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34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包括PCB板,PCB板上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输出端、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容C1和电阻R1,第一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第三输入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并联,电容C1的一端接地,电阻R1的一端也接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及输出端并联后与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并联的一端相连。通过一次性将三种电压插入到夹具上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向对待测试设备提供不同的电压,通过能否开机验证电源兼容性,成本低、操作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


[000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用于验证待测试设备输入不同的电压时能否正常工作。主要用于研发阶段对待测试设备电源兼容性能的验证。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待测试设备能够在不容电压输入情况下不被损坏,就需要进行多种输入电压的兼容性验证,而当前市面上最常见的DC JACK电源适配器大多是54V、12V和5V,以往都是通过手动插拔来进行验证,需要人看守并进行插拔验证,费时费力,为了提高效率,便专利技术了这款夹具,可以替代人为操作,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通过一次性将三种电压插入到夹具上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向对待测试设备提供不同的电压,通过能否开机验证电源兼容性,成本低、操作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包括PCB板,所述PCB板上设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输出端、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第一输入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并联,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也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及输出端并联后与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并联的一端相连。
[0006]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三输入端和输出端为DC JACK母头座子。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一次性将三种电压插入到夹具上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和第三输入端,通过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向对待测试设备提供不同的电压,通过能否开机验证电源兼容性,成本低、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0009]图中:1、输出端;2、第三输入端;3、第二输入端;4、第一输入端;5、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
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2]如图1所示,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用于验证待测试设备输入不同的电压时能否正常工作。包括PCB板5,所述PCB板5上设有第一输入端4、第二输入端3、第三输入端2、输出端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第一输入端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2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通过第三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并联,所述电容C1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1的一端也接地,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的另一端及输出端1并联后与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并联的一端相连。
[0013]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端4、第二输入端3、第三输入端2和输出端1为DC JACK母头座子。
[0014]工作原理:1.第一输入端4通过电缆线与54V电压源连接,第二输入端3通过电缆线与12V电压源连接,第三输入端2通过电缆线与5V电压源连接,输出端1通过电缆线与待测试设备连接。54V、12V、5V电压源作为电压输入,作为待测试设备电压兼容验证的输入源。2.通过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分别进行供电,当第一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A为高电平,第二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B和controlC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此时只有54V电压源输出并通过输出端1输出到待测试设备电源输入端,电容C1、电阻R1为模拟电源适配器自带的负载。当第二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B为高电平,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A和controlC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此时只有12V电压输出并通过输出端1输出到待测试设备电源输入端。当第三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C为高电平,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A和controlB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3导通,此时只有5V电压输出并输出端1输出到待测试设备电源输入端。3.待测试设备为电源受电设备,作为负载时进行不同的电压状态下的开机功能验证。
[0015]当使用该夹具进行验证时,先将第一输入端4通过电缆线与54V电压源连接,第二输入端3通过电缆线与12V电压源连接,第三输入端2通过电缆线与5V电压源连接,输出端1通过电缆线与待测试设备连接,然后通过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分别进行供电,当第一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A为高电平,第二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B和controlC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1导通,此时只有54V电压输出并通过输出端1输出到待测试设备电源输入端,电容C1、电阻R1为模拟电源适配器自带的负载,当54V电压源给待测试设备供电时,待测试设备如不能正常开机,且没有发生损坏,即说明54V输入对待测试设备没有影响。当第二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B为高电平,第一控制线和第三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A和controlC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2导通,此时只有12V电压输
出并通过输出端1输出到待测试设备电源输入端,当12V电源给待测试设备供电时,待测试设备如不能正常开机,且没有发生损坏,即说明12V输入对待测试设备也没有影响。当第三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C为高电平,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传输的控制信号controlA和controlB为低电平时三极管Q3导通,此时只有5V电压输出并输出端1输出到待测试设备电源输入端,当5V电源给待测试设备供电时,待测试设备能正常开机,即说明待测试设备对5V电源兼容,且54V和12V电源输入没有对待测试设备造成影响,说明功能正常,待测试设备电压兼容性能良好。此方案实现简单,且节约成本,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验证电源兼容性能的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PCB板(5),所述PCB板(5)上设有第一输入端(4)、第二输入端(3)、第三输入端(2)、输出端(1)、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电容C1和电阻R1,所述第一输入端(4)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3)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二控制线与外部控制电路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2)与三极管Q3的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