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38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坡处的支护桩,相邻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腰梁,基坑侧壁上设有锚杆,其特征是:所述锚杆内部具有中空腔体,且锚杆外侧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空腔体内活动设有支护减振机构,所述支护减振机构包括移动块和多个活动设于移动块上的长管,所述锚杆上设有容长管伸出的导向通孔。该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结构稳定性更好且减振效果更好。装置结构稳定性更好且减振效果更好。装置结构稳定性更好且减振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支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基坑深度也越来越大,开挖的地下空间可作为车库、仓储、商场、人防工程等,建筑物基坑开挖后需要对其周边作支护结构,以防止局部或大面积的塌方,现有的深基坑支护结构一般包括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坡处的支护桩,相邻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腰梁,基坑侧壁上设有锚杆,这种支护结构的振动能量消耗效果较差,整体结构减振作用较弱,随着时间的增长,支护结构容易产生便宜而使锚杆产生变形,进而导致支护结构对坡体的约束减弱,进而使得坡体有失稳崩塌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更好且减振效果更好的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坡处的支护桩,相邻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腰梁,基坑侧壁上设有锚杆,其特征是:所述锚杆内部具有中空腔体,且锚杆外侧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空腔体内活动设有支护减振机构,所述支护减振机构包括移动块和多个活动设于移动块上的长管,所述锚杆上设有容长管伸出的导向通孔。
[0006]进一步的,所述锚杆外侧对应导向通孔处设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设有与导向通孔连通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内壁外侧设有容长管捅破的薄板。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与长管连通的通孔,所述长管上端与通孔之间通过波形管连通,长管下端具有空心半球头,所述空心半球头上穿设有若干导管。
[0008]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插设有穿出开口的输料管,且凹槽内壁设有可挡住输料管的环形挡块,所述输料管外侧通过动力机构施压可将移动块和长管向下推动,使长管进入斜向通孔内并捅破薄板最终插入锚杆下部周边的土体内,通过输料管、通孔、长管和导管将填料注入土体内并与土体结合为一体。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固块下端呈锥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驱动缸。
[0011]进一步的,所述填料由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制成。
[0012]进一步的,所述热塑料材料可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碳酸酯或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0013]进一步的,所述热固性材料可采用酚醛或服醛或三聚氰胺甲醛或环氧或不饱和聚酯或有机硅。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锚杆插入土体后,移动块和多根长管可向下移动,使长管伸出导向通孔并插入周围的土体内,然后通过开口可将混凝土灌入中空腔体内,增加锚杆的整体强度,同时混凝土还与固定块和部分长管结合为一个整体,使支护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0016]2、加固块的设置使锚杆的结构强度更高,而且加固块设有与导向通孔连通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内壁外侧设有容长管捅破的薄板,能够避免锚杆插入土体时土体从斜向通孔和导向通孔进入中空腔体内而增大长管伸出导向通孔和斜向通孔的阻力,另外,加固块下端呈锥形,减小了锚杆插入土体时的阻力;
[0017]3、长管上端与通孔之间通过波形管连通,便于长管在移动过程中向不同的方向(导向通孔和斜向通孔的范围内)伸展,长管下端具有空心半球头,空心半球头上穿设有若干导管,在混凝土通过开口灌入中空腔体内时,部分混凝土通过凹槽、长管和导管注入到导管附近的土体内并与土体结合为一个整体,使支护结构更加牢固稳定;
[0018]4、凹槽内插设穿出开口的输料管时,通过液压驱动缸等动力装置驱动输料管带动移动块和长管向下移动,待长管穿出斜向通孔后,通过输料管将填料注入土体内,这种注入方式比通过开口灌入的方式压力更大,能够使更多的填料与土体结合为一个整体,随后拔出输料管并将混凝土灌入中空腔体内,进一步增加支护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0019]5、填料由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制成,一方面加热后方便注入,另一方面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具有弹性,与土体结合后能够消耗振动能量,达到减振的作用,因此也避免了因支护结构偏移而使锚杆产生变形,也就保证了锚杆对坡体的约束,降低了坡体失稳崩塌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长管插入图体内并注入填料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4]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0025]附图标记:1、锚杆;2、中空腔体;3、开口;4、移动块;5、长管;6、导向通孔;7、加固块;8、斜向通孔;9、薄板;10、凹槽;11、通孔;12、波形管;13、空心半球头;14、导管;15、输料管;16、环形挡块;17、土体;18、填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27]参照上述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坡处的支护桩,相邻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腰梁,基坑侧壁上设有锚杆1,其特征是:所述锚杆1内部具有中空腔体2,且锚杆1外侧设有与中空腔体2连通的开口3,所述中空腔体2内活动设有支护减振机构,所述支护减振机构包括移动块4和多个活动设于移动块4上的长管5,所述锚杆1上设有容长管5伸出的导向通孔6,所述锚杆1外侧对应导向通孔6处设有加固块7,所述加固块7设有与导向通孔6连通的斜向通孔8,斜向通孔8内壁外侧设有容长管5捅破的
薄板9,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底部设有与长管5连通的通孔11,所述长管5上端与通孔11之间通过波形管12连通,长管5下端具有空心半球头13,所述空心半球头13上穿设有若干导管14,所述凹槽10内插设有穿出开口3的输料管15,且凹槽10内壁设有可挡住输料管15的环形挡块16,所述输料管15外侧通过动力机构施压可将移动块4和长管5向下推动,使长管5进入斜向通孔8内并捅破薄板9最终插入锚杆1下部周边的土体17内,通过输料管15、通孔、长管5和导管14将填料18注入土体17内并与土体17结合为一体,所述加固块7下端呈锥形,所述动力机构为液压驱动缸,所述填料18由热塑性材料或热固性材料制成,所述热塑料材料可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苯乙烯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聚氯乙烯或尼龙或聚碳酸酯或聚氨酯或聚四氟乙烯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述热固性材料可采用酚醛或服醛或三聚氰胺甲醛或环氧或不饱和聚酯或有机硅。
[0028]在本实施例中,锚杆1插入土体17后,移动块4和多根长管5可向下移动,使长管5伸出导向通孔6并插入周围的土体17内,然后通过开口3可将混凝土灌入中空腔体2内,增加锚杆1的整体强度,同时混凝土还与固定块和部分长管5结合为一个整体,使支护结构更加牢固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包括设置在基坑侧坡处的支护桩,相邻支护桩之间连接有腰梁,基坑侧壁上设有锚杆,其特征是:所述锚杆内部具有中空腔体,且锚杆外侧设有与中空腔体连通的开口,所述中空腔体内活动设有支护减振机构,所述支护减振机构包括移动块和多个活动设于移动块上的长管,所述锚杆上设有容长管伸出的导向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锚杆外侧对应导向通孔处设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设有与导向通孔连通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内壁外侧设有容长管捅破的薄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块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设有与长管连通的通孔,所述长管上端与通孔之间通过波形管连通,长管下端具有空心半球头,所述空心半球头上穿设有若干导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深基坑桩锚支护减振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内插设有穿出开口的输料管,且凹槽内壁设有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婷婷谷川高世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