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及拌种和培养方法,属于兰花培育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含蜜环菌孢子的菌剂在促进兰花萌发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菌剂还包括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和活性炭粉。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菌剂对兰花种子进行拌种,能够促进兰花种子在非组培条件下萌发,萌发率高达92.95%。92.95%。92.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及拌种和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兰花培育
,具体涉及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及拌种和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兰花是重要的观赏花卉,兰科植物中的白芨、石斛是重要的药用植物,人工栽培面积高达数十万亩,种苗需求巨大。而兰科植物的种子非常细小,没有胚乳,在自然环境中萌发困难,目前兰花产业所需种苗多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而来,成本高。
[0003]如能通过种子播种获得兰花种苗,则可大大节省成本,目前,解决思路有寻找兰花的共生真菌,通过与真菌共生实现种子萌发,兰花共生真菌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但拌菌播种在生产实践存在种子萌发率低的瓶颈,现有技术中共生真菌全部都是以菌丝体作为拌菌材料,菌丝体存活需要较高的环境条件,存活时间短,这严重制约了拌菌萌发菌剂的应用,也需要较高的成本,如文献中常用的菌叶法,就是先用菌丝体浸染树叶,然后将兰花种子撒播到叶片上,其应用环境严苛,萌发率也低下;CN202110585205.0(一种兰科植物种子
‑
真菌共生萌发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提供了一种菌丝体与兰花种子共生萌发复合体的方法,将液体培养的共生真菌菌丝体与兰花种子混合后,需要通过人工种子的制备工艺包裹成复合体,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及拌种和培养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菌剂对兰花种子进行拌种,能够促进兰花种子在非组培条件下萌发,萌发率高达92.95%。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含蜜环菌孢子的菌剂在促进兰花萌发中的应用。
[0006]优选的是,所述菌剂还包括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和活性炭粉。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所述拌种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香蕉粉5~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聚丙烯酸钾1~5份、活性炭粉80~91份和蜜环菌孢子0.02~0.1份。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拌种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活性炭粉和蜜环菌孢子混合,得到拌种菌剂。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兰花种子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拌种菌剂混合。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兰花种子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拌种菌剂混合,得到待播种种子;
[0011]将待播种种子进行人工环境播种或野外环境播种。
[0012]优选的是,所述人工环境播种包括:在花泥板上铺设吸水无纺布,将泥炭撒到无纺布上,得到基质层,喷水使基质层完全湿润,将待播种种子喷布到基质层上进行培养。
[0013]优选的是,所述泥炭的规格为0~7mm,所述基质层的厚度为1mm。
[0014]优选的是,所述培养的湿度为70~90%,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2~28℃,所述培养的光照强度为2000lx,所述培养的光照时间为12h/d。
[0015]优选的是,所述野外环境播种包括:春季雨后将待播种种子喷布到与目标兰花原生境类似的环境;所述与目标兰花原生境类似的环境包括附生兰适于附着的树皮、岩石或丹霞石,和地生兰适于生长的腐殖土。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含蜜环菌孢子的菌剂在促进兰花萌发中的应用,获得了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及拌种和培养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拌种菌剂,在石斛、白芨等重要兰科植物上能够实现直播萌发,其中白芨萌发率高达92.95%,铁皮石斛萌发率15.36%,培养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只需将成熟兰花种子与拌种菌剂混合,然后用粉末喷壶喷洒到适宜的生境中即可。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白芨种子拌菌播种60d效果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成熟的铁皮石斛种子体视镜观察结果;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铁皮石斛种子拌菌播种30d效果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铁皮石斛种子拌菌播种120d效果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拌种菌剂置于喷瓶中的实物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含蜜环菌孢子的菌剂在促进兰花萌发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菌剂优选还包括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聚丙烯酸钾和活性炭粉。孢子是自然界中真菌的主要繁殖方式,孢子具有对严苛环境的耐受性,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形成菌丝体,本专利技术采用兰科植物共生萌发真菌、生长促进真菌的孢子(蜜环菌孢子)作为伴生材料,可以在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同时保证蜜环菌孢子正常生长。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可有效解决以菌丝体作为伴生材料存在的菌丝保存难度大、活力差等缺点。蜜环菌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共生真菌,通常用于促进天麻生长,其胞外酶可以分解木材等材料形成丰富的营养成分,本专利技术前期预实验(自野外采集来生长蜜环菌的树枝,将石斛和白芨种子直接洒到树枝上,然后将树枝放置到生态缸的高湿环境中,观察到少量的种子萌发)表明,生长蜜环菌的树枝可以促进石斛和白芨种子萌发。故本专利技术将蜜环菌孢子用于兰花种子的促萌发中。香蕉粉还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可以为共生真菌的生长提供营养,也可以为兰花种子提供营养。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具有吸水保湿的作用,有利于孢子附着到种子上,可以为兰花种子萌发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湿润环境。活性炭主要作填充料,稀释种子在拌种菌剂中的浓度,便于种子喷洒均匀;另外也有吸收净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将蜜环菌孢子、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和活性炭粉进行混合,可以提供兰花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且同时维持高湿度的兰花种子微环境,实现兰花种子直播萌发。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蜜环菌孢子优选利用蜜环菌母种或子实体进行培养获得。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述蜜环菌母种优选购自武汉周玉麟食用菌研究所。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蜜环菌孢子的培养方法优选如下:将蜜环菌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25℃暗处培养60d,获得蜜环菌原
种;栽培种培养基同原种培养基,将蜜环菌原种接种在栽培种培养基上后25℃暗培养50d左右菌丝长满,将薄膜袋(食用菌培养用袋)脱掉后,码入塑料筐中,覆盖2~3cm厚的太阳花泥炭(PLANTOBALT普兰波尔上海潘塔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0~7mm,pH6.0),喷水至基质完全湿润,放入人工气候室培养,培养温度20℃,湿度85%~90%,光照强度1000lx,光照时间12h/d。培养15d后,调整温度至夜温15℃,昼温20℃,再培养15d可见菇蕾,子实体生长1周左右,待菌盖伸展打开后,将其整朵取下,菌盖朝下放置到硫酸纸上,置于25℃的生化培养箱中1~2d,等待孢子散落到硫酸纸上。待菌盖萎蔫后即可丢弃,将硫酸纸置于40℃烘箱中烘干20分钟,将孢子抖落集中或用干燥的毛刷收集后称重待用。蜜环菌资源丰富的地区,也可以由野外采集的子实体,按上述方法获得孢子。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原种培养基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阔叶树锯木屑78份,麦麸18份,蔗糖1份,石灰3份,含水量60份。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蜜环菌孢子的菌剂在促进兰花萌发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还包括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和活性炭粉。3.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拌种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香蕉粉5~10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3~5份、聚丙烯酸钾1~5份、活性炭粉80~91份和蜜环菌孢子0.02~0.1份。4.权利要求3所述拌种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香蕉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钾、活性炭粉和蜜环菌孢子混合,得到拌种菌剂。5.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兰花种子与权利要求3所述拌种菌剂混合。6.一种促进兰花种子萌发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兰花种子与权利要求3所述的拌种菌剂混合,得到待播种种子;将待播种种子进行人工环境播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之林,于静,杜致辉,晋宇轩,陈守良,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织金良田花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