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03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组件。充电盒电路包括电池和充供电单元,充供电单元包括控制器、电感、多个开关器件、电压输入端、电池端、电压输出端;控制器控制多个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以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和由电池通过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时分时复用电感;充电时,基于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和电感产生充电电压,通过电池端输出给电池;输出电压时,基于电池输出的电压和电感产生输出电压,通过电压输出端输出给无线耳机,输出电压能给无线耳机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和/或,输出电压能表征数据信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开关型充电电路的优点,不需要增加电感,成本降低,节省了空间;输出电压可表征数据信息,使充电盒可与无线耳机通信。与无线耳机通信。与无线耳机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与有线耳机相比,无线耳机具有方便携带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无线耳机可为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传统设计中,充电盒中的充电管理单元一般为线性充电电路,其缺点是充电速度慢,发热较大。一种改进方式是将其用开关型充电电路替换,但开关型充电电路需要额外的电感,这样增加了较大的成本,且此电感占用的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充电盒及其电路、无线耳机组件,可实现开关型充电电路充电时的优点,即充电速度快,发热较小,且不需要额外增加电感,降低了成本,节省了空间,利于实现小型化;另外,在有需要时,输出电压可表征数据信息,使得充电盒可与无线耳机进行通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盒电路,所述充电盒电路包括充电盒电池和充供电单元,所述充供电单元包括控制器、电感、多个开关器件、电压输入端、电池端、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所述充电盒电池的一端耦接第一接地端,另一端耦接所述充供电单元的电池端;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以在对所述充电盒电池进行充电时和由所述充电盒电池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时分时复用所述电感;在充电时,基于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和所述电感产生充电电压,并通过所述电池端将所述充电电压输出给所述充电盒电池,实现开关充电;在输出电压时,基于所述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电压和所述电感产生输出电压,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将所述输出电压输出给无线耳机,其中,所述输出电压能够给所述无线耳机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实现开关供电;和/或,在充电盒需要与所述无线耳机通信时,所述输出电压能够表征数据信息。
[0005]可选地,所述充供电单元还包括最高电压选择单元,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池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中的最高电压通过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给所述控制器,以给所述控制器供电。
[0006]可选地,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包括第一子开关、第二子开关、第一比较器和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端耦接,所述
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还包括第三子开关、第四子开关、第二比较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三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四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三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和/或,所述充电盒电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获取所述无线耳机充电所需电压,并根据所述充电所需电压向所述充供电单元反馈目标电压,所述目标电压为以所述充电所需电压为变量的函数,所述充供电单元将所述输出电压调整为所述目标电压,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输出给所述无线耳机。
[0007]可选地,所述数据信息为由1和0表示的二进制数据,其中:所述输出电压包括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所述高电平电压代表逻辑1,所述低电平电压代表逻辑0;或者,所述输出电压持续第一时长代表逻辑1,所述输出电压持续第二时长代表逻辑0;或者,所述输出电压包括高电平电压和低电平电压,所述高电平电压和所述低电平电压交替变化的周期大于设定时长代表逻辑1和0中的一个,所述高电平电压和所述低电平电压交替变化的周期小于所述设定时长代表逻辑1和0中的另一个。
[0008]可选地,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使得:在降压充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端和第一接地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池端;或者,在升压充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池端和第一接地端;或者,在降压供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池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或者,在升压供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池端;在降压

升压供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接地端且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电池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且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接地端交替进行。
[0009]可选地,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至第一节点N1,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耦接至第二节点N2,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耦接于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节点N1和所述第一接地端之间的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三开关;耦接于所述电池端和所述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五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和所述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六开关。
[0010]可选地,在降压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五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持续断开;或者,在升压充电时,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持续断开;或者,在降压供电时,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三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一开关持续断开;或者,在升压供电时,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五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一开关持续断开;在降压

升压供电时,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导通与所述第
三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导通交替进行。
[0011]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与设定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充供电单元是否能够工作在充电状态;当所述充供电单元能够工作在充电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与所述充电盒电池的电压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充供电单元进行降压充电或升压充电;和/或,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电压与所述充电盒电池的有效输出电压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充供电单元是否能够工作在输出电压状态;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盒电池和充供电单元,所述充供电单元包括控制器、电感、多个开关器件、电压输入端、电池端、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所述充电盒电池的一端耦接第一接地端,另一端耦接所述充供电单元的电池端;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以在对所述充电盒电池进行充电时和由所述充电盒电池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输出电压时分时复用所述电感;在充电时,基于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和所述电感产生充电电压,并通过所述电池端输出给所述充电盒电池,实现开关充电;在输出电压时,基于所述充电盒电池输出的电压和所述电感产生输出电压,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输出给无线耳机,其中,所述输出电压能够给所述无线耳机电池提供充电电压,实现开关供电;和/或,在充电盒需要与所述无线耳机通信时,所述输出电压能够表征数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供电单元还包括最高电压选择单元,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第三输入端与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用于将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池端和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中的最高电压通过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输出给所述控制器,以给所述控制器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包括第一子开关、第二子开关、第一比较器和第一反相器,所述第一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池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池端耦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并通过所述第一反相器与所述第一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还包括第三子开关、第四子开关、第二比较器和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三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最高电压选择单元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四子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耦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并通过所述第二反相器与所述第三子开关的控制端耦接;和/或,所述充电盒电路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获取所述无线耳机充电所需电压,并根据所述充电所需电压向所述充供电单元反馈目标电压,所述目标电压为以所述充电所需电压为变量的函数,所述充供电单元将所述输出电压调整为所述目标电压,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电压输出端输出给所述无线耳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使得:在降压充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端和第一接地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池端;或者,在升压充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池端和第一接地端;或者,在降压供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所述电感的第二
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池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或者,在升压供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交替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一接地端,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持续耦接至所述电池端;在降压

升压供电时,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接地端且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电池端与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电压输出端且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耦接至所述第一接地端交替进行。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的第一连接端耦接至第一节点N1,所述电感的第二连接端耦接至第二节点N2,所述多个开关器件包括:耦接于所述电压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一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节点N1和所述第一接地端之间的第二开关;耦接于所述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一节点N1之间的第三开关;耦接于所述电池端和所述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五开关;耦接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和所述第二节点N2之间的第六开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降压充电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五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持续断开;或者,在升压充电时,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一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持续断开;或者,在降压供电时,所述第五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三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一开关持续断开;或者,在升压供电时,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被控制的交替导通,所述第五开关持续导通,所述第六开关和所述第一开关持续断开;在降压

升压供电时,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五开关导通与所述第三开关和所述第六开关导通交替进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与设定值的大小关系,确定所述充供电单元是否能够工作在充电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钊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感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