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正升专利>正文

同轴接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212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轴接头装置,其包含有:一接头本体,内部形成一内径收束的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下方形成一口径较大的第二轴孔,一上环圈,一波浪形弹片,一垫片,一下环圈,一绝缘体,其抵触于阻绝环的下方处,顶部可连接电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的第二轴孔内设有一阻绝环,阻绝环为一陶铁磁环,可消除电磁、射频干扰等杂讯。(*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同轴接头装置,尤指一种可有效消除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等杂讯的同轴接头装置。同轴接头主要是作为电器设备的电源线或电讯讯号线连接之用。尤其对电脑网路、测试仪器、事务用具而言,同轴接头之使用率日渐频繁。因为一般电风扇、冷气机马达、冰箱、电视、无线电话在使用时皆会产生杂讯干扰,亦即干扰源。而一般使用者对同轴接头之功能需求,不外乎须隔绝外部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等杂讯及消除内部之杂讯,藉以有效避免电源或信号受到干扰。习用有关同轴接头电缆线之绝缘方式,主要是在芯心的外壳由内而外依序包覆一层绝缘体、一层铜编织遮蔽层及一层被覆层,然此种作法在于芯心接合时仍须将外围的被覆层剥去,去除部份绝缘层及铜编织遮蔽层,再与接头组合,对消除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等杂讯的效果不彰,显然有待进一步的改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等杂讯的同轴接头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轴接头装置,其包含有一接头本体,呈中空筒状,外部上缘环设有一凸座,内部略上缘形成一内径收束的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下方形成一口径较大的第二轴孔;一上环圈,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置于接头本体外部的凸座下方处;一波浪形弹片,是一内部中空的曲折状片体,其被抵触于接头本体外部的上环圈下方处;一垫片,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于接头本体外部的波浪形弹片的下缘;一下环圈,是一内部中空的片体,其被套置于接头本体外部的垫片下方处;一绝缘体,其抵触于阻绝环的下方处,顶部是可连接电线并分别自上环圈、波浪形弹片、垫片及下环圈的内部穿过;一接头外壳,是为内部中空的圆形壳体,其是被套置于上述接头本体的外围,并与上环圈的外圈抵触;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的第二轴孔内设有一阻绝环,该阻绝环为一管状陶铁磁环。本技术的效果是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技术藉由接头本体10的第二轴孔13内套设一阻绝环20,该阻绝环20是为一管状陶铁磁环,藉以阻绝外部杂讯,并消除内部杂讯,因为讯号在内部导线传输时,会因为导线的材料制造过程中及系统中之设备产生一些内部杂讯,导线中套入一阻绝环,即成一单圈的RF抗流圈,其阻抗随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具有良好的消除静电及消除杂讯效果,其陶铁瓷体不含任何有机物质,故在绝大部份的环境中均不会氧化,套在导线上的陶铁磁环体磁环产生局部的阻抗提升,主要是因为电阻性而抑制导线上的电流量,藉该阻绝环20可有效消除电磁干扰EMI、射频干扰RFI等杂讯,因此可有效改进习知缺失,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性。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所在,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图式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首先,请参阅1、2,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是由一接头本体10、一阻绝环20、一上环圈30、一波浪型弹片40、一垫片50、一下环圈60、一绝缘体70及一接头外壳80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接头本体10,是呈中空筒状,外部上缘环设有一凸座11,内部略上缘形成一内径收束的第一轴孔12,第一轴孔12下方形成一口径较大的第二轴孔13,另于接头本体10于凸座11上方外圈套置一铜圈14,可夹紧定位电缆线71。该阻绝环20,是为一管状陶铁磁环,藉以隔离杂讯可阻绝外部杂讯,并消除内部杂讯,因为讯号在内部导线传输时,会因为导线的材料及制造过程中及系统中的设备,产生一些内部杂讯,倘在导线中套入一阻绝环,即成一单圈的RF抗流圈,其阻抗随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具有良好的消除静电及消除杂讯效果,其陶铁瓷体不含任何有机物质,故在绝大部份的环境中均不会退化,套在导线上的陶铁磁环体磁环产生局部的阻抗提升,主要是因其电阻性而抑制导线上的电流量,该阻绝环20在本技术中是被设置于接头本体10的第二轴孔13内。该上环圈30,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置于接头本体10外部的凸座11下方处。该波浪形弹片40,是一内部中空的曲折状片体,其被抵触于接头本体10外部的上环圈30下方处。该垫片50,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于接头本体10外部的波浪形弹片40的下缘。该下环圈60,是一内部中空的片体,其被套置于接头本体10外部的垫片50下方处。该绝缘体70,其抵触于阻绝环20的下方处,顶部是可连接电线71并分别自上环圈30、波浪形弹片40、垫片50及下环圈60之内部穿过。该接头外壳80,是为内部中空的圆形壳体,其是被套置于上述接头本体的外围,并与上环圈30的外圈抵触。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接头装置,其包含有一接头本体,呈中空筒状,外部上缘环设有一凸座,内部略上缘形成一内径收束的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下方形成一口径较大的第二轴孔;一上环圈,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置于接头本体外部的凸座下方处;一波浪形弹片,是一内部中空的曲折状片体,其被抵触于接头本体外部的上环圈下方处;一垫片,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于接头本体外部的波浪形弹片的下缘;一下环圈,是一内部中空的片体,其被套置于接头本体外部的垫片下方处;一绝缘体,其抵触于阻绝环的下方处,顶部是可连接电线并分别自上环圈、波浪形弹片、垫片及下环圈的内部穿过;一接头外壳,是为内部中空的圆形壳体,其是被套置于上述接头本体的外围,并与上环圈的外圈抵触;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的第二轴孔内设有一阻绝环,该阻绝环为一管状陶铁磁环。专利摘要一种同轴接头装置,其包含有一接头本体,内部形成一内径收束的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下方形成一口径较大的第二轴孔,一上环圈,一波浪形弹片,一垫片,一下环圈,一绝缘体,其抵触于阻绝环的下方处,顶部可连接电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的第二轴孔内设有一阻绝环,阻绝环为一陶铁磁环,可消除电磁、射频干扰等杂讯。文档编号H01R13/658GK2230056SQ9522030公开日1996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许正升 申请人:许正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同轴接头装置,其包含有:一接头本体,呈中空筒状,外部上缘环设有一凸座,内部略上缘形成一内径收束的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下方形成一口径较大的第二轴孔;一上环圈,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置于接头本体外部的凸座下方处;一波浪 形弹片,是一内部中空的曲折状片体,其被抵触于接头本体外部的上环圈下方处;一垫片,是为一内部中空的圆形片体,其是被套于接头本体外部的波浪形弹片的下缘;一下环圈,是一内部中空的片体,其被套置于接头本体外部的垫片下方处;一绝缘体,其抵 触于阻绝环的下方处,顶部是可连接电线并分别自上环圈、波浪形弹片、垫片及下环圈的内部穿过;一接头外壳,是为内部中空的圆形壳体,其是被套置于上述接头本体的外围,并与上环圈的外圈抵触;其特征在于:该接头本体的第二轴孔内设有一阻绝环,该阻绝 环为一管状陶铁磁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正升
申请(专利权)人:许正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