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水平双向力学参数可调的分离式摩擦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96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平双向力学参数可调的分离式摩擦支座,该支座由上至下分别为:转动板、纵向平动板、纵向摩擦柱体、双向平动板、横向摩擦柱体和固定板。其中,转动板下部的球冠体和纵向平动板上部凹面贴合形成一对转动摩擦面,以承担支座水平面内的转动;纵向平动板、纵向摩擦柱体和双向平动板叠合形成两对滑动摩擦面,以承担支座沿水平纵向的平动;双向平动板、横向摩擦柱体和固定板叠合形成两对滑动摩擦面,以承担支座沿水平横向的平动。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将本发明专利技术支座的水平变形分解成平面内两垂直方向的平动和转动,可分别对水平两方向的摩擦面进行设计,以满足两个方向上力学性能的不同需求,同时增加支座在地震等作用下的耗能能力。用下的耗能能力。用下的耗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双向力学参数可调的分离式摩擦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式摩擦支座,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的结构隔震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水平双向力学参数可调的分离式摩擦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在土木工程领域中,通常在建筑结构基础和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在桥梁结构上部主梁和下部桥墩之间设置隔震支座,用以减小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的变形,常用的隔震支座包括铅芯橡胶支座、摩擦摆支座等。
[0003]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主要发生平面内的平动和转动变形。为了定量描述支座的变形情况,一般将其平动变形分解成建筑、桥梁结构水平两个正交方向上变形的矢量和,即支座在平面两个正交方向上的变形相互耦合,因此,在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两个水平方向上地震效应的组合来进行结构抗震设计。同时,此类隔震支座在水平各向一般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即水平各向同性,但当结构两个方向力学性能差别较大时,需要隔震支座在两个方向上具有不同力学性能,而常用隔震支座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可以满足两个水平平动自由度力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双向力学参数可调的分离式摩擦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转动板(1)、纵向平动板(2)、纵向摩擦柱体(3)、双向平动板(4)、横向摩擦柱体(5)和固定板(6),转动板(1)上部通过螺栓或预埋件与上部结构相连,固定板(6)下部通过螺栓或预埋件与下部结构相连;转动板(1)的下表面中心设有一个球冠体(101),纵向平动板(2)的上表面中心开设有圆槽,圆槽底部为与球冠体弧度相同的凹曲面(201),转动板(1)通过球冠体(101)限位于圆槽中转动;纵向平动板(2)的下表面设有水平向的下部圆弧凹槽一(203),下部圆弧凹槽一(203)为长条结构,双向平动板(4)的上表面设有上部圆弧凹槽一(401),上部圆弧凹槽一(401)与下部圆弧凹槽一(203)的弧度方向一致,上部圆弧凹槽一(401)上设有沿其弧度方向自由滑动的纵向摩擦柱体(3);纵向摩擦柱体(3)为平行于下部圆弧凹槽一(203)的长条结构,纵向摩擦柱体(3)的上下部均为具有弧度的摩擦面,其上摩擦面置于下部圆弧凹槽一(203)中,下摩擦面位于上部圆弧凹槽一(401)上,上摩擦面的弧度与下部圆弧凹槽一(203)一致,下摩擦面的弧度与上部圆弧凹槽一(401)一致,上部圆弧凹槽一(401)的曲率小于下部圆弧凹槽一(203);双向平动板(4)的下表面设有下部圆弧凹槽二(402),固定板(6)的上表面设有水平向的上部圆弧凹槽二(601),上部圆弧凹槽二(601)为垂直于下部圆弧凹槽一(203)的长条结构,上部圆弧凹槽二(601)与下部圆弧凹槽二(402)的弧度方向一致,上部圆弧凹槽二(601)与下部圆弧凹槽二(402)之间设有沿下部圆弧凹槽二(402)弧度方向自由滑动的横向摩擦柱体(5);横向摩擦柱体(5)为平行于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晨曦沙奔王浩李爱群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