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及杂质的分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分析
,具体涉及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及杂质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克林霉素磷酸酯为化学半合成的克林霉素衍生物,在体外无抗菌活性,进入机体后迅速水解为克林霉素才能发挥药理作用,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及厌氧菌均有很强的抗菌活性,目前国内外的上市剂型主要有片剂、栓剂、凝胶及注射剂。
[0003]克林霉素磷酸酯已知含有杂质A、B、C、E、F、G、L、I、N、O,这些杂质的具体结构如下:
[0004][0005][0006][0007]其中,杂质N为降解杂质,控制限度为0.2%,已订入质量标准/控制策略。虽然ChP2020、BP2020、EP10.0、USP43与JP17中均收载了克林霉素磷酸酯,但是,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USP43与JP17中均未对有关物质进行控制,而BP2020、ChP2020中克林霉素磷酸酯原料药内控质量标准收载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HPLC检查方法),难以实现杂质N的分离。
[0008]因此,亟需对克林霉素磷酸酯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进行优化,并开发一种能够实现对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目标杂质的分离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克林霉素磷酸酯有关物质的
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对目标杂质分离检测的缺陷;而提供了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及杂质的分离方法。该检测方法可实现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有效分离,且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第一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含克林霉素磷酸酯药品的供试品溶液;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的洗脱方式如下:其中,上述%是指体积百分比;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所述流动相A的pH值为5.0~6.0;流动相B为乙腈
‑
甲醇溶液,所述乙腈和所述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中,采用的色谱柱为C18色谱柱;所述C18色谱柱的规格优选为柱长150mm
×
内径4.6mm;所述C18色谱柱的填料粒径优选为5μm;和/或,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柱的柱温为35~45℃,例如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满足下述条件i~iii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i)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中,检测波长为212~216nm,例如214nm;(ii)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流速为1~1.5mL/min,例如1.1~1.3mL/min,再例如1.2mL/min;(iii)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中,进样体积为50μL。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A的pH值为5.3~5.7,例如5.5;和/或,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中,所述供试品溶液中克林霉素磷酸酯的质量浓度为1.80~3.57mg/mL,例如3mg/mL,其中,mg/mL是指克林霉素磷酸酯的质量占供试品溶液的体积的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N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效液相色谱的洗脱方式如下:
其中,上述%是指体积百分比;流动相A为磷酸盐缓冲液;所述流动相A的pH值为5.7;流动相B为乙腈
‑
甲醇溶液,所述乙腈和所述甲醇的体积比为90:10。6.一种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杂质的分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第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含克林霉素磷酸酯药品的供试品溶液;所述第二高效液相色谱采用的色谱柱为XDB
‑
C8色谱柱或Ulimate XB
‑
C8色谱柱;所述第二高效液相色谱的洗脱方式如下:其中,上述%是指体积百分比;流动相C为磷酸缓冲液
‑
乙腈甲醇溶液;所述磷酸缓冲液与乙腈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92:8;流动相D为磷酸缓冲液
‑
乙腈甲醇溶液;所述磷酸缓冲液与乙腈甲醇溶液的体积比为52:48;所述流动相C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萌霞,余艳平,范昭泽,刘均均,张璐,龚丹凤,陈程,胡仁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九州钰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