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后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96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可确保后柱的充分刚性并且实现制造的容易化。车体后部包括后柱(10)、避震器外壳(13)及角撑(14)。后柱(10)是将柱外件与柱内件(10i)相互接合而形成闭合截面。角撑(14)将避震器外壳(13)与后柱(10)连结。柱内件(10i)以避震器外壳(13)的顶壁的上方位置为界分离为前侧内板(10if)与后侧内板(10ir)而构成。在后侧内板(10ir)和前侧内板(10if)的面向远离部(15)的端缘,形成有以截面大致L字状折曲且对与柱外件之间的闭合截面进行补强的隔板部(16、17)。角撑(14)的上部以堵塞远离部(15)的方式结合于后柱(10)。以堵塞远离部(15)的方式结合于后柱(10)。以堵塞远离部(15)的方式结合于后柱(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体后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体后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车辆的车体后部结构,已知有下述结构,即:从车体左右的后部向车顶侧部延伸的后柱(rear pillar)、与覆盖车体左右的后避震器(rear damper)的上部区域的避震器外壳(damper housing)之间由角撑(gusset)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体后部结构将车外侧的柱外件(pillar outer)与车内侧的柱内件(pillar inner)相互结合而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后柱,将大致U字状的截面沿上下方向连续的角撑的上端部接合于后柱的下部区域。角撑的下端部结合于避震器外壳。而且,在后柱的闭合截面内,以与角撑的前壁和后壁的位置匹配的方式安装有一对隔板(bulk head,补强壁)。
[0004]所述车体后部结构中,从后避震器输入至避震器外壳的上下方向的负荷通过角撑及隔板由后柱支撑。
[0005][现有技术文献][0006][专利文献][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40225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9]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体后部结构中,在后柱的闭合截面内,以与角撑的前壁和后壁的位置匹配的方式安装有一对隔板。隔板通过焊接等而接合于后柱的内表面。因此,将隔板安装于后柱的内表面的作业困难。
[0010]而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体后部结构中,在将隔板焊接固定于后柱的内表面的情况、或将后柱的柱外件焊接固定于避震器外壳的车外侧的上方伸出壁等的情况下,需要在后柱设置焊接作业用的多个开口。此时,为了避免由开口导致的后柱的刚性降低而必须追加补强构件。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欲提供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可确保后柱的充分刚性且实现制造的容易化。
[001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3]本专利技术的车体后部结构为了解决所述问题,采用以下结构。
[0014]即,本专利技术的车体后部结构的特征在于包括:后柱(例如实施方式的后柱10),从车体左右的后部向车顶侧部延伸,将车外侧的柱外件(例如实施方式的柱外件10o)与车内侧的柱内件(例如实施方式的柱内件10i)相互接合而形成闭合截面;避震器外壳(例如实施方式的避震器外壳13),覆盖后避震器的上部区域;以及角撑(例如实施方式的角撑14),将所述避震器外壳与所述后柱连结,所述柱内件以所述避震器外壳的顶壁(例如实施方式的顶
壁13b)的上方位置为界分离为前侧内板与后侧内板而构成,在所述前侧内板与所述后侧内板之间配置有远离部(例如实施方式的远离部15),在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后侧内板的面向所述远离部的端缘,形成有以截面大致L字状折曲且对与所述柱外件之间的闭合截面进行补强的隔板部(例如实施方式的隔板部16、隔板部17),所述角撑的上部以堵塞所述远离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后侧内板。
[0015]所述车体后部结构中,在制造时,在柱内件的前侧内板和后侧内板预先形成隔板部,在此状态下将前侧内板和后侧内板结合于柱外件。然后将角撑结合于避震器外壳和后柱,利用角撑的上部来堵塞前侧内板与后侧内板的远离部。通过采用所述车体后部结构,从而可确保后柱的充分刚性且实现制造的容易化。
[0016]所述隔板部也可结合于所述柱外件。
[0017]此时,与柱内件一体形成的隔板部在面向远离部的位置结合于柱外件,因而可获得牢固的后柱的截面。而且,柱内件的远离部由角撑的上部堵塞,因而可进一步提高后柱的刚性。
[0018]所述角撑的上部也可结合于所述柱内件的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
[0019]此时,从后避震器输入的上下方向的输入负荷通过角撑的上部由柱内件作为剪切负荷而接住。因此,后避震器的支撑刚性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提高。
