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55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具有: 产生吸收尘埃的吸收风的电动送风机(21); 连接所述电动送风机的电源线(23); 用于把所述电源线(23)收装在主体(1)内的线轴(2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上面。(*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吸尘器,在力图主体小型化的同时提高电源线的取出性能。根据特开平11-22592的记载,现有的吸尘器的主体101的结构中设置有电动送风机室(未图示)和电源线卷轴室104,前者内置有用于产生吸附尘埃的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后者内置缠绕有向电动送风机提供电源的电源线102的电源线卷轴103。电源线102的电线插头105的取出口106设于主体101的后上方,若取出口106设于主体101的上方,使用主体101时,很容易拉出电源线102。另外,如图9所示,取出口106相对于主体101的后面呈凹进结构。因而,使主体101的后面接触地板、主体101处于倒立直竖状态时,电线插头105收装在主体101后面凹进去的部位内,由于电线插头105的插片与地面没有接触,不会损伤地板。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确定线轴室104的大小时,按照缠绕有电源线102状态下的线轴103的外径设计尺寸的同时,还设有富裕的空间,以便电源线102在纠缠状态下卷绕时其外径变得更大。但是,考虑到线轴103的外径而增加空余的空间、且有必要设计出把电线插头105保持在外侧的空间,在现有的结构中,电线插头105的取出口106的位置设在主体101的后上方,需要如图9那样的空余空间(空间A<空间B),所以主体101在前后方向尺寸不能变小。电线插头105的取出口106虽然位于主体101的上部位置,可是因为设计在主体101的后面,所以从主体101的上方不能看到被覆盖住的电线插头105,为了捏住电线插头105并把电源线102拉出来,使用者需要弯腰确认电线插头105然后拉出来。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使吸尘器主体的后面接触地面而存放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主体结构的上方俯视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主体线轴室部分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的主体从后方看的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主体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1中主体的后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2中其它主体线轴室部分的剖面图。图9是现有的主体中线轴室部分的剖面图。(实施方式1)通过附图说明图1~图7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吸尘器具有主体1、连接于主体1的吸入口3的软管2、与软管2的另一端相连的结合管4,连接于结合管4另一端的延长管5、与延长管5相连结并吸收尘埃的吸入器6。吸入器6通过延长管5、结合管4和软管2与吸入口3连通,构成尘埃吸收通路(未图示)。清洁过程中,为了通过牵引软管2使主体1能在地板上移动,在主体1上安装了车轮7。另外,如图2所示那样,存放吸尘器的样子是,主体1的后面与地板接触,主体1倒立,从主体1前端开始的软管2一直到吸入器6连接着,把设于延长管5上的固定部8与设在主体1上的结合部9结合在一起,就能以保持直立的状态收存吸尘器。下面对主体1进行说明。如图3~图6所示,主体1具有在左右两边装有沿地板移动用的车轮7的下部箱体10,以及在底面设有滚轴11、保持自由旋转的小脚轮12。另外,主体1的前部有连接软管2的吸入口3,还有覆盖在下部箱体10的上部,形成收装纸袋13的集尘室14的外壳15。形成集尘室14下部的下部箱体10的侧面上部设置有密封件16,合上外壳15时,设于外壳15上的保持气密的加强筋17挤压密封件16,从而形成能够保持集尘室14内的气体密闭性的结构。在主体1的后部,上部箱体18和下部箱体10形成外轮廓,从主体1的前上方看,在左侧配备了与集尘室14相通的电动送风机室19,从主体1的前上方看在右侧配置了与电动送风机室19并列的线轴室20。电动送风机室19内配置有产生用于吸附尘埃的吸引风的电动送风机21,在电动送风机21的前后设置缓冲垫22,通过此缓冲垫22,电动送风机21夹持在上部箱体18和下部箱体10之间。