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00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包括集中皿和穿梁,所述集中皿的中部穿设有皿腔,且集中皿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所述集中皿的侧端壁开设有边槽,且边槽的内侧端安置有边合机构,所述穿梁穿设于皿腔的内侧端,且穿梁的侧端安置有合接机构,所述合接机构的上下两端侧均安置有热导片,且热导片的侧端安装有包合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通过皿腔与穿梁贴合活动,可方便皿腔与穿梁端部的集中皿和合皿之间进行位置调节,改变合皿和集中皿之间的位置,进而更好的将本体调节以适配组接的环境,穿梁的侧端壁的半六角柱槽状,可增加穿梁与皿腔之间的贴合面积,方便更好的进行热传递。方便更好的进行热传递。方便更好的进行热传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加热管
,具体为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加热管选用优质厚壁无缝不锈钢管、低碳钢管、铜、铝、钛金,英格莱800-840材料作为护套,其多来进行模具加工使用,而其与模具对接后,需要使用到保温装置来对加热管热能进行保护。
[0003]现有温存装置由于无法进行水平以及竖直方向上的调节,导致其套接加热管部分结构位置单一,无法调控,适配加热管进行保温处理,存在着装配适配性能较差的情况,同时结构体之间的热传递性能较差,无法对本体进行升温,导致其保温效果较差,并且本体的组接性能也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温存装置由于无法进行水平以及竖直方向上的调节,导致其套接加热管部分结构位置单一,无法调控,适配加热管进行保温处理,存在着装配适配性能较差的情况,同时结构体之间的热传递性能较差,无法对本体进行升温,导致其保温效果较差,并且本体的组接性能也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包括集中皿(1)和穿梁(10),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皿(1)的中部穿设有皿腔(2),且集中皿(1)的内部安装有加热丝(3),所述集中皿(1)的侧端壁开设有边槽(4),且边槽(4)的内侧端安置有边合机构(5),所述穿梁(10)穿设于皿腔(2)的内侧端,且穿梁(10)的侧端安置有合接机构(11),所述合接机构(11)的上下两端侧均安置有热导片(18),且热导片(18)的侧端安装有包合机构(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合机构(5)包括边板(6)、锁紧螺丝(7)、凹豁口(8)和侧板(9),所述边板(6)的端壁穿设有锁紧螺丝(7),且边板(6)的中部开设有凹豁口(8),所述边板(6)的的侧端固定有侧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板(6)、锁紧螺丝(7)之间相互螺纹连接,且边板(6)与边槽(4)之间相互活动连接,而且边板(6)关于集中皿(1)的中心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皿(1)通过皿腔(2)与穿梁(10)构成滑动结构,且穿梁(10)的侧端壁为半六角柱槽状,同时边板(6)、凹豁口(8)之间相互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热管用包合式温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接机构(11)包括合皿(12)、合条(13)、合透槽(14)、存皿槽(15)、盖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浩娄远张永强王东宜朱宝成朱美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蠡湖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