[0020]所述柱外件也可在与所述柱内件的远离部对应的位置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具有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地延伸的凸缘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凸缘部10ob),所述角撑结合于所述柱外件的所述凸缘部、和所述避震器外壳的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
[0021]此时,从后避震器输入的上下方向的输入负荷通过角撑而传递至柱内件和柱外件。此时,从避震器外壳输入至角撑的负荷作为剪切负荷而由角撑接住,从角撑输入至柱内件及柱外件的负荷作为剪切负荷而由柱内件和柱外件接住。因此,在采用所述结构的情况下,可提高后避震器的支撑刚性,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0022]所述角撑也可包含经前后分割的多个角撑板(例如实施方式的前角撑板14F、后角撑板14R)。
[0023]此时,可将各角撑板分别结合于后柱或避震器外壳等,因而可容易且准确地进行角撑的结合作业。
[0024]也可在一个所述角撑板形成有堵塞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凸缘部14b),此堵塞部将所述前侧内板与所述后侧内板的侧面之间的由所述远离部形成的间隙堵塞。
[0025]此时,前侧内板与后侧内板的侧面之间的间隙由一个角撑板的堵塞部堵塞,因而可进一步提高前侧内板与后侧内板的结合部的强度。
[0026]所述柱外件也可横跨所述远离部而结合于所述后侧内板和所述前侧内板,并且前部侧分支为向前方延伸的前方伸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前方伸出部10of)与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内侧伸出部(例如实施方式的内侧伸出部10og),所述前方伸出部结合于车顶侧梁(例如实施方式的车顶侧梁11),所述内侧伸出部结合于后车顶拱门(例如实施方式的后车顶拱门12)。
[0027]此时,可使从后避震器输入至避震器外壳的负荷经由角撑及后柱分散至车顶侧的结构体。因此,在采用本结构的情况下,可提高后避震器的支撑刚性,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
[0028]所述角撑也可具有大致U字状的截面沿上下方向连续的U字状截面部(例如实施方式的U字状截面部14a),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后侧内板的各所述隔板部以与所述U字状截面部的前侧的棱线(例如实施方式的棱线L1)和后侧的棱线(例如实施方式的棱线L2)的各伸出方向匹配的方式配置。
[0029]此时,通过使后柱的前后的隔板部与角撑的前后的棱线的伸出方向匹配,从而角撑与后柱的结合体的强度及刚性提高。由此,可利用强度及刚性高的角撑与后柱的结合体来稳定地支撑从后避震器输入至避震器外壳的负荷。
[0030]也可在所述避震器外壳,以与所述U字状截面部的前侧的棱线和后侧的棱线的各伸出方向匹配的方式,安装有前侧补强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前侧补强构件30)和后侧补强构件(例如实施方式的后侧补强构件31)。
[0031]此时,可利用强度及刚性高的避震器外壳、角撑及后柱的结合体来稳定地支撑从后避震器输入至避震器外壳的负荷。
[0032]所述避震器外壳也可具有从所述顶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上方伸出的接合凸缘(例如实施方式的接合凸缘13c),所述柱外件具有从车宽方向外侧抵接于所述接合凸缘并接合于所述接合凸缘的接合壁(例如实施方式的接合壁10oe),关于所述柱内件,下壁设定得低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柱,从车体左右的后部向车顶侧部延伸,将车外侧的柱外件与车内侧的柱内件相互接合而形成闭合截面;避震器外壳,覆盖后避震器的上部区域;以及角撑,将所述避震器外壳与所述后柱连结,所述柱内件以所述避震器外壳的顶壁的上方位置为界分离为前侧内板与后侧内板而构成,在所述前侧内板与所述后侧内板之间配置有远离部,在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后侧内板的面向所述远离部的端缘,形成有隔板部,所述隔板部以截面大致L字状折曲,且对与所述柱外件之间的闭合截面进行补强,所述角撑的上部以堵塞所述远离部的方式结合于所述前侧内板和所述后侧内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部结合于所述柱外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撑的上部结合于所述柱内件的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外件在与所述柱内件的远离部对应的位置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具有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地延伸的凸缘部,所述角撑结合于所述柱外件的所述凸缘部、和所述避震器外壳的与车宽方向大致正交的面。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撑包含经前后分割的多个角撑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后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曽篠泰教竹内真理稻叶亮司大石达弥佐藤出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