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掺铒镱硼酸钆钙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31323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掺铒镱硼酸钆钙激光晶体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人工晶体领域。采用提拉法生长,在1410℃左右,以10-25转/分钟的晶体转速,0.5-2毫米/小时的拉速,生长出了高质量、较大尺寸的Er↑[3+]/Yb↑[3+]:Ca↓[3]Gd↓[2](BO↓[3])↓[4]晶体。该晶体是一种新型的激光晶体,可产生1.5μm左右波长的激光输出。用该晶体制成的固体激光器可用于光谱学、生物医学、军事等诸多领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子功能材料
中的人工晶体和晶体生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作为固态激光器中的工作物质的激光晶体材料。
技术介绍
激光晶体是固体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它是指以晶体为基质,通过分立的发光中心吸收泵浦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激光输出的发光材料。固体激光工作物质由基质材料和激活离子组成,其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主要由基质材料决定,而其光谱特性和荧光寿命等则由激活离子的能级结构决定。自1960年,研制成功人造红宝石脉冲激光器以来,迄今为止,已发现了数百种激光晶体,但因各种原因,能真正得到实际应用的激光晶体只有十来种。铒离子的能级非常丰富,发射波长从可见到近红外共有九个跃迁通道,其中1.5μm激光对人眼安全,在激光医疗、激光测距、激光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对Er3+掺杂激光材料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由于泵浦源的限制,Er3+在廉价的半导体二极管发射波长的吸收较弱,如果增加Er3+的浓度又容易造成浓度淬灭,这就提高了Er3+激光的振荡阈值。而Yb3+在975nm附近有强吸收峰,正好处于技术成熟的半导体激光器的发射波段(InGaAs,波长0.9-1.1μm),非常适合LD泵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掺铒镱硼酸钆钙激光晶体,其特征在于:该晶体的分子式为Er↑[3+]/Yb↑[3+]:Ca↓[3]Gd↓[2](BO↓[3])↓[4],Er↑[3+]和Yb↑[3+]离子掺杂浓度在0.05at.-10at.%之间,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为a=7.193(1)*,b=15.543(3)*,c=8.616(1)*,V=963.2*↑[3],密度4.6g/cm↑[3],折射率1.7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富韦波林州斌胡祖树张莉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