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技术

技术编号:330911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包括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和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其中,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所采用的包覆材料为不含有固化剂的透明树脂,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包括其重量份比例不低于70wt%的热固性树脂和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交联固化的固化剂,部分或全部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粘接在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上;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配方的特定粉末涂料组合物在完成喷涂、固化后能够得到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涂层。定珠光质感的涂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粉末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该粉末涂料组合物应用的制备方法和涂层。

技术介绍

[0002]热固性粉末涂料因其具有绿色环保、能耗低、施工方便以及无(至少极少量)VOC排放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用于替代油漆以及水性漆来实现对各领域产品的防护装饰。
[0003]具体来说,为了丰富热固性粉末涂料的装饰效果,使其更加接近于油漆装饰效果,人们提出在热固性粉末涂料中增加各种效果颜料,在制备时,通过共混或邦定工艺方式与热固性粉末涂料进行混合。珠光颜料作为效果颜料中的一种,将其应用在粉末涂料组合物中普遍存在珠光质感不佳或珠光质感不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改善以上问题,公开号为CN11151841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改性珠光颜料,该改性珠光颜料包括珠光颜料本体以及包覆于珠光颜料本体的表面的树脂基体层,树脂基体包括水性高分子聚合物。该改性珠光颜料能够在水性高分子材料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分散性,展现出较佳的珠光效果。该专利的主要原理是,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树脂基体对珠光颜料进行包覆改进,直接与粉末涂料的树脂体系进行搅拌干混混合,可以提高其在涂料中的分散效果,进而改善涂层的珠光效果。此外,该技术采用水性化合物,这会导致其在粉末涂料的制造过程中难以处理实施,因此粉末涂料均优选地采用固体化合物。进一步来说,现有技术中虽然有提出采用树脂包覆的珠光颜料(例如免邦定珠光粉),他们均认为这些经树脂包覆改性的珠光颜料可以通过干混工艺直接与热固性粉末涂料混合,即可改善珠光颜料在粉末涂料体系中的分散性。然而申请人发现该改性珠光颜料应用的涂层珠光质感及其稳定性仍然无法比拟油漆的珠光装饰效果。
[0005]因此,本申请人希望对此进行专项研发,寻求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涂层,采用该配方的特定粉末涂料组合物在完成喷涂、固化后能够得到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涂层。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包括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和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其中,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所采用的包覆材料为不含有固化剂的透明树脂,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包括其重量份比例不低于70wt%的热固性树脂和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交联固化的固化剂,部分或全部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粘接在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上。
[0009]优选地,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D50粒径范围为15

30μm;和/或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D50粒径范围为20

50μm。
[0010]优选地,所述热固性树脂占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例不低于80wt%;和 /或所述透明树脂占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10

70wt%。
[0011]优选地,所述热固性树脂在160℃下的粘度不高于30Pa.s。
[0012]优选地,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酸值不高于50mgKOH/g的羧基聚酯树脂。
[0013]优选地,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包括包覆型云母珠光颜料和/或包覆型氧化铝珠光颜料和/或包覆型二氧化硅珠光颜料和/或包覆型玻璃珠光颜料。
[0014]优选地,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占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 0.5

8wt%。
[0015]优选地,一种如上所述粉末涂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0)、将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原料通过熔融混合、破碎后得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
[0017]S20)、将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与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在邦定设备中通过热粘接工艺混合为一体。
[0018]优选地,所述热粘接工艺中的热粘接时间不超过2分钟,和/或热粘接温度范围在 45

50℃。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S20)至少包括如下操作步骤之一:
[0020]S21)、预先将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置于邦定设备中;
[0021]S22)、在惰性气体保护氛围下,通过所述邦定设备使得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达到所述热粘接工艺所需的热粘接温度;
[0022]S23)、将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置于邦定设备中,通过热粘接工艺与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混合为一体。
[0023]优选地,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涂层,在基材上喷涂如上所述的粉末涂料组合物,经过固化反应后成型得到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涂层。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酸值检测标准依据为ISO 3682

1998;涉及的粘度值检测标准依据是ASTM D 4287

1994,所采用的检测设备为ICI锥板粘度计(CONE&PLATE);涉及的玻璃化温度数据是通过METTLER热分析仪检测得到,检测方法采用差示扫描热法 DSC(英文全称为: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其加热升温速度参数设置在20℃/ 分钟;涉及的D50粒径数据是采用马尔文粒度分析仪2000进行粒度分布测试得到的D50 数据。
[0025]本申请提出由重量份比例不低于70wt%的高含量热固性树脂、固化剂作为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配方树脂体系,采用包覆材料采用透明树脂(不含有固化剂)的特定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通过将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粘接在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上获得特定的粉末涂料组合物配方,采用该配方的特定粉末涂料组合物在完成喷涂、固化后能够得到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包括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和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其中,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所采用的包覆材料为不含有固化剂的透明树脂,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包括其重量份比例不低于70wt%的热固性树脂和
用于热固性树脂交联固化的固化剂,部分或全部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粘接在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上。
[0027]优选地,为了提高粘接效果,进而使得涂层获得更加稳定的珠光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D50粒径范围为15

30μm;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D50粒径范围为20

50μm;进一步优选地,为了提高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粘接质量,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D50粒径大于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D50粒径。
[0028]优选地,为了利于涂层获得稳定可靠的珠光质感,在本实施方式中,热固性树脂占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例不低于80wt%,更优选为80

95wt%,更进一步优选为 85

92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稳定珠光质感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和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其中,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所采用的包覆材料为不含有固化剂的透明树脂,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包括其重量份比例不低于70wt%的热固性树脂和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交联固化的固化剂,部分或全部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粘接在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D50粒径范围为15

30μm;和/或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D50粒径范围为20

5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占所述基础粉末涂料组合物的重量份比例不低于80wt%;和/或所述透明树脂占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的重量份比例范围为10

70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在160℃下的粘度不高于30Pa.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包括酸值不高于50mgKOH/g的羧基聚酯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涂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型珠光效果颜料包括包覆型云母珠光颜料和/或包覆型氧化铝珠光颜料和/或包覆型二氧化硅珠光颜料和/或包覆型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涛糜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老虎表面技术新材料清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