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耳机和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983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和电池组件,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电池组件,其中,耳机主体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电池组件具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连接结构具有第二螺纹段。通过将第一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螺纹段,第三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螺纹段,使得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连接时,能实现电池组件与耳机主体的电连接。由此,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线耳机电量耗尽时用户可以通过更换电池组件继续使用无线耳机,无须对整个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可以减少用户的使用中断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电池组件与耳机主体的连接稳定,能够提升无线耳机的寿命。提升无线耳机的寿命。提升无线耳机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耳机和电池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线耳机和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耳机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目前的无线耳机通过内置的电池供电,用户使用无线耳机的时长受到电池电量的限制。当电池的电量耗尽时,需要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在充电过程中,用户无法继续使用无线耳机,这对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同时,电池的寿命影响无线耳机的寿命,电池性能下降或损坏时,无线耳机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和电池组件,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电池组件;所述耳机主体包括第一壳体、电声换能器、控制电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声换能器和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电声换能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耳机主体具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螺纹段,所述第一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段;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耳机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电池模块、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二螺纹段与所述第一螺纹段相匹配,所述第三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和所述第二螺纹段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极能够与所述第三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能够与所述第四电极电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电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段为内螺纹,所述第二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电连接柱,所述第二螺纹段为外螺纹,所述第四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顶部;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电连接柱,所述第一螺纹段为外螺纹,所述第二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电连接孔,所述第二螺纹段为内螺纹,所述第四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的底部。
[0006]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为可充电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具有充电电路和放电电路,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放电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件还具有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所述第五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极与所述充电电路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五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极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的下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容置部和连接部,所述容置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电声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容置部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
于所述连接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下端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一端面的外轮廓为圆形并具有第一直径;所述电池组件的上端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面的中部,所述第二端面的外轮廓为圆形并具有第二直径,所述第二直径等于所述第一直径;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抵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具有第一回转面,所述第一回转面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外表面具有第二回转面,所述第二回转面与所述第二端面连接;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耳机主体连接时,所述第一回转面与所述第二回转面同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具有第一螺纹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表面作为所述第一螺纹段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电极具有第二螺纹表面,所述第二螺纹表面作为所述第二螺纹段的至少一部分。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安装块,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三电极至少部分沿所述安装块的外表面设置;所述第四电极包括导电凸起,所述安装块具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导电凸起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导电凸起与所述第二螺纹段同轴设置。
[0012]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用于无线耳机,所述电池组件被配置为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耳机主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组件具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具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第二壳体、电池模块、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所述电池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三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三电极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电极与所述电池模块电连接;其中,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螺纹段与所述耳机主体螺纹连接,以使得所述电池组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向所述耳机主体供电。
[00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和电池组件,无线耳机包括耳机主体和电池组件,其中,耳机主体具有第一连接结构,电池组件具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一连接结构具有第一螺纹段,第二连接结构具有第二螺纹段。通过将第一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螺纹段,第三电极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螺纹段,使得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通过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连接时,能实现电池组件与耳机主体的电连接。由此,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无线耳机电量耗尽时用户可以通过更换电池组件继续使用无线耳机,无须对整个无线耳机进行充电,可以减少用户的使用中断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电池组件与耳机主体的连接稳定,能够提升无线耳机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4]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耳机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耳机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耳机主体的仰视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无线耳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无线耳机的电连接示意框图;
[0023]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第二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00

耳机主体;110

第一壳体;111

容置部;112

连接部;112a

第一端面;112b

第一回转面;120

电声换能器;130

控制电路;140

第一电极;150

第二电极;160

第一连接结构;16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主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电声换能器(120)、控制电路(130)、第一电极(140)和第二电极(150),所述电声换能器(120)和所述控制电路(130)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0)内,所述电声换能器(120)、所述第一电极(140)和所述第二电极(150)与所述控制电路(130)电连接,所述耳机主体(100)具有第一连接结构(160),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60)具有第一螺纹段(161),所述第一电极(14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螺纹段(161);以及电池组件(200),与所述耳机主体(10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电池组件(200)包括第二壳体(210)、电池模块(220)、第三电极(230)和第四电极(240),所述电池模块(220)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10)内,所述第三电极(230)和所述第四电极(240)与所述电池模块(220)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件(200)具有第二连接结构(250),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具有第二螺纹段(251),所述第二螺纹段(251)与所述第一螺纹段(161)相匹配,所述第三电极(23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螺纹段(251);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60)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通过所述第一螺纹段(161)和所述第二螺纹段(251)连接时,所述第一电极(140)能够与所述第三电极(230)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150)能够与所述第四电极(240)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60)为电连接孔,所述第一螺纹段(161)为内螺纹,所述第二电极(15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60)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为电连接柱,所述第二螺纹段(251)为外螺纹,所述第四电极(24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的顶部;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60)为电连接柱,所述第一螺纹段(161)为外螺纹,所述第二电极(15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60)的顶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为电连接孔,所述第二螺纹段(251)为内螺纹,所述第四电极(240)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220)为可充电电池模块(220),所述电池模块(220)具有充电电路(221)和放电电路(222),所述第三电极(230)和所述第四电极(240)与所述放电电路(222)电连接;所述电池组件(200)还具有第五电极(260)和第六电极(270),所述第五电极(260)和所述第六电极(270)与所述充电电路(221)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250)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200)的上端,所述第五电极(260)和所述第六电极(270)设置于所述电池组件(200)的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具有容置部(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剑朱亚男平文杰徐波
申请(专利权)人: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