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主机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187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4
一种用于连接第一设备(106)和第二设备(108)的双线接口(300)。该双线接口(300)在握手模式和数据传送模式下可操作。在握手模式下,接口(300)的第一电线(302)由第一设备(106)驱动并且接口(300)的第二电线(304)由第二设备(108)驱动,从而第一设备(106)和第二设备(108)能够执行握手序列。在数据传送模式下,第一电线(302)和第二电线(304)之一由第一设备(106)和第二设备(108)之一驱动以提供时钟信号,取决于哪个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另一根电线由或者第一设备(106)或者第二设备(108)驱动。因而,该双线接口(300)在两种模式(例如握手模式和数据传送模式)下可操作,并且接口(300)的电线(302,304)之一在两种模式下可由不同设备驱动。不同设备驱动。不同设备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双线主机接口

技术介绍

[0001]智能卡可以指包括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和内部存储器的设备。该内部存储器可以位于集成电路芯片上,或者是嵌入在卡内的单独芯片。智能卡可以是联系人卡;非接触卡,或者可以能够作为接触和非接触卡进行操作。一些类型的智能卡可以包含卡上电源,诸如电池或太阳能电池。智能卡以多种形式因子存在,包括塑料卡、密钥卡、手表、可穿戴设备、电子护照和基于USB的令牌,以及移动电话中使用的订户识别模块(SIM)。
[0002]接触卡可以通过物理连接到终端(例如,读卡器)从终端接收功率并与之通信。例如,接触卡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触垫或元件,当卡和终端进行合适的物理接触(例如,通过将卡插入终端内的插槽中)时,这些接触垫或元件向终端提供电连接性。
[0003]非接触卡可以从终端接收功率并与之通信,而无需在终端和卡之间直接物理接触。通常,非接触卡经由无线电波与终端通信。非接触卡可以包括天线以接收从终端发射的电磁信号,诸如射频(RF)信号。同样,来自卡的数据可以借助于卡的天线传回终端。
[0004]一些非接触卡是“无源的”。无源卡通过从终端发射的信号中收获的能量为嵌入式芯片供电。从发射的信号中收获能量的一种方式是将天线布置为线圈,当接收发射的信号时,该线圈借助于感应在其端子上感应出电压。
[0005]智能卡技术正在用于执行日益多样化的功能的各种设备内实现,这些功能例如执行支付、授予用户对环境的区域的物理访问、存储用户的个人识别信息、识别或认证用户,等等。
[0006]智能卡越来越多地结合附加组件以提高安全性和/或改善用户使用智能卡的体验。例如,生物特征传感器(诸如指纹传感器)正被结合到智能卡中,以便提供用户身份核实或认证。同样,一些智能卡具有可以被用于多种目的的显示屏,例如,显示与卡账户或持卡人相关联的信息、在卡使用期间提供信息(例如,交易状态、交易金额、对用户的指示)以及用于装饰和品牌化(例如,突出徽标、个性化卡,等等)。银行卡上显示屏的常见用途是显示卡核实值(CVV),或动态CVV(dCVV)(即,周期性改变的CVV)。
[0007]在智能卡包括这些附加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情况下,可能期望嵌入式电路芯片能够与(一个或多个)附加组件通信。如果由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和(一个或多个)附加模块执行的功能被耦合,那么这可能特别正确。例如,在智能卡包括生物特征模块的情况下,该生物特征模块包括用于核实智能卡的用户的身份的生物特征传感器,如果用户已通过生物特征模块被认证,那么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可以仅执行第一功能(例如,执行支付)。在这个示例中,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和生物特征模块可以交换生物特征通信。
[0008]嵌入式电路芯片和附加组件(例如,生物特征模块)之间的通信可以通过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和附加组件之间的物理接口来启用。物理接口可以由嵌入式集成电路芯片和附加组件之间的导体或电线的集合来实现,并且芯片和附加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根据通信协议通过导体或电线进行通信。此类接口一般使用至少三根电线来实现。此类接口的示例包括4线SPI(串行外设接口)或使用两根电线实现I2C(IC间)接口和两根电线用于握手的4线接口。
[0009]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智能卡与附加组件(例如,生物特征模块)分开制造,并且附加组件仅在制造之后插入智能卡中。具体而言,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允许在制造之后将附加组件(例如,生物特征模块)添加到智能卡,智能卡可以制造有附加组件可以插入其中的切口(或类似物),其包括连接到接口的每个导体或电线的暴露的接触板或垫。然后将附加组件(例如,生物特征模块)电连接(例如,经由电线、对应的接触板等)并插入(例如,经由导电粘合剂结合)到切口中。但是,一般而言,接口中的电线数量越多,智能卡越复杂并且智能卡的制造成本也越高。此外,接口中的电线数量越多,接触板或垫就越小;并且接触板或垫越小,接触板或垫与对应的附加模块(例如,生物特征模块)之间的安全可靠连接就越困难。因而,期望一种接口,以及在该接口上操作的相关联的通信协议,该接口具有减少数量的导体或电线。
[0010]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作为示例提供并且不限制解决已知智能卡的任何或所有缺点的实施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提供本概要是为了介绍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本概要并非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12]本文描述的是用于连接两个设备的双线接口。具体而言,本文描述的是连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双线接口,其中该接口在握手模式和数据传送模式下可操作。在握手模式下,接口的第一电线由第一设备驱动并且接口的第二电线由第二设备驱动,从而第一和第二设备可以执行握手序列。在数据传送模式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之一由第一和第二设备之一驱动以提供时钟信号,取决于哪个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另一根电线由或者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驱动。因而,本文描述的双线接口在两种模式(例如,握手模式和数据传送模式)下可操作,并且接口的电线之一在两种模式下可以由不同设备驱动。
[001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将第一设备连接到第二设备的双线接口;其中该接口在握手模式和数据传送模式下可操作,使得在握手模式下,接口的第一电线由第一设备驱动并且接口的第二电线由第二设备驱动,在数据传送模式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之一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一驱动以提供时钟信号,取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哪个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另一根电线由或者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驱动以传输数据。
[0014]第一设备可以被配置为通过基于命令

