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增强相对于基板的保持强度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26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连接于基板的连接器中,加固件被连接于保持触点的外壳。加固件适合于将外壳固定于基板并且所述加固件包括侧板部分、顶板部分和连接于基板的第一与第二安装部分,所述侧板部分在连接器安装于基板的状态中在远离基板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顶板部分邻近于侧板部分并且面对基板。第一安装部分从邻近于基板的侧板部分的端部延伸,并且其延伸方向为垂直于配合连接器安装于连接器的方向的外壳的横向方向。第二安装部分从顶板部分延伸,所述顶板部分位于与将安装于配合连接器的安装侧相对的侧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于诸如印刷线路板的基板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日本技术注册(JP-Y)No.2563455披露了一种将该类型的连接器固定于作为基板的线路板的技术。在所披露的技术中,连接器具有螺栓插入通孔而同时线路板具有透孔。螺栓穿过螺栓插入通孔和透孔被插入并与螺母接合以便连接器固定于线路板。另外,连接器具有压紧件以通过焊接被固定于线路板的导电部分。然而,在线路板内形成透孔是麻烦的。另外,由于使用了螺栓和螺母,因此部件的数量也增加了。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JP-A)No.H8-213074披露了另一种将此类型的连接器固定于基板的技术。在所披露的技术中,利用了一种固定于具有安装表面的外壳的导电板锁定机构。板锁定机构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具有延伸过安装表面的突出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连接于印刷电路板的接地迹线(ground trace)的接脚。然而由于形成第一和第二部分,所以板锁定机构的生产复杂化了。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当连接器被安装并固定于基板时可增加保持强度的连接器。此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少部件数量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将随着说明的进行而变得清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于基板的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导电触点(conductive contact)、保持触点的绝缘外壳和连接于外壳并适合于将外壳固定于基板的加固件。加固件包括侧板部分、顶板部分和第一与第二安装部分,其中所述侧板部分在连接器被安装于基板的状态中以远离基板的方向延伸,所述顶板部分邻近于侧板部分并面对基板,而所述第一与第二安装部分将连接于基板。第一安装部分从邻近于基板的侧板部分的端部延伸,其方向为与配合连接器装配于连接器的方向相垂直的外壳的横向方向。第二安装部分从顶板部分延伸,所述顶板部分位于与将安装于配合连接器的安装侧相对的侧部分处。附图说明图1是当连接器安装于基板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透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3是将安装于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配合连接器的透视图;图4是沿图3中IV-IV线截取的图3中的配合连接器的部分截面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特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图6是图1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加固件的透视图;图7是另一方向上所见的加固件的放大透视图;图8是再一方向上所见的加固件的放大透视图;图9是在图1中的连接器与图3中的配合连接器彼此装配之前的状态的部分截面图;图10是与图9相似的部分截面图,显示了连接器与配合连接器彼此装配之后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至图4,将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完整结构。图1和图2中所示的连接器以附图标记1标出,并且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导电触点11、保持导电触点11的绝缘外壳21、和两加固件31,所述两加固件31用于将外壳21固定于诸如印刷线路板之类的基板。外壳21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外壳21具有前表面22,所述前表面22设置有大凹槽形式的安装部分23。在外壳21中,触点21在横向方向B上平行地并彼此离开一段距离地被布置。