缠绕有供给电动送风机21电源的电源线23且便于收装在主体内部的的线轴24收藏在线轴室22中。在线轴24的内部配设有动力弹簧,通过动力弹簧的预卷取状态,把电源线23缠绕在线轴24的绕线架部分。用手将电源线23引出后,动力弹簧处于卷起状态,松手后,线轴24被与卷取按纽25连动的保持部26保持。此后,如要把电源线23卷取收进主体1内,按卷取按纽25,解除保持部26,依靠处于卷起状态的动力弹簧的力,电源线23卷取在绕线架上,同时线轴24恢复原状。另外,在上部箱体18的上面部分,设有由上部箱体外廓形成的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同时,配设有转动自由地轴支撑的把手部29和卷取按纽25。电线插头的取出口28如下配置使主体1的后面与地板接触而成倒立状态时,从地板到电线插头27的插片前端的距离在5mm以上,另外,把手部29的后端设在位于靠近主体后面的位置。另外,从电线插头27大至一半到2/3处成为穹形的顶罩30覆盖在电线插头27的上方,该罩30与上部箱体18形成一体,从上部箱体18上面鼓出,这样形成电线插头的取出口28,该顶罩30的边缘厚度在4~8mm之间,边缘的过渡弧形部分的半径采取大一些的设计,顶罩30的开口宽度在30-50mm之间,即设成容易摘取电线插头27的宽度。如图所示,电线插头27的下方外轮廓部分设有凹部31,电线插头27向下方倾斜时就进入这一凹部31。根据上述结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在主体1的上面,线轴室22的主体在前后方向的空间可以是卷绕电源线23时的线轴24的外径再加上卷绕引出的电源线23时,由电源线23的纠缠导致所卷绕的电源线23的外径加大的富余空间32,因此线轴室22的空间比以前变小了,如此以来,主体1前后方向的尺寸变小,使得主体1小型化。此外,在主体1上下方向的尺寸方面,由于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从主体1的上面鼓出形成,在线轴室22中与上述主体1前后方向的空间同样较好,还有关于取出口28周围的主体1的外轮廓,如图5所示那样形成去除多余空间的状态,所以能够抑制主体1的体积庞大感,从而能够实现主体的小型化。由于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在主体1的上部,而且电线插头27从顶罩30的边缘伸出大约1/3到一半,所以从主体的上方一眼就能看清楚电线插头27,使用人员即使不弯低腰,也能简单地摘取电线插头27把电源线23拉出来。由于顶罩30的边缘厚度加大,而且过渡弧形部分的半径变大,电源线23容易滑动,针对电源线23的引出性能的使用性能得到改善的同时,又因在主体1的上面设有把手部29、卷取按纽25和该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且在使用主体1时频繁使用的操作部件被集中在一处,所以提高了使用性能。在使主体1后面与地板接触的直立状态的情况下,在实施方式1中,电线插头27的插片的前端距地板空余出5mm以上的空间,这样,手持设于主体1的前部的手提部33把主体1向上拿起时,使用人员晃动主体1,主体1即使稍微倾向电线插头27一侧,也处于与地板不接触的位置。另外,由于把手部29的后端设计在主体1呈直立状态时靠近接触地板的位置,当手持上述手提部33向上提起主体1时,即使主体1倾向电线插头27一侧,把手部29形成支撑,地板不会与电线插头27的插片部分接触,因此不会发生划伤地板的问题。其次,罩住电线插头27的顶罩30如图7所示,顶罩30的高度方向端部的位置处于比把手部29上端的高度要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该吸尘器具有产生吸收尘埃的吸收风的电动送风机(21);连接所述电动送风机的电源线(23);用于把所述电源线(23)收装在主体(1)内的线轴(24),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的电线插头(27)的取出口(28)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上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从构成所述电线插头(27)的所述取出口(28)周边的所述主体(1)的上面外轮廓突出形成所述电线插头(27)的所述取出口(28)。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23)收装于所述主体(1)内时,所述电线插头(27)还具有由构成所述主体(1)上面的外轮廓形成的顶罩(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罩(30)作成穹形,且从上方覆盖所述电线插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太田胜之黑木义贵酒谷英明小川贵昭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