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79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主体及包覆于所述主体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设有第一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壳体设有可相互弹性卡扣配合的配合壁,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可将所述配合壁分为卡扣配合区和非卡扣配合区。此种设置,所述屏蔽壳体通过设有开口将其配合部分分为配合区和非配合区,第一、第二壳体卡扣装配于主体上时仅在其配合区产生弹性作用力,从而使得装配时所要克服的阻力减小,装配较为顺畅,从而提高装配速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屏蔽壳体的电连接器,尤其涉及该电连接器屏 蔽壳体的配合结构。
技术介绍
2003年9月1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6174198号及2005年11月16日大陆专利 公开第1697269号,均揭示一种具有屏蔽壳体的电连接器结构,其屏蔽壳体包 括相互卡扣配合的第一、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壳体设有相互弹性卡扣 配合的配合壁,所述配合壁连续设置且一壳体的配合壁设有凸起,另一壳体 的配合壁设有与所述凸起卡扣配合的扣孔。此种设置,如使用硬度较高的材 料,则在装配时需设计治具来压合,如配合位置之凸起设计较高则会造成配 合位置在配合时产生较大变形,费时费力,不易快速装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使屏蔽壳体的装配更加顺畅从而减 少装配工时,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屏蔽壳体装配速 度的电连接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连接 器,其包括一主体及包覆于所述主体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设有第一 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壳体设有可相互弹性卡扣配合的配合壁,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设有开口 ,所述开口可将所述配合壁分为卡扣配合区 和非卡扣配合区。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连接器通过在其屏蔽壳体的配合位置设 有开口将配合壁分为配合区和非配合区,第一、第二壳体卡扣装配于主体上 时,仅在其配合区产生弹性作用力,从而使得装配时所要克服的阻力减小, 装配较为顺畅,从而提高装配速度。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装视图。 图2是图l所示电连接器的爆炸立体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放大图。 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另 一实施例立体组装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的爆炸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至图3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0包括一主体2及包覆于所述主 体2的屏蔽壳体1。所述屏蔽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后壁 111及自后壁lll相对两侧向前垂直弯折形成相互平ff的两侧壁113,所述两侧 壁113的前端平行连接设有第一配合壁115,所述第一配合壁115设有开口 115a,所述开口 115a将所述第一配合壁115分为卡扣配合区115b和非卡扣配合 区115c,所述卡扣配合区115b和非卡扣配合区115c具有一定的偏移量A,所述 卡扣配合区115b设有可与第二壳体13卡扣配合的凸起115d。所述第二壳体13设有前壁131,所述前壁131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的 插入口 137及自前壁131的相对两侧向后弯折形成的第二配合壁135,所述第二 配合壁135对应所述凸起115d的位置i殳有可与凸起115d卡扣配合的扣孔135a。所述主体2对应第一壳体11后壁111设有后端面21、对应所述两侧壁113 设有两侧面22、及对应第二壳体13的前壁131设置的前端面23,所述前端面23 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配合的对接口231。当装配此电连接器100时,所述第一壳体ll自主体2的后端面21向前套设 在所述主体2上,所述第一配合壁115的非卡扣配合区115c贴合在所述主体2 的外侧面22表面,所述卡扣配合区115b与外侧面22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然后再将第二壳体13套入,此过程中,所述第二配合壁135滑动配合于第一配 合壁115的外侧,并向内抵推凸起115d,从而使第一配合壁115的卡扣配合区 115b向内变形。当两壳体完全配合,所述凸起115d弹性卡扣于所述扣孔135a。由于第一、第二屏蔽壳体ll、 13在相互弹性卡扣时仅在第一配合壁115 的卡扣配合区115b发生变形,产生弹力作用较小,使得装配时所要克服的阻 力减小,装配较为顺畅,从而提高装配速度。如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电连接器10(K包括一主体2'及包覆于所述 主体2'的屏蔽壳体F 。所述屏蔽壳体l'设有第一壳体13'和第二壳体ir 。所述第一壳体13'设有 前壁131',所述前壁13r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插入的插入口137' 及自前壁131'的相对两侧向后弯折的第一配合壁135',所述第一配合壁135' 设有开口 135a',所述开口 135aM夺所述第一配合壁135'分为卡扣配合区135b' 和非卡扣配合区135c',所述卡扣配合区135b'设有可与第二壳体ll'卡扣配合 的扣孔135d'。所述第二壳体1F设有后壁'lll'及自后壁lll'相对两侧向前垂直弯折形 成相互平行的两侧壁113',所述两侧壁113'的前端平行连接设有第二配合壁 115',所述第二配合壁115'对应所述扣孔135cT设有可与所述扣孔135d'卡扣 配合的凸起115a'。所述主体2'对应第二壳体ll'后壁liri殳有后端面2F ,对应所述两侧壁 113'两侧面22',对应所述第一壳体13'的前壁131'设有前端面23',所述前端 面23'设有可供对接连接器插入配合的对接口23F 。当装配此电连接器10(T时,所述第二壳体ll'自主体2'的后端面21'向前 套i殳在所述主体2'上,所述第二配合壁115'贴合在所述主体2'的外侧面22' 表面,然后再将第一壳体13'套入,此过程中,所述第一配合壁135'滑动配合 于第二配合壁115'的外侧,所述第二配合壁115'并向外抵推扣孔135d'第一配 合壁135'的卡扣配合区135b'向外变形。当两壳体完全配合,所述凸起115a' 弹性卡扣于所述扣孔135d'内。由于第一、第二11' 、13'屏蔽壳体在相互弹性卡扣时仅在第一配合壁135' 的卡扣配合区135b'发生变形,产生弹力作用较小,使得装配时所要克服的阻 力减小,装配较为顺畅,从而提高装配速度。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主体及包覆于所述主体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壳体设有可相互重叠并产生弹性卡扣配合的配合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可将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分为卡扣配合区和非卡扣配合区。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处于 主体后端的后壁及自后壁的相对两侧向前垂直弯折形成相互平行的两侧 壁,该第一壳体的配合壁平行连接于两侧壁的前端,第二壳体设有处于主 体前端的前壁,该第二壳体的配合壁自前壁的相对两侧向后垂直弯折形成。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配合壁的 卡扣配合区设有凸起,所述第二壳体的配合壁对应所述凸起的位置设有与 所述凸起卡扣配合的扣孔。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设有两外侧面, 所述第二壳体的配合壁卡扣配合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外侧,所述第一壳体的非卡扣配合区贴合在所述主体的外侧面表面,卡扣配合区与主体的 外侧面表面之间存在间隙。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在其前端设有 供对接联接器插入配合的对接口 ,所述第二壳体对应所述对接口设有可供 对接连接器插入的插入口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处于 主体前端的前壁,该第一壳体的配合壁自前壁的相对两侧向后垂直弯折形 成,第二壳体设有处于主体后端的后壁及自后壁的相对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主体及包覆于所述主体的屏蔽壳体,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第一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第二壳体设有可相互重叠并产生弹性卡扣配合的配合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可将所述第一壳体的配合壁分为卡扣配合区和非卡扣配合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万立万庆吴立群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