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波段的电光开关及拉曼晶体的应用,具体涉及硅酸稼镧电光晶体 和具有白钩矿和锆英石结构的拉曼晶体,属于晶体生长与晶体器件
技术介绍
人眼安全激光具有广泛应用。其中1.5pm激光是最有代表性的。目前有三大技术途径 实现1.5pm波长激光 一是直接输出1.5pm波长的固体激光器,较成熟的有铒玻璃激光器, 直接输出1.54pm激光。器件结构紧凑,可靠性好,但受基质玻璃材料热特性的限制,工作 重复频率难以大幅度提高,且目前国内基质玻璃材料的质量无法满足实用要求,仍需进口, 成本高。二是Nd:YAG泵浦的参量振荡(OPO)激光器,采用KTP晶体I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 输出波长1.57pm。 OPO器件的特点是可高重频运转,但束散较大,且光束质量较差,环境 温度适应性差,设计时需要特别选择合适的工作参数,以保证输出的稳定与可靠性。三是 拉曼频移Nd:YAG激光器。过去拉曼介质主要是用气体,大部分采用高压甲烷(CH4)对 Nd:YAG激光进行频移,得到1.54pm输出。这类激光器体积较大,工作频率低,容易发生 化学击穿,产生的碳化物可能沉积到拉曼盒 ...
【技术保护点】
人眼安全拉曼激光器,其特征在于由全反镜、泵浦源、激光工作物质组成的固体激光发生装置,电光开关和拉曼频移晶体,用硅酸稼镧(La↓[3]Ga↓[5]SiO↓[14])晶体作为1.3μm的电光开关,对固体激光进行电光调Q,用于产生脉冲1.3μm的激光,再通过拉曼频移晶体进行拉曼频移,产生人眼安全1.5μm激光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金,王继扬,方新,张少军,尹鑫,蒋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