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360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的正面设置有通过金属镀层形成的信号输出微带线、接地金属镀层、微带线过渡段、P电极连接部、两个N电极传输线和匹配网络的采样电阻;所述P电极连接部和两个N电极传输线上分别设有倒装金柱;所述接地金属镀层的中部开设有接地通孔,所述陶瓷基板的反面和接地通孔的孔壁覆盖有金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陶瓷基板上采用镀层的方式形成电路结构,通过对陶瓷基板电路各器件尺寸的设计,使微带线传输与高速光电二极管芯片匹配度高,传输损耗小,从而能够使陶瓷基板电路的3dB带宽达到36.95GHz,30GHz内射频反射损耗达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导体
,涉及一种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5G通信的不断发展,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高速光电探测器模块作为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核心器件需求也不断提高。
[0003]现有高速光电探测器模块阻抗匹配电路装配主要采用分立元器件贴装并通过金丝键合连接,装配步骤复杂,可靠性低,且射频反射损耗大,对后续功率器件性能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及其制作方法。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设有正面、以及与正面相对的反面;所述正面设置有通过第一金属镀层形成的信号输出微带线、接地金属镀层、微带线过渡段、P电极连接部和两个N电极传输线,以及通过第二金属镀层形成的匹配网络的采样电阻;所述信号输出微带线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基板,所述陶瓷基板设有正面、以及与正面相对的反面;所述正面设置有通过第一金属镀层形成的信号输出微带线、接地金属镀层、微带线过渡段、P电极连接部和两个N电极传输线,以及通过第二金属镀层形成的匹配网络的采样电阻;所述信号输出微带线的一端通过梯形的微带线过渡段与P电极连接部连接,两个所述N电极传输线对称设置在P电极连接部的两侧,所述P电极连接部上设有第一倒装金柱,两个所述N电极传输线上分别设有第二倒装金柱;所述信号输出微带线的一侧与采样电阻连接,所述采样电阻与接地金属镀层连接,所述接地金属镀层的中部开设有贯穿至反面的接地通孔,所述陶瓷基板的反面覆盖有第二金层,所述第二金层用于接地,所述接地通孔的孔壁覆盖有连接接地金属镀层和第二金层的第三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出微带线的尺寸为1.15mm
×
0.4mm;所述接地金属镀层的尺寸为1mm
×
0.3mm;两个所述N电极传输线的尺寸均为0.3mm
×
0.06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镀层包括设置在陶瓷基板上的钨钛合金层、设置钨钛合金层上的铂层、以及设置在铂层上的第一金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钨钛合金层的厚度为0.1μm;所述铂层的厚度为0.2μm;所述第一金层的厚度为3.0~3.5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镀层为氮化钽层;所述氮化钽层的尺寸为0.15mm
×
0.3mm,阻值为50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带宽阻抗匹配集成陶瓷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雪峰崔大健童启夏周浪王立黄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