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432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壳体,包含:框架;若干天线,若干天线设置在框架的表面四周;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与框架相连,定位模块与外部的模具形状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进行定位;防护模块,防护模块设置在框架上,将天线包覆在防护模块和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框架对于镀天线的可以操作空间大,可以实现多频段多条天线的集成,适用范围更广,并且通过在框架上设有定位模块,可以在镀天线时进行定位,防止框架晃动,保证天线完好的镀在框架上,并且将外部的进胶设备的进胶口不正对天线进行注胶,可以预防天线被顶坏,保护天线,且通过设有的防护模块可以大大增加设备的防水性和密封性。和密封性。和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设备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设备的零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设备壳体。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4G、5G智能终端(如扫描仪、手机等)中都会含有3~4个天线,不会将天线多条天线集成在一起,无法针对不同的地方使用。
[0003]现有的天线镀壳天线安装空间少,无法实现多条天线的集成安装,并且对镀壳上的天线在进行塑胶包胶的时候,由于塑胶注胶时会有压力,让框架上下晃动,会顶坏天线,且也会造成天线的断裂、龟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壳体,包含:
[0005]框架;
[0006]若干天线,若干天线设置在框架的表面四周;
[0007]定位模块,定位模块与框架相连,定位模块与外部的模具形状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进行定位;
[0008]防护模块,防护模块设置在框架上,将天线包覆在防护模块和框架之间。
[0009]进一步,定位模块包含:若干支撑柱,若干支撑柱设置在框架的顶部表面四周,且与模具的若干凹槽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进行定位,当注塑时,注塑料从相邻支撑柱之间流过。
[0010]进一步,定位模块包含:若干定位孔,若干定位孔开设在框架的顶部表面四周,且与模具的若干凸起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进行定位,当注塑时,注塑料从相邻定位孔之间流过。
[0011]进一步,防护模块包含:第一塑胶层,第一塑胶层包覆在框架上,将天线包覆在第一塑胶层和框架之间。
[0012]进一步,第一塑胶层上设有第一进胶口,第一进胶口不正对天线。
[0013]进一步,防护模块还包含:第二塑胶层,第二塑胶层包覆在第一塑胶层上。
[0014]进一步,第二塑胶层上设有第二进胶口,第二进胶口不正对天线。
[0015]进一步,防护模块还包含:橡胶层,橡胶层包覆在第二塑胶层上。
[0016]进一步,防护模块还包含:保护层,保护层设置在第一塑胶层和第二塑胶层之间。
[0017]根据本技术智能设备壳体,本案中的框架对于镀天线的可以操作空间大,可以实现多频段多条天线的集成,适用范围更广,并且通过在框架上设有定位模块,可以在镀天线时进行定位,防止框架晃动,保证天线完好的镀在框架上,并且将外部的进胶设备的进胶口不正对天线进行注胶,可以预防天线被顶坏,保护天线,且通过设有的防护模块可以大大增加设备的防水性和密封性。
[0018]要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两者都是示例性的,并 且意图在
于提供要求保护的技术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设备壳体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设备壳体的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设备壳体的装有天线的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设备壳体的装有第一塑胶层的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设备壳体的装有第二塑胶层的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智能设备壳体的装有橡胶层的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阐述。
[0026]首先,将结合图1~6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设备壳体,用于智能设备的天线2安装集成使用,其应用场景很广。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设备壳体,具有框架1、若干天线2、定位模块以及防护模块。
[0028]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框架1用于放置安装若干天线2,给镀天线2提供较大的空间,若干天线2设置在框架1的表面四周,从而实现天线2的集成,定位模块与框架1相连,定位模块与外部的模具形状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1进行定位,防止框架1在镀天线2的时候发生上下晃动,保证天线2可以完好的镀在框架1上,保证天线2的质量,防护模块设置在框架1上,将天线2包覆在防护模块和框架1之间,用于进行防护,提高整体的密封性和防水性。
[0029]进一步,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包含:若干支撑柱31,若干支撑柱31设置在框架1的顶部表面四周,且与模具的若干凹槽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1进行定位,当注塑时,注塑料从相邻支撑柱31之间流过,通过若干支撑柱31的设置可以让若干支撑柱31与外部的模具的若干凹槽配合,实现框架1的定位,防止框架1在镀天线2的时候发生上下晃动,保证天线2可以完好的镀在框架1上,保证天线2的质量。
[0030]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模块包含:若干定位孔(图上未示出),若干定位孔开设在框架1的顶部表面四周,且与模具的若干凸起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框架1进行定位,当注塑时,注塑料从相邻定位孔之间流过,定位模块也可以采用定位孔的形式,通过若干定位孔与外部的模具的若干凸起配合,也可实现框架1的定位,防止框架1在镀天线2的时候发生上下晃动,保证天线2可以完好的镀在框架1上,保证天线2的质量。
[0031]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防护模块包含:第一塑胶层32,第一塑胶层32包覆在框架1上,将天线2包覆在第一塑胶层32和框架1之间,用于对天线2进行防护,防止天线损坏,可以增强整体的刚性和韧性。
[0032]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第一塑胶层32上设有第一进胶口321、322、323,第一进胶口321、322、323不正对天线,从而可以防止注胶的时候,由于注胶的压力过大冲击天线2,造成天线2损坏的事情发生。
[0033]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防护模块还包含:第二塑胶层33,第二塑胶层33包覆在第一塑胶层32上,增强抗压能力,不易脆裂。
[0034]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第二塑胶层33上设有第二进胶口331、332、333、334、335,第二进胶口331、332、333、334、335不正对天线,从而可以防止注胶的时候,由于注胶的压力过大冲击天线2,造成天线2损坏的事情发生。
[0035]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防护模块还包含:橡胶层34,橡胶层34包覆在第二塑胶层33上,提高防水性、抗压性。
[0036]进一步,防护模块还包含:保护层(图上未示出),保护层设置在第一塑胶层32和第二塑胶层33之间,用于保护在注入第二层塑胶层33时,形成凸起保护,让注塑料可以平缓流入定型。
[0037]在进行生产的时候,先根据预设形状将框架1做出,然后通过定位模块与模具相配合,实现框架1的定位,并在框架1上镀天线2,然后依次的再框架1上注入第一塑胶层32、保护层、第二塑胶层33以及橡胶层34,完成整体的制作。
[0038]以上,参照图1~6描述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设备壳体,本案中的框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设备壳体,特征在于,包含:框架;若干天线,所述若干天线设置在所述框架的表面四周;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定位模块与外部的模具形状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所述框架进行定位;防护模块,所述防护模块设置在所述框架上,将所述天线包覆在所述防护模块和所述框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若干支撑柱,所述若干支撑柱设置在所述框架的顶部表面四周,且与所述模具的若干凹槽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所述框架进行定位,当注塑时,注塑料从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流过。3.如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设备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块包含:若干定位孔,所述若干定位孔开设在所述框架的顶部表面四周,且与所述模具的若干凸起相匹配,用于注塑时,对所述框架进行定位,当注塑时,注塑料从相邻所述定位孔之间流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存爱郑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万星塑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