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有害物检测功能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处理
,尤其是一种具有有害物检测功能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烟气脱硫脱硝技术是应用于多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生成化工工业的一项锅炉烟气净化技术,在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处理时,常用的方法有:活性炭纤维法、软锰矿法、电子束辐射法、WSA
‑
SNOx法、催化氧化法、湿法FGD添加金属螯合剂和氯酸氧化法等,其中,电子束辐射法脱硫是一种脱硫新工艺,经过20多年的研究开发,已从小试、中试和工业示范逐步走向工业化,其主要特点是:过程为干法,不产生废水废渣;能同时脱硫脱硝,可达到90%以上的脱硫率和80%以上的脱硝率;系统简单,操作方便,过程易于控制;对于不同含硫量的烟气和烟气量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负荷跟踪性;副产品为硫酸铵和硝酸铵混合物,可用作化肥。
[0003]现有的使用电子束辐射法处理烟气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在出气前未设置对有害气体的检测结构,一旦处理装置发生故障,导致排出气体中有害气体超标,则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发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有害物检测功能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支架机构(1)、烟气处理机构(2)和控制器(3),两组所述支架机构(1)对称安装在烟气处理机构(2)的底部,烟气处理机构(2)的右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与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3);所述支架机构(1)由支板(11)、下滑槽(12)、斜板(13)和上滑槽(14)组成,支板(11)固定在烟气处理机构(2)的底部,支板(11)的顶面开设有下滑槽(12),下滑槽(12)的内部有斜板(13)的底部滑动,斜板(13)的顶部在上滑槽(14)的内部滑动,上滑槽(14)开设在烟气处理机构(2)的前后两侧外壁上;所述烟气处理机构(2)包括下进气口(21)、上进气口(22)、气管切换组件(23)、装置外壳(24)、高能电子衍射仪(25)、有害气体检测仪(26)、泵体(27)、烟气辅助内架组件(28)和出气口(29),下进气口(21)和上进气口(22)均开设在装置外壳(24)的左侧外壁上,下进气口(21)与上进气口(22)之间的装置外壳(24)上固定安装有气管切换组件(23),装置外壳(24)的前后两侧外壁对称开设有两组上滑槽(14),装置外壳(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高能电子衍射仪(25),装置外壳(24)的左侧内壁上下对称安装两组泵体(27),两组泵体(27)分别与下进气口(21)和上进气口(22)相连接,装置外壳(24)的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有害气体检测仪(26),有害气体检测仪(26)的进气端朝左,有害气体检测仪(26)的出气端通过管道与出气口(29)相连通,出气口(29)开设在装置外壳(24)的右侧外壁上,装置外壳(24)的内部设置有烟气辅助内架组件(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有害物检测功能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进气口(21)和上进气口(2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管套(211),管套(211)设置为空心圆柱构件,管套(211)的外壁开设有多个气孔(2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有害物检测功能的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切换组件(23)包括气管限位套(231)、连板(232)、轴套(233)、连轴(234)、电动伸缩杆(235)、压杆(236)、内槽(237)和开关(238),开关(238)通过导线与两组泵体(27)电性连接,开关(238)固定在内槽(237)的槽壁上,内槽(237)开设在装置外壳(24)的左侧内部,压杆(236)的一端伸入到内槽(237)中,压杆(236)的另一端固定在连轴(234)外壁套装的盘体结构上,连轴(234)的底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月,彭志龙,刘杨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达金砂湾冶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