触点11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布置在安装部分23中的触点部分(未显示)和从外壳21的后表面25向外延伸的终端部分11a。两加固件31在横断方向或横向方向A上一一对应地连接于外壳2的相对端。加固件31在形状上相对于彼此对称。因此,仅将在以下说明一个加固件。加固件31也可称为压紧件。其上支持有触点11和加固件31的外壳21安装于基板51。触点11的端子部分11a通过焊接而连接于诸如形成在基板51上的导电电路图案的之类导电部分。以稍后将变清楚的方式,加固件31固定于基板51。连接器1是插座连接器并连接至作为图3和图4中所示的插塞式连接器的配合连接器61。配合连接器61具有外壳62、配合安装部分63和覆盖外壳62外表面的导电壳71。壳71的一部分沿配合安装部分63延伸从而担当接地部分64。当配合连接器61在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安装方向B上被定位并相对于连接器1运动时,配合安装部分63安装于安装部分23。配合安装部分63包括多个配合触点(未显示),每一个配合触点一旦安装即连接于连接器1的每一个导电触点11的接触部分。配合安装部分63设置有一对插入部分67,所述一对插入部分67形成在所述配合安装部分63的纵向相对侧上以插入安装部分23的纵向相对侧上的空间中。插入部分67外,一对锁定部分65形成为在横向方向B上可向内并向外运动。另外参照图5至图8,将说明加固件31。每一加固件31具有侧板部分32、顶板部分33和底板部分34,其中所述侧板部分32当连接器1安装于基板51时在远离基板51的方向上延伸,所述顶板部分33邻近于所述侧板部分32并面对基板51,所述底板34平行于顶板部分33并与其离开一段距离而延伸。因此,顶板部分33和底板部分34彼此平行地被定位并且它们的一侧连接于侧板部分32。加固件31进一步具有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35和36、以及接地(ground)连接部分38,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35和36通过焊接连接于基板51的焊接部分(未显示),所述接地连接部分38连接于配合连接器61的接地部分64。在外壳21横向方向A上的每一相对端处,即在外壳21的每一纵向相对侧处,第一安装部分35从邻近于基板51的侧板部分32的端部延伸。第二安装部分36具有连接部分37a和板状安装端部分37b,其中所述连接部分37a形成在相对侧上,所述相对侧在安装方向B上安装于配合连接器61的安装侧相对,即与安装部分23相对并且所述连接部分37a从顶板部分33向基板51延伸,所述板状安装端部分37b从连接部分37a的延伸端处弯曲并在安装方向B上延伸。因此,第二安装部分36的形状为从靠近外壳21的上表面的位置朝基板51悬垂。第一安装部分35位于外壳21的纵向相对侧并且因此防止在第一安装部分35被焊接于基板51之后外壳21整体向上漂移。第二安装部分36的形状为从靠近外壳21的上表面的位置朝基板51悬垂,并因此防止在第二安装部分36被焊接于基板51之后外壳21的后表面25向上漂移。因而,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35和36用于增加用于被基板51保持的机械强度。接地连接部分38被布置在安装部分23中并且以悬臂的方式从顶板部分33延伸并且方向与安装方向B相反,并且从顶板33朝底板34水平地逐步降低。因此,接地连接部分38与顶板部分33整体地形成。从而,当连接器1被安装并固定于基板51时可增加支持强度。由于接地连接部分38与加固件31整体地形成,操作容易并减少了部件数量。如图7中的最佳所示,加固件31具有面对侧板部分32的锁定部分39。锁定部分39设置有锁定孔39a以便一旦安装即与配合连接器61的锁定部分65接合。通过对导电金属板打孔并且然后弯曲金属板可生产上述强度件31。另外参照图9和图10,将说明将连接器1与配合连接器61相连接的操作。首先,如图9中所示,配合连接器61的配合安装部分63面对连接器1的配合部分23。然后,配合连接器61在安装方向B上移动以将配合连接器61的配合安装部分63安装于连接器1的安装部分23。如图10中所示,当配合连接器61的配合安装部分63被安装于连接器1的安装部分23时,配合连接器61的配合安装部分63位于底板部分34和接地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装于基板的连接器,包括:导电触点;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保持所述触点;和加固件,所述加固件连接于所述外壳并适合于将所述外壳固定于所述基板;所述加固件包括:侧板部分,在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基板的状 态下所述侧板部分沿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延伸;顶板部分,所述顶板部分邻近于所述侧板部分并面对所述基板;和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部分连接于所述基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分从邻近于所述基板的侧板部分的端部延伸,并且 其延伸方向为垂直于配合连接器安装于所述连接器的配合方向的外壳的横向方向;所述第二安装部分从所述顶板部分延伸,所述顶板部分与将安装于所述配合连接器的安装侧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守山下正树久富一邦久松和仁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