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36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具有对接面、插接面、中央槽道及端子收容孔的绝缘壳体;数个收容于端子收容孔并具有接触部、干涉部及焊接部的端子;一可将焊接部部分收容,并具有与绝缘壳体垂直、水平卡固的定位装置,以及一与绝缘壳体同一脱模方向容置的固持装置,该定位装置能左右垂直向及前后水平地与绝缘壳体稳定固结,并将端子焊接部保持在即定位置。(*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焊接端稳固定位,且整体结构强度好的电连接器。通常,电连接器设有将端子焊接部定位的定位装置,用于使排配较密的端子能够保持在一既定位置,以便与电路板插接时不会偏位,同时端子与端子间不会短路,电信号也不会发生干扰。相关的技术可参考台湾专利申请第82107923、83200254、84203559号,及美国专利第4,210,376、4,660,991、4,842,528、4,908,335、4,995,819、5,064,391、5,071,372、4,550,962、4,789,346、5,037,334及5,080,596号。这些现有技术中绝大多数将端子的焊接部于垂直方向定位,其披露的技术有些是直接在连接器绝缘壳体上设置收纳定位端子焊接部的槽沟、突点等,有些则以设有槽孔的定位板收纳定位。其中定位板的定位方式中,现有技术仅在两侧设扣合件,然而因为定位板本身为扁长形,其上设有数个定位槽孔,因此结构强度低,尤其是高密度排配连接器,定位板上定位槽孔将更密而结构强度也更差,使用时便容易在中央处出现断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端子焊接部稳固定位,且结构强度好的电连接器,其定位装置沿左右垂直方向及前后水平地与电连接器绝缘壳体固结,并将端子焊接部保持在既定位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所述对接面设有中央槽道,所述中央槽道两侧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接面的端子收容孔;数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收容孔中,具有位于所述中央槽道的接触部,与所述绝缘壳体干涉配合的干涉部,以及露出所述插接面的焊接部;一定位装置,设于所述插接面一侧并部分地收容每一端子的焊接部,具有沿垂直方向与所述绝缘壳体扣合的第一定位体,及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绝缘壳体扣合的第二定位体。本技术装置的优点在于,其定位效果好,端子接触部分不会变形损坏,制造方便,简化模具,缩短产品的开发流程并降低模具费用。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其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板后视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立体组合图;图4A、4B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组合后视图及底视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前视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固持装置组合剖视图。请参阅图1,本技术电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壳体10、数个端子11、一定位装置12及一固持装置13等,其中该绝缘壳体10为一扁长形体并具有对接面101及插接面102,该对接面101设有中央槽道1011(见图5),用于供对接连接器(未示)插接,在中央槽道1011两侧设有贯穿对接面101与插接面102的端子收容孔1012,用于收容端子11。数个端子11,具有接触部110、干涉部111及焊接部112(图中示出上下行各一根)其中接触部110前端形成凸弧,以利于与对接端子接触,凸弧前方延伸一小段,用于抵止于端子收容孔1012的端口,其收容于端子收容孔1012并分设于中央槽道1011两侧(见图5),另外,该干涉部111由端子11侧边延伸出地设有干涉体,用于与端子收容孔1012内壁干涉组装。该焊接部112继续由干涉部111延伸,并在适当处弯折,组装后一部分露出插接面102之外。该定位装置12,设于插接面102一侧,为一与绝缘壳体10长度相当的板体,具有第一定位体121及第二定位体122,其中第一定位体121沿垂直方向与绝缘壳体10扣合,包括由定位板两侧延伸出的扣柱1211,及由绝缘壳体10延伸的扣合面1212,该扣合面1212对应于扣柱1211的勾部,设有一扣槽1213,组装时可相互扣合。另外,为使定位装置12与绝缘壳体10扣合后的整体高度降低,在扣柱1211内侧设有一凹部1214,用于收容部分扣合面1212。该第二定位体122(请配合图2)包括卡柱1221(见图2右侧)与嵌槽1222,分别设于绝缘壳体10底部左、右及中央,其中左右卡柱1221为凸字形,中央为I字形均由定位装置12与绝缘壳体10交接的接合面延伸出,并露出于接合面,该嵌槽1222设于相对于卡柱1221的绝缘壳体10上。请参阅图4A,该定位装置12的第一定位体121组装扣合时,藉该扣柱1211的勾部扣卡于扣槽1213,该定位装置12沿上下方向被卡固。第二定位体122如图4B所示,藉该凸字形卡柱1221嵌卡于该嵌槽1222上则定位装置12沿前后方向被固定。且由于第二定位体122分设于定位板左、右及中央,除加强定位装置12的强度外,还藉中央的嵌合加强定位装置12的扣合强度。另外,该固持装置13,请参阅图1,包括一导槽131及一端容设于导槽131的固持件132,其中该导槽131设于绝缘壳体10两侧,紧临于扣槽1213与端子收容孔1012平行,另外,该固持件132包括具有可嵌卡于导槽131的U形干涉部1321,其U形前端设有干涉体1323,可与导槽131内壁干涉配合,以及可插固于电路板的叉脚1322,该叉脚1322可插接于电路板(未示)。请参阅图6,组装后可看出该干涉体1323与导槽131内壁干涉而可达到固接效果。另外,请参阅图3,其为本技术整体组合的底视立体图,如图所示,第二定位体122以三组卡柱1221与嵌槽1222与绝缘壳体10结合,对长形定位装置12来说,在中央地带被固接后较不易断裂。其相对端子焊接部112来说因定位装置前后被固定,端子焊接部112被更稳固地收容。第一定位体121上下方藉两侧扣柱1211与扣槽1213卡合,因此上下也被定位不会移位,这样,定位装置12沿上下及前后方向被稳固结合,可使端子焊接部112被稳固保持于既定位置不会偏斜,且插接时也较不易变形。另外,如图5所示本技术绝缘壳体10中央槽道1011两则端子收容孔1012的端缘设有一导面103,除可将端子接触部110的前端遮掩,避免被对接连接器偏斜插置而变形外,还能导引对接连接器插入。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所述对接面设有中央槽道,所述中央槽道两侧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接面的端子收容孔;数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收容孔中,具有位于所述中央槽道的接触部,与所述绝缘壳体干涉配合的干涉部,以及露出所述插接面的焊接部;一定位装置,设于所述插接面一侧并部分地收容每一端子的焊接部,具有沿垂直方向与所述绝缘壳体扣合的第一定位体,及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绝缘壳体扣合的第二定位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一长形定位板,其短轴两端设有所述第一定位体,其长轴与所述绝缘壳体靠接的接合面设有所述第二定位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体邻近所述绝缘体中央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体包括一从所述长形定位板延伸出的扣柱,及由所述绝缘壳体相对端延伸出具有扣槽的扣合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体包括从所述长形定位板延伸露出于所述接合面的卡柱,及设于所述绝缘壳体上并相应于所述卡柱的嵌槽。6.如权利要求1、4或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壳体短轴两侧,还设有与所述绝缘壳体同一脱模方向设置的固持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绝缘壳体,具有对接面及插接面,所述对接面设有中央槽道,所述中央槽道两侧设有贯穿所述对接面与所述插接面的端子收容孔;数个端子,设于所述端子收容孔中,具有位于所述中央槽道的接触部,与所述绝缘壳体干涉配合的干涉部,以及露出所述插接面的焊接部;一定位装置,设于所述插接面一侧并部分地收容每一端子的焊接部,具有沿垂直方向与所述绝缘壳体扣合的第一定位体,及沿水平方向与所述绝缘壳体扣合的第二定位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发李哲志
申请(专利权)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