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EGTM专利>正文

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789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24
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包括:沉积步骤,向基板供应金属前驱体而在上述基板的表面有选择地沉积;卤化处理步骤,向上述基板供应卤素气体而在上述基板的表面形成金属卤素化合物;及氮化步骤,向上述基板供应氮源而与上述金属卤素化合物反应形成金属氮化物。成金属氮化物。成金属氮化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利用卤素气体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往,诸如氮化铌(NbN
x
,x约为1)等金属氮化物薄膜广泛应用于各种
中。传统上,这些氮化物应用于硬质涂层及装饰涂层,但是,在过去数十年间,逐渐在微电子器件中用作扩散阻挡层(diffusion barrier)及粘接/胶层(glue layer)[Applied Surface Science 120(1997)199

212]。
[0003]例如,NbCl5曾经被当作NbN原子层外延生长中的铌源来研究,然而在该方法中,作为还原剂需要有Zn[Applied Surface Science 82/83(1994)468

474]。NbN
x
薄膜同样通过原子层沉积利用NbCl5及NH3进行沉积[Thin Solid Films 491(2005)235

241]。在500℃下沉积的薄膜,氯含量表现出较强的温度依赖性,几乎没有氯,但是当沉积温度低到250℃时,氯含量为8%(上述文献)。NbCl5的高熔点导致上述前驱体很难应用于沉积工艺中。
[0004]盖斯特(Gust et al.)公开了含吡唑配体的及铌钽亚胺络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以及它们在采用CVD的氮化钽薄膜的生长的潜在用途。艾洛利亚格(Elorriaga et al.)公开了不对称胍酸铌作为胺的催化鸟苷酸化反应的中间体(Dalton Transactions,2013,Vol.42,Issue 23 pp.8223

8230)。
[0005]汤姆森(Tomson et al.)公开了带阳离子的Nb及Ta单甲基络合物[(BDI)MeM(NtBu)][X](BDI=2,6

iPr2C6H3

N

C(Me)CH

C(Me)

N(2,6

iPr2C6H3);X=MeB(C6F5)3或B(C6F5)4)的合成及反应性能(Dalton Transactions 2011 Vol.40,Issue 30,pp.7718

7729)。
[0006]DE102006037955(Starck)中公开了具有式R4R5R6M(R1NNR2R3)2(M为Ta或Nb;R1

R3=C1

12烷基,C5

12环烷基,C6

10芳基,烯基,C1

4三有机硅基;R4

R6=卤代,(环)烷氧基、芳氧基、硅氧基、BH4、烯丙基、茚基、苄基、环戊二烯基、CH2SiMe3、硅酰胺基、酰胺基或亚氨基)的钽铌化合物。
[0007]马斯特罗(Maestre et al.)公开了用于形成NbCp(NH(CH2)2

NH2)Cl3及NbCpCl2(N

(CH2)2

N)的环戊二烯基硅酰氨基钛化合物和5族金属单环戊二烯基络合物反应。
[0008]目前依然需要开发一种含V族前驱体分子,其适合在高温下控制厚度及组成的气相薄膜沉积,其是新型液体,或具有低熔点(在标准压力下<50℃)及很高的热稳定性。此外,为了形成微细的金属布线等,以往采用了诸如溅射(sputtering)等物理沉积法,但是这种物理沉积法的台阶覆盖性能(step coverage)较差。
[0009]最近,随着半导体器件的超集成化、超薄膜化趋势,作为具有均匀的沉积特性和台阶覆盖特性的薄膜沉积技术,开发出了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但在化学气相沉积法中,需要将形成薄膜所需的所有物质同时供应到工艺腔内,因此很难形成所希望组成比的物质属性的膜,并且由于工序是在高温下进行,所以可能会导致
器件的电特性劣化或降低蓄电容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出了一种原子层沉积法(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其可不用连续供应工艺气体,而是独立供应工艺气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形成金属氮化物薄膜的方法。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将通过下面的详细说明和附图更加明确。课题解决方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包括:沉积步骤,向基板供应金属前驱体而在上述基板的表面有选择地沉积;卤化处理步骤,向上述基板供应卤素气体而在上述基板的表面形成金属卤素化合物;及氮化步骤,向上述基板供应氮源而与上述金属卤素化合物反应形成金属氮化物。
[0013]上述金属前驱体可以是MX
n
(NR1R2)5‑
n
(1≤n≤4)、MX(NR1R2)2NR3、MX2(NR1R2)NR3、M(NR1R2)2(NR3)R4中任一种以上。
[0014]在上述MX
n
(NR1R2)5‑
n
中,M为V、Nb、Ta、W中之一,X为包括F、Cl、Br、I的17族中之一,R1、R2各自分别是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支链烃、环烃中之一、且可以相互相同或不同。
[0015]在上述MX(NR1R2)2NR3中,M为V、Nb、Ta、W中之一,X为包括F、Cl、Br、I的17族中之一,R1、R2、R3各自分别是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支链烃、环烃中之一、且可以相互相同或不同,可用下面的<化学式1>表示。
[0016]<化学式1>
[0017][0018]在上述MX2(NR1R2)NR3中,M为V、Nb、Ta、W中之一,X为包括F、Cl、Br、I的17族中之一,R1、R2、R3各自分别是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支链烃、环烃中之一、且可以相互相同或不同,可用下面的<化学式2>表示。
[0019]<化学式2>
[0020][0021]在上述M(NR1R2)2(NR3)R4中,M为V、Nb、Ta、W中之一,X为包括F、Cl、Br、I的17族中之一,R1、R2、R3、R4各自分别是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支链烃、环烃中之一、且可以相互相同或不同,可用下面的<化学式3>表示。<化学式3>
[0022][0023]上述金属前驱体可以与载气被一同供应,上述载气可以是包括氮气(N2)、氩气(Ar)、氦气(He)的惰性气体中一种以上。
[0024]上述卤素气体可以是X2、HX中一种以上。
[0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沉积步骤,向基板供应金属前驱体而在上述基板的表面有选择地沉积;卤化处理步骤,向上述基板供应卤素气体而在上述基板的表面形成金属卤素化合物;及氮化步骤,向上述基板供应氮源而与上述金属卤素化合物反应形成金属氮化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氮化物为M
a
N
b
,其中,M为V、Nb、Ta、W中之一,1≤a≤4,1≤b≤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前驱体为MX
n
(NR1R2)5‑
n
(1≤n≤4)、MX(NR1R2)2NR3、MX2(NR1R2)NR3、M(NR1R2)2(NR3)R4中任一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MX
n
(NR1R2)5‑
n
中,M为V、Nb、Ta、W中之一,X为包括F、Cl、Br、I的17族中之一,R1、R2各自分别是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支链烃、环烃中之一、且相互相同或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MX(NR1R2)2NR3中,M为V、Nb、Ta、W中之一,X为包括F、Cl、Br、I的17族中之一,R1、R2、R3各自分别是含1~10个碳原子的直链烃、支链烃、环烃中之一、且相互相同或不同,用下面的<化学式1>表示,<化学式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氮化物薄膜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MX2(NR1R2)NR3中,M为V、Nb、T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根守朴吉在洪钟台辛喆熙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EGTM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