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电源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625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车用电源接头,由壳体、极框、极片、扩张夹片、保险丝、极簧、极芯及壳盖组成。其特点是在极芯与极片之间,借一极簧压紧保险丝,所说的极簧安装在壳室之内,由簧座连结一簧索并套合一弹簧而成。本设计车用电源插头克服了现有技术产品的缺陷,可靠性与稳定性高,负荷能力强,传导效果和耐高电压性能提高,当多种车用电器同时使用时有良好的配电效果。安装与调整容易,适于在汽车或其它车辆中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或其它车辆中使用的电源插头。汽车是目前人们用以代步的主要工具,因其机动性高,人们使用这种交通工具倍感便捷。众所周知,汽车的驾驶座前方都有一供直流12V电源引出的电源插座,传统的方式,是用于插置点烟器,由于这种将电能转换为热能装置的阻值甚高,所以内部都具有一保险丝,为过热断电确保安全之用。然而,随着车上用品的多元化,使用该电源插座的产品亦日益增多,除点烟器外,还有外接高级音响、电脑、移动电话…等,不一而足。为此,解决的办法是,从一只电源插头引出之后,再予以分配电,亦即,由此再分别外接若干插座,然后再由插座向各种车用电器供电。如前所述,由于诸如点烟器工作时耗电极大,并且在各种车用电器同时用电的情形下,因过载而发热将无法避免。事实上,目前许多不明原因的汽车火灾事故就有可能源出于此。因此对汽车的安全供电,实有认真考虑予以解决的必要。再者,由于各分电装置的增加,使得电源插头的负荷也加大,常见的以两外张弹片为一极压紧车内电源插座的方式,常因其不堪负荷,或日久因震动而松驰,造成接触不良。同时,在多方用电时,常常是电压不足,致使有些车用电器无法运行。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电源插头的缺陷,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车用电源插头。本技术车用电源插头的结构方案是这样的,它由常见的壳体、极框、极片、扩张夹片、极芯及壳盖组成,本结构方案的特点是在极芯与极片之间,藉一极簧压紧保险丝,所说的极簧系由一簧座连结一簧索并套合一弹簧而成,该极簧安装在壳室之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本技术总装后立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总装后俯视断面图。图4,本技术总装后正视断面图。图5,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曲折弹簧的立体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进一步揭示本技术的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如附图所示,基本上,本技术车用电源插头由一壳体1,一极框2,一极片3,两扩张夹片4,一极簧5,一极芯6,一壳盖7及保险丝8组合而成。其中,壳体1由两相向对称长条半圆的上壳11与下壳12所组成,在其各自的壁上开有一长条形的壳孔111、121(因投影角度图上未示),供后叙的扩张夹片4穿出之用,并且在其垂直面的两缘,在其左右各对应位置开有一壳槽112、122,将其组装后,也形成两长条孔洞,供另一扩张夹片4穿出;并且在其前端外壁上,各有供与后叙壳盖7螺纹联接的壳纹113、123;上壳11与下壳12的弧凹部分,沿纵向垂直延伸一段平行的壳翼114(因投影角度图上未示)、124,其间形成壳室115(因投影角度图上未示)、125用以安装保险丝8和极簧5,同时,在下壳12的后部,横向延伸一壳隔126,其中央有一壳榫1261和一壳板127,并在其间形成一壳隙128,用以安装极框2,近末端处则垂直设一带有孔洞的壳柱129,供与上壳11用螺钉联接之用,为了使外观美化,在对应于壳柱129处,加置嵌片以遮蔽螺钉。极框2是∏字形导电金属片,其末端一体延伸一框端21,作为外接时的接点,如图所示,组装时极框2被嵌置于两壳翼124与壳壁及壳隙128之间。极片3是用一片导电金属折成形,在其水平面上开有一片孔31,其尺寸对应于前述的隔榫1261,作为定位之用。两扩张夹片4也各为一体的导电金属片冲压并弯折而成,形成对称的具有多段转折的片带41及中央片环42,其中央有一环孔43,其尺寸对应于壳体1,并小于壳纹113、123处,如图所示,该片带41的尺寸系对应于壳孔111、121及壳槽112、122,故组装时二者呈互相垂直的方向。保险丝8为常用的元件,装在上述极片3与后述极簧5之间。