响应的操作来控制第二设备。
[0015]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命令

响应序列期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在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和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之间过渡和/或在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和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之间过渡至少一次。
[0016]从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可以在握手序列完成时被触发。
[0017]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仅在完成握手序列之后已经过去握手到数据阈值时间量之后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
[0018]当从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使得不同设备驱动
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之一时,在握手模式下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所述之一的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在完成握手序列之后在握手到未驱动阈值时间量已经到期之后停止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所述之一。
[0019]握手到未驱动阈值可以小于握手到数据阈值,使得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之一在完成握手序列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驱动。
[0020]从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可以由数据传送的完成来触发。
[0021]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被配置为仅在数据传送完成之后已经过去数据到握手阈值时间量之后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
[0022]当从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握手模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系统,包括: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双线接口,将第一设备连接到第二设备;其中该接口在握手模式和数据传送模式下可操作,使得:在握手模式下,接口的第一电线由第一设备驱动并且接口的第二电线由第二设备驱动,并且在数据传送模式下,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之一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一驱动以提供时钟信号,取决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哪个设备正在传输数据,另一电线由或者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驱动以传输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基于命令

响应的操作来控制第二设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的命令

响应序列期间,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配置为在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和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之间过渡和/或在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和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之间过渡至少一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从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是由握手序列的完成触发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配置为仅在握手序列完成之后已经过去握手到数据阈值时间量之后才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当从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使得不同设备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一个时,在握手模式下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所述一个的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在完成握手序列之后已经过去握手到未驱动阈值时间量之后停止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所述一个。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握手到未驱动阈值小于握手到数据阈值,使得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所述一个在完成握手序列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驱动。8.如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从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由数据传送的完成触发。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配置为仅在数据传送完成之后已经过去数据到握手阈值时间量之后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当从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到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的过渡使得不同设备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一个时,在数据传送模式下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所述一个的设备可以被配置为在数据传送完成之后已经过去数据到未驱动阈值时间量之后停止驱动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所述一个。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数据到未驱动阈值小于数据到握手阈值,使得第一电线和第二电线中的所述一个在完成数据传送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被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驱动。12.如权利要求2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时,第一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在第一电线上发起第一握手序列来发起命令

响应序列,并且在第一握手序列完成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配置为过渡到以数据传送模式操
作接口,其中第一设备驱动第二电线。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握手序列包括:第一设备将第一电线的状态从第一状态驱动到第二状态;第二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电线处于第二状态而将第二电线从第一状态驱动到第二状态;第一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第二电线处于第二状态而将第一电线从第二状态驱动到第一状态;以及第二设备响应于检测到第一电线处于第一状态而将第二电线从第二状态驱动到第一状态。14.如权利要求12或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二设备在低功率模式和正常操作模式下可操作,并且发起第一握手序列使得第二设备从低功率模式过渡到正常操作模式。15.如权利要求3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被配置为在每次数据传送之后从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接口过渡到以握手模式操作接口。1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当接口以数据传送模式操作时,第一电线由第一设备驱动以提供时钟信号。17.如前述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艾迪克斯生物识别普通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