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口服溶液(Sodium Valproate Oral Solution)为红色澄清的黏稠液体,用于治疗全身性、部分性或其他类型癫痫。目前,在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检测中,制样过程中萃取乳化现象严重难以分离或分离耗时过长、现有技术色谱条件下杂质检测不完全、分离度较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样品的制备方式及色谱条件进行了科学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提取时间适宜,各组分检测完全的分析方法。全的分析方法。全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品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丙戊酸钠口服溶液(Sodium Valproate Oral Solution)为红色澄清的黏稠液体,用于治疗全身性、部分性或其他类型癫痫,其主成分丙戊酸钠为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对人的各型癫痫如对各型小发作、肌阵挛性癫痫、局限性发作、大发作和混合型癫痫均有效,为原发性大发作和失神小发作的首选药。
[0003]目前国内外药典中仅印度药典和英国药典收载了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标准,国内有批准的国家药品标准(YBH01302004
‑
2014Z),其中有关物质样品溶液制备原理均为加酸酸化,用适宜溶剂(二氯甲烷或正庚烷)进行提取后进行检测,参照现有文献报告的技术进行检测过程中发现:制样过程中萃取乳化现象严重难以分离或分离耗时过长、现有技术色谱条件下杂质检测不完全、分离度较差。本专利技术对样品的制备方式及色谱条件进行了科学的筛选和研究,提供了一个提取时间适宜,各组分检测完全的分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作为重要的广谱抗癫痫药,并广泛应用于儿童,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因此对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现有文献报道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均存在样品处理时间长、萃取分离不彻底、杂质分离不彻底、包峰及出峰不完全等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杂质检测完全、科学、可控的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有关物质制样方法及检测技术。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调整溶液配制方法和调整检测时的色谱条件实现的,具体在于:
[0006]其一,配制供试品溶液时,使用正庚烷萃取或提取酸化后的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后,无需水洗;
[0007]其二,检测时通过调整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为55~65℃,维持4~6分钟,以每分钟5~8℃的速率升温至140~160℃,再以每分钟2~4℃的速率升温至180~200℃,再以每分钟4~6℃的速率升温至220~240℃,维持20~40分钟;以达到杂质检测完全、出峰完整的目的。
[0008]本专利技术的制样方法中所用的酸是盐酸、硫酸、硝酸中的一种。
[0009]上述所用酸的浓度为1~10mol/l;进一步地,所述酸的浓度为2.0mol/l。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提取时用分液漏斗垂直振荡器提取的方式替代传统人工萃取,提高了提取效率,更利于推广和使用。
[0011]上述分液漏斗垂直振荡器提取时,振摇频率为100~350次/分钟;进一步地,振摇频率为220~280次/分钟;更进一步地,振摇频率为260~280次/分钟。
[0012]上述分液漏斗垂直振荡器提取时,单次提取时间为0.5~5min;进一步地,单次提
取时间为2~5min。
[0013]经上述方法配制得到的供试品溶液浓度为1~10mg/ml;进一步地,供试品溶液浓度为5mg/ml。
[0014]本专利技术中检测器温度为235~265℃;进一步地,检测器温度为250℃。
[0015]本专利技术中进样口温度为200~230℃;进一步地,进样口温度为220℃。
[001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所用毛细管柱为强极性柱,包括但不限于以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
[0017]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中流速为每分钟1~3ml;更进一步地,流速为每分钟1.5ml。
[0018]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中进样体积为1~10μl;进一步地,进样体积为1μl。
[0019]本专利技术检测方法中分流比10~1:1;进一步地,分流比为5:1。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选用正庚烷作为萃取溶剂,与现有技术以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相比,克服了制样过程中萃取乳化现象严重难以分离或分离耗时过长的问题,对比例2表明,提取一次后静置分层所需时间缩短了3倍左右,大大缩减了样品处理时间。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振摇频率及单次提取时间进行优化,保证了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中相关物质的充分提取,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选用正庚烷作为溶剂,合并正庚烷层后,无需水洗,采用正庚烷直接稀释。与现有的制样方法(采用提取过后用水洗再浓缩、稀释)相比,现有制样步骤更繁琐,且在水洗、浓缩过程中可能存在杂质损失或引入其他非本品中的杂质,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对水洗、浓缩步骤进行了对比考察,表明水洗、浓缩为非必要操作,去除了制样过程中的水洗步骤,制样更加便捷,并避免了在水洗及过滤过程中杂质的损失和其他杂质的引入,更能反映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中真实的杂质水平。
[0023]其中,对照溶液的配制方法为: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适量,用正庚烷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丙戊酸钠5μg的溶液。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色谱条件(色谱条件3)为:以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50℃,再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190℃,再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30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20℃;流速为每分钟1.5ml;进样体积1μl;分流比5:1。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中,色谱条件(色谱条件2)为:以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200℃,维持5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25分钟;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20℃;流速为每分钟2.0ml;进样体积1μl;分流比5:1。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色谱条件(色谱条件1)为:以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起始温度为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50℃,再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190℃,维持9分钟,再以每分钟20℃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30分钟;流速为每分钟1.5ml;进样体积1μl;分流比5:1。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中杂质包括:杂质A、杂质C、杂质K、3
‑
丙基
‑2‑
己酮、2
‑
己酮、2
‑
丙基戊酸甲酯及两种未知杂质,其中,杂质A为戊酸;杂质C为(2RS)
‑2‑
(1
‑
甲基乙基)戊酸;杂质K为(2RS)
‑2‑
乙基
‑2‑
甲基戊酸。
[0028]色谱条件1~3除能分离检测出上述8种杂质外,还能保证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中的
防腐剂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在一针内出峰完整。
[002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1、本专利技术以丙戊酸钠口服溶液为检测对象,将正庚烷作为萃取溶剂,与现有技术(将二氯甲烷作为萃取溶剂)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戊酸钠口服溶液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内容:(1)溶液的配制:取丙戊酸钠口服溶液,加酸液酸化,用正庚烷提取,合并正庚烷层,无需水洗,直接加入正庚烷稀释配制成供试品溶液;(2)检测时的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为55~65℃,维持4~6分钟,以每分钟5~8℃的速率升温至140~160℃,再以每分钟2~4℃的速率升温至180~200℃,再以每分钟4~6℃的速率升温至220~240℃,维持20~40分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升温程序为起始温度为60℃,维持5分钟,以每分钟7℃的速率升温至150℃,再以每分钟3℃的速率升温至190℃,再以每分钟5℃的速率升温至230℃,维持30分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器温度为235~265℃,进样口温度为200~230℃;进一步地,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2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时的色谱柱为以硝基对苯二甲酸改性聚乙二醇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流速为每分钟1~3ml,进样体积为1~10μl,分流比为1~10:1;进一步地,流速为每分钟1.5ml,进样体积为1μl,分流比为5: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酸为硫酸,硫酸的浓度为1~3mol/l。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时用分液漏斗垂直振荡器提取3~5次,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勇,张星,左玲玲,罗鸣,黄浩喜,苏忠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倍特得诺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