极簧5由一簧座51连结一导电线编织成的簧索52,并套合一弹簧53组成,组装对安放在前述壳室125内,并且压紧保险丝8,从而使极片3、保险丝8及极簧5形成一极并且接通。极芯6是用导电金属材料制成的帽状物,其开放端有一段芯孔61(因投影角度限制图上未能示出),供放置并顶住前述极簧5的端部,又帽状的极芯6呈阶梯状,前端为外径较小的芯端62,后段为外径较大的芯环63。壳盖7是用绝缘材料成形的中空盖体,其后部有一段盖环71,其内壁有与前述壳纹113对应的盖纹72(均为螺纹,因投影角度限制图上未能示出),而前端的盖端73中央有一贯穿的盖孔74,其尺寸稍大于极芯6的芯端62而又小于芯环63。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技术插头装配时,将极框2嵌置于壳隙128并陷于下壳12的底部,极片3则经由片孔31嵌套于隔榫1261,再将一扩张夹片4由环孔43套入下壳12的前端,且片带41嵌夹于壳翼124与壳壁之间,而其末端即与极框2接触,另一扩张夹片4也垂直地经环孔43套合于下壳12的前端,并使片带41的一段突出于下壳12的壳孔121外,此时,将上壳11的壳孔111与扩张夹片4的片带41的一段对正,再将其与下壳12盖合,并依序将保险丝8、极簧5及极芯6装入壳室115、125内,最后将壳盖7藉内壁的盖纹72(内螺纹)与壳纹113、123(外螺纹)锁紧,再用螺钉旋进壳柱129之中则总装完成,即如图2所示之外观示意图。本设计插头的使用,请参阅图3及图4,一极(通常为正极)系由极芯6接通极簧5、保险丝8再触及极片3然后用接线向外引出;而另一极则经由两扩张夹片4的片带41触及电源插座的内壁,并传导至极框2,再经极端21用外线引出。请参阅图5,由于簧索52较粗时可能呈刚性,故可以用另一实施例取代,即采用一导电性能好的曲折弹簧9取代极簧5,同样有良好的传导性能。通过上述实施例,本技术的特点和效果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一)使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高,尤其是通过四只片带触及电源插座内壁,其中任何一片带都可构成通路,保持电路稳定地畅通,免除了以往的插头两片带因松动而接触不良的现象。(二)负荷能力强,由于四片带各呈九十度并扩张压紧内壁,故其稳固性高,可承受较大的负荷,并防止震动。(三)簧索的加粗并与弹簧并用,提高了传导效果并且耐高电压,当多种车用电器同时使用时也具有良好的配电效果。(四)安装与调整容易,尤其是对扩张夹片的调整,只须松动壳盖即可将片带的外张予以扳动,从而得到适当的扩张角度。本技术所描述的只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凡是将局部予以变更或修饰而源出于本技术的基本构思,又为本
专业人员易于推想设计出的结构方案,均不超出本技术的专利权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用电源插头,由常见的壳体、极框、极片、扩张夹片、极芯及壳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极芯与极片间藉一极簧压紧保险丝,该极簧系由一簧座连结一簧索并套合一弹簧而成,极簧安装在壳室之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源插头,其特征是其中的簧索用细导电金属线编织而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源插头,其特征是其中的极簧用曲折弹簧替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源插头,其特征是其中的两扩张夹片彼此互相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车用电源接头,由壳体、极框、极片、扩张夹片、保险丝、极簧、极芯及壳盖组成。其特点是在极芯与极片之间,借一极簧压紧保险丝,所说的极簧安装在壳室之内,由簧座连结一簧索并套合一弹簧而成。本设计车用电源插头克服了现有技术产品的缺陷,可靠性与稳定性高,负荷能力强,传导效果和耐高电压性能提高,当多种车用电器同时使用时有良好的配电效果。安装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电源插头,由常见的壳体、极框、极片、扩张夹片、极芯及壳盖组成,其特征在于极芯与极片间藉一极簧压紧保险丝,该极簧系由一簧座连结一簧索并套合一弹簧而成,极簧安装在壳室之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成
申请(专利权)人:唐扬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