术发展更为迅速;在无针纺丝技术中宝塔和盘式纺丝技术发展更为迅速;具体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103088443,技术名称:一种伞状静电纺丝喷头及静电纺丝方法揭示一种宝塔纺丝技术,其设计方案为多层盘状的结构,在盛装液体后,液面和盘体之间由于纺丝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纺丝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针体,所述针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具有远离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端面以及环绕所述第一端面设置的第二端面;贯穿所述针体、且用于输送纺丝溶液的传输通道,所述传输通道的出口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形成于所述针体、且自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部方向凹陷形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且所述开口形状为环绕所述出口设置的环形;所述开口和所述出口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开口具有临近所述出口设置的内侧边壁以及远离所述出口设置的外侧边壁,所述开口的内侧边壁的任一部位与所述出口的内边壁之间均具有距离差;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小于所述凹槽底壁距离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在针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传输通道轴线距离所述开口边缘的最大垂直距离的范围为d,d∈[2mm,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针头,其特征在于,在针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具有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纺丝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端面距离所述第二端部的距离;且d>d1,所述d1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的距离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位于同一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针头,其特征在于,沿针体的轴向方向、且自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距离第二端部最近的面开始向第二端部延伸方向,所述凹槽的各部分截面均为圆环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纺丝针头,其特征在于,沿针体的轴向方向、且自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纪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诺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