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串口收发的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323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基于串口收发的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系统架构包括接口层、驱动层、数据链路层和协议层,所述接口层负责驱动层与数据链路层消息传递功能实现及各层统一的数据类型定义,通过简易参数配置以适配于不同操作系统;所述驱动层负责与具体硬件平台寄存器的交互及串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通过简易修改可适配于不同硬件平台;所述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链路的构建,通过配置内存块大小及个数适配不同的数据流应用场景;所述协议层接收部分主要由数据帧提取及协议解析,通过查表方式进行相应协议解析以自适应不同协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可适应不同硬件平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标准数据协议以及不同数据吞吐量应用场景。吞吐量应用场景。吞吐量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串口收发的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交互
,具体是一种基于串口收发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信息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操作系统、各种硬件平台飞速发展,且数据流交互场景复杂多变,数据接口技术更是与时俱进,如IIC接口、CAN接口、千兆以太网、USB等也在更迭换代,其中串口是其中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接口形式。面对多种形式存在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以及操作软件,往往无法实现串口收发协议,大大影响了推广应用。
[0003]在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910676692.4公开一种基于串口modbus通信协议的通用采集接口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可基本适配各种基于modbus协议的信号采集仪表,同时支持各种输出接口,作为接口软件,进行基于串口modbus协议的报文采集、数据自动分析以及多种方式处理信号。但是,上述专利技术其主要是基于modbus通信协议进行采集、处理和输出,并没有提及硬件、系统件的变换和兼容输出,应用范围较窄,难以有效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串口收发的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软件系统的架构包括接口层、驱动层、数据链路层和协议层,所述接口层、驱动层、数据链路层和协议层四个部分分别在操作系统、硬件平台、使用场景及协议系统方面建立快速的适配性,其中:所述的接口层负责驱动层与数据链路层消息传递机制功能实现及各层统一的数据类型定义,通过参数配置以适配于不同操作系统;所述的驱动层负责与具体硬件平台寄存器的交互及串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通过修改以适配于不同硬件平台;所述的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链路的构建,通过配置内存块大小及个数适配不同的数据流应用场景,配置信息采用查表的方式;所述的协议层负责完整数据帧的截取、数据协议的解析以及数据协议的组包,协议的解析及组包采用查表的方式以自适应不同协议;在进行数据流输入时,由外部对象输入的数据流进入驱动层,由驱动层获得数据的指针和长度,再通过接口层定义的任务、队列函数发送到数据链路层的接收任务,接收任务调用接收回调函数传递至协议层,协议层完成数据流解析;在进行数据流输出时,待输出的数据流经先后顺序分别为协议层、数据链路层和驱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串口收发的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层适配不同操作系统的过程是:在接口层中使用宏定义或数据类型定义的方式定义通用接口函数及通用句柄,并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的库函数,通过修改宏定义或数据类型定义的中函数名称及类型以实现对不同操作系统的配置,与操作系统相关的功能函数包括有任务创建,队列创建、发送和接收,信号量的创建、发送和接收,通用句柄事件句柄以及队列句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串口收发的协议自适应识别、跨平台、标准化的软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层适配不同硬件平台的过程是:使用宏定义或数据类型定义的方式定义通用接口函数及通用句柄,并在不同环境下选择不同的库函数,通过修改宏定义或数据类型定义的中相关函数名及类型进行不同硬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相关的功能函数主要包含GPIO配置、串口初始化和中断设置,建立配置表信息,配置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召磊刘会森黄乾靳碧耀畅海峰李娟伟梁东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航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