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777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16
一种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包括一车体结构、一座垫以及多个后扶手。该座垫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结构。多个该后扶手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结构,其中,多个该后扶手适于相对该车体结构,于一第一扶手方位以及一第二扶手方位之间进行切换,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位时,多个该后扶手至少部分高于该车体结构的顶面。车体结构的顶面。车体结构的顶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


[0001]本技术的实施例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摩托车的后扶手一般是以焊接的方式连接车架,其方位不能调整。然而,当后座的乘客体型较小时(例如孩童),其往往难以确实握紧后扶手。此外,针对某些车型,当后座垫的高度较高时,乘客更是难以确实抓握后扶手。在现有技术中,若直接将后扶手的高度调高以方便抓握,在不承载后座乘客却欲承载货物的情况下,后扶手又会与货物发生干涉,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欲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包括一车体结构、一座垫以及多个后扶手。该座垫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结构。多个该后扶手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结构,其中,多个该后扶手适于相对该车体结构,于一第一扶手方位以及一第二扶手方位之间进行切换,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位时,多个该后扶手至少部分高于该车体结构的顶面。
[0004]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锁附孔以及多个第二锁附孔,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位时,每一后扶手的两端锁附连接多个该第一锁附孔,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二扶手方位时,每一后扶手的两端锁附连接多个该第二锁附孔。
[0005]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后扶手包括一握把段部、一第一活动螺纹部以及一第二活动螺纹部,该第一活动螺纹部枢接该握把段部的一端,该第二活动螺纹部枢接该握把段部的另一端。
[0006]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后扶手枢接车体结构,多个该后扶手于该第一扶手方位以及该第二扶手方位之间枢转。
[0007]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后扶手包括一第一后扶手以及一第二后扶手,该第一后扶手的两端枢接该车体结构,该第二后扶手的两端枢接该车体结构,该第一后扶手绕一第一枢接轴线旋转,该第二后扶手绕一第二枢接轴线旋转,该第一枢接轴线平行于该第二枢接轴线。
[0008]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后扶手具有一枢接端以及一自由端,该枢接端枢接该车体结构,多个该后扶手包括一第一后扶手以及一第二后扶手,该第一后扶手绕一第一枢接轴线旋转,该第二后扶手同样绕该第一枢接轴线旋转。
[0009]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该后扶手更包括一第三后扶手以及一第四后扶手,该第三后扶手绕一第二枢接轴线旋转,该第四后扶手同样绕该第二枢接轴线旋转,该第二枢接轴线平行于该第一枢接轴线。
[0010]在一实施例中,该车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限位部,当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
位时,该第一限位部抵接该后扶手并对该后扶手进行限位。
[0011]在一实施例中,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二扶手方位时,多个该后扶手低于该车体结构的顶面或部分与该车体结构的顶面共面,该车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二限位部,当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二扶手方位时,该第二限位部抵接该后扶手并对该后扶手进行限位。
[0012]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后扶手包括一后扶手卡合部,该车体结构包括一第一平台卡合部以及一第二平台卡合部,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位时,该后扶手卡合部弹性卡合该第一平台卡合部,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二扶手方位时,该后扶手卡合部弹性卡合该第二平台卡合部。
[0013]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后扶手可以于第一扶手方位与第二扶手方位之间进行切换。当后座的乘客体型较小(例如孩童)或后座垫的高度较高时,后扶手可以处于第一扶手方位以方便握持。另,在不承载后座乘客却欲承载货物的情况下,后扶手可简便的被调整至该第二扶手方位,以避免与货物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0014]图1A、1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摩托车的部分外型。
[0015]图2A、2B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车体结构以及后扶手。
[0016]图3A、3B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车体结构以及后扶手。
[0017]图4A、4B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车体结构以及后扶手。
[0018]图4C、4D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车体结构以及后扶手的侧视图。
[0019]图5A、5B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车体结构以及后扶手。
[0020]图5C、5D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的车体结构以及后扶手的侧视图。
[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2]101、102、103、104、105:车体结构
[0023]121:第一锁附孔
[0024]122:第二锁附孔
[0025]131:第一限位部
[0026]133:第一平台卡合部
[0027]134:第二平台卡合部
[0028]141:第一限位部
[0029]142:第二限位部
[0030]143:第一平台卡合部
[0031]144:第二平台卡合部
[0032]151:第一限位部
[0033]152:第二限位部
[0034]153:第一平台卡合部
[0035]154:第二平台卡合部
[0036]201、202、205:后扶手
[0037]203:后扶手、第一后扶手
[0038]204:后扶手、第一后扶手
[0039]221:第一活动螺纹部
[0040]222:第二活动螺纹部
[0041]223:握把段部
[0042]243:枢接端
[0043]244:自由端
[0044]251:第一后扶手
[0045]253:第三后扶手
[0046]255:枢接端
[0047]256:自由端
[0048]X1:第一枢接轴线
[0049]X2:第二枢接轴线
[0050]Y1:第一枢接轴线
[0051]Y2:第二枢接轴线
[0052]M:摩托车
[0053]941:前座垫
[0054]942:后座垫
[0055]961:脚踏板
[0056]962:尾灯
[0057]963:挡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58]图1A、1B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摩托车M的部分外型。如图1A、1B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M龙头、前轮、后轮、前座垫941、后座垫942、动力系统等元件。
[0059]摩托车M包含前段、中段以及后段等等部分。摩托车M的前段设有龙头、前轮、方向灯以及钥匙孔等元件。摩托车M的中段设有动力系统、脚踏板961、前座垫941及脚架等元件。摩托车M的后段设有后座垫942、尾灯962、后轮、挡泥板963等元件。
[0060]龙头用以控制摩托车M的行进方向,龙头上可装设有机能零件,包括仪表、开关、后照镜等单元。龙头也具有把手(包含加油握把)以及手刹车,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操控龙头91的转向,通过加油握把调整动力系统的节气门角度以控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手刹车将摩托车M减速。龙头上也可装设有主灯,主灯为摩托车M提供主要光线照明。龙头与前轮通过龙头旋转轴连动,以此通过旋转龙头可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车体结构;一座垫,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结构;多个后扶手,以可活动的方式连接该车体结构,其中,多个该后扶手适于相对该车体结构,于一第一扶手方位以及一第二扶手方位之间进行切换,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位时,多个该后扶手至少部分高于该车体结构的顶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该车体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锁附孔以及多个第二锁附孔,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一扶手方位时,每一后扶手的两端锁附连接多个该第一锁附孔,当多个该后扶手处于该第二扶手方位时,每一后扶手的两端锁附连接多个该第二锁附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每一后扶手包括一握把段部、一第一活动螺纹部以及一第二活动螺纹部,该第一活动螺纹部枢接该握把段部的一端,该第二活动螺纹部枢接该握把段部的另一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后扶手枢接车体结构,多个该后扶手于该第一扶手方位以及该第二扶手方位之间枢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后扶手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多个该后扶手包括一第一后扶手以及一第二后扶手,该第一后扶手的两端枢接该车体结构,该第二后扶手的两端枢接该车体结构,该第一后扶手绕一第一枢接轴线旋转,该第二后扶手绕一第二枢接轴线旋转,该第一枢接轴线平行于该第二枢接轴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彬张宗勋陈姵伶
申请(专利权)人: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