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82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云管理平台;与云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第三方管理平台;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控的第三方设备,将监控数据通过第一网关传输至第三方管理平台,以及通过第三方管理平台接收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一控制指令并进行相应处理;设置现场环境的现场设备和对应现场设备设置的控制单元,通过第二网关与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采集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并传输至云管理平台,以及接收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二控制指令并控制相应的现场设备;与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的云管理终端,用于访问云管理平台以查看数据、管理云管理平台或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该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可以实现监控、管理、运维一体化,节约运维成本。节约运维成本。节约运维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监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革新,物联网技术成为实现万物互联和智能制造的具体方式,而云平台管理技术则成为物联网技术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然而,相关技术中的云平台管理技术虽然可以实现监控和控制管理,但由于现场设备往往缺乏联动,使得云平台虽然能监测到设备发生异常,但并不能对该异常进行处理。而且,相关技术中并没有利用云平台管理技术对电蓄能供暖系统进行管理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智能监测控制系统,以实现监控、管理、运维一体化,高效解决故障,远程调试维护,节约企业运维的差旅和人工成本,达到节约运维成本的目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包括云管理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与所述云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第三方设备,所述第三方设备通过第一网关与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以及通过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接收所述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设置所述现场环境的现场设备和对应所述现场设备设置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二网关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采集所述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并将所述工作参数传输至所述云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现场设备;云管理终端,所述云管理终端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于访问所述云管理平台以查看数据、管理所述云管理平台或对所述现场设备进行控制。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第三方管理平台与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与云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并设置第三方设备通过第一网关与第三方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输至第三方管理平台,以及通过第三方管理平台接收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一控制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还设置现场环境的现场设备和对应现场设备设置的控制单元,控制单元通过第二网关与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采集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并将工作参数传输至云管理平台,以及接收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现场设备;从而设置云管理终端与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于访问云管理平台以查看数据、管理云管理平台或对现场设备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实现监控、管理、运维一体化,高效解决故障,远程调试维护,节约企业运维的差旅和人工成本,达到节约运维成本的目的。
[0006]另外,本技术上述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7]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包括视频管理平台,所述第三方设备包括:网络摄像机,所述网络摄像机与所述视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采集所述现场环境的监控影像,并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监控影像传输至所述视频管理平台;控制云台,所述控制云台对应所述网络摄像机设置,用以放置所述网络摄像机,并带动所述网络摄像机转动。
[0008]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用于电蓄能供暖系统。
[0009]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现场设备包括排烟风机、灭火装置、感温感烟探测器,所述感温感烟探测器用于对所述现场环境进行消防监控,以得到消防参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消防控制器,所述消防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排烟风机、灭火装置、感温感烟探测器连接,用以将所述消防参数传输至所述云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员管理平台下发的消防指令,并根据所述消防指令对所述排烟风机和/或所述灭火装置进行控制。
[0010]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现场设备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报警设备连接,用以在所述消防参数异常时,控制所述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息,并将所述报警信息通过所述云管理平台推送至所述云管理终端。
[0011]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现场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水泵、风机、加热丝组、附属设备,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以采集蓄热炉体温度、高低温风道温度、出回水温度、控制柜温度、电缆温度、室内温湿度和/或室外温度,所述流量计用以采集管道水流量,所述压力变送器用以采集管道压力;所述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水泵、风机、加热丝组、附属设备连接,用以将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流量计、压力变送器采集的数据和所述水泵、风机、加热丝组、附属设备的运行状态数据传输至所述云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云管理平台下发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水泵、风机、加热丝组和/或附属设备。
[0012]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云管理终端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所述智能终端设备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所述智能终端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中的至少一者。
[0013]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云管理终端还包括:监控大屏,所述监控大屏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显示所述监控数据、所述工作参数和/或所述现场设备的工艺流程。
[0014]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云管理终端还包括:工程师操作站,所述工程师操作站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管理所述云管理平台、上传PLC控制器程序、修改控制逻辑或者修改云平台组态画面;运维操作站,所述运维操作站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智能监控所有设备的运行状况、执行运维操作。
[0015]在一些示例中,所述云管理平台包括依次连接的接入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所述接入服务层包括多种网络协议,所述多种网络协议包括TCP/IP、MQTT、API、HTTP、 SDK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平台服务层,用以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提供权限服务、流程引擎、组态引擎、报表引擎、规则引擎、资源管理、主数据服务、指标计算、流式计算、元数据服务、内存计算、并行计算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应用服务层,用以实现现场工业画面组态和/或企业信系管理。
[00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一个示例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另一个示例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一个示例的云平台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又一个示例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云管理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与所述云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第三方设备,所述第三方设备通过第一网关与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对现场环境进行监控,并将监控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以及通过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接收所述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一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进行相应处理;设置所述现场环境的现场设备和对应所述现场设备设置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第二网关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采集所述现场设备的工作参数,并将所述工作参数传输至所述云管理平台,以及接收所述云管理平台下发的第二控制指令,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现场设备;云管理终端,所述云管理终端与所述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于访问所述云管理平台以查看数据、管理所述云管理平台或对所述现场设备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管理平台包括视频管理平台,所述第三方设备包括:网络摄像机,所述网络摄像机与所述视频管理平台通信连接,用以采集所述现场环境的监控影像,并通过所述第一网关将所述监控影像传输至所述视频管理平台;控制云台,所述控制云台对应所述网络摄像机设置,用以放置所述网络摄像机,并带动所述网络摄像机转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监测控制系统用于电蓄能供暖系统。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监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设备包括排烟风机、灭火装置、感温感烟探测器,所述感温感烟探测器用于对所述现场环境进行消防监控,以得到消防参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消防控制器,所述消防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排烟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平李忠刘文培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天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