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603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包括进样单元、吸附单元、阀切换单元、色谱柱、检测器和载气,所述阀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第三切换阀、第四切换阀、第五切换阀和第六切换阀,六个切换阀上均设有多个连接口;所述吸附单元包括四个吸附柱,切换阀的连接口之间设有吸附柱和色谱柱,切换阀内通入载气;所述第六切换阀的连接口上设有所述检测器,所述第一切换阀上还设有样品入口和样品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通过采用镍化管道,减少了氟气对管道的腐蚀;色谱系统采用高灵敏度的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精度更高。检测精度更高。检测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高纯氟中微量无机杂质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纯氟气是一种性质非常活泼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无机物或有机物在室温或低于室温下反应,释放较多的热量,常导致燃烧和爆炸。高纯氟气是精细化工领域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电子、激光技术、医药塑料等领域;由于它的强氧化性,可以用于玻璃浸蚀,金属材料、管道的表面钝化处理,在国防上用于制取火箭推进剂;高纯氟气还用于电子、医药、卫生、科研等领域;氟气与硫、碳反应生成的六氟化硫和四氟化碳是良好的电气绝缘和灭弧材料。众多学者提出利用F2作为CVD反应腔室的清洗剂,与NF3相比,F2具有更强的反应活性且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在半导体领域极具市场潜力。氟气和氯气合成的三氟化氯,可用作强烈的纵火剂,也可作为火箭推进剂,还可用于制造航空汽油的催化剂。
[0003]随着半导体的发展,对氟气的纯度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我国尚未制定高纯氟气的相关标准,现有氟气检测方法,最低检测浓度各组分浓度只有 10ppm,对于更低浓度杂质由于检测方法的缺失,造成氟气的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设计出一种能够实现氟气中杂质全分析的装置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分析出高纯氟气中的杂质,同时采用高灵敏度的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检测精度更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包括进样单元、吸附单元、阀切换单元、色谱柱、检测器和载气,所述阀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第三切换阀、第四切换阀、第五切换阀和第六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和第三切换阀均设有10个连接口,所述第四切换阀和第五切换阀均设有8个连接口,所述第六切换阀设有6个连接口,所述10个连接口分别标为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和

号口,所述8个连接口分别标为

号口、

号口
‑⑧
号口,所述6个连接口分别标为

号口、

号口
‑⑥
号口;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第一吸附柱、第二吸附柱、第三吸附柱和第四吸附柱,所述第二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吸附柱,所述第二切换阀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吸附柱,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三吸附柱,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四吸附柱;所述色谱柱包括第一色谱柱、第二色谱柱、第三色谱柱和第四色谱柱,所述第四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色谱柱,所述第四切换阀的

号口与所述第六切换阀的

号口通过所述第二色谱柱连接,所述第五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三色谱柱,所述第五切换阀的

号口与所述第六切换阀


号口通过所述第四色谱柱连接;所述第六切换阀上设有所述检测器,所述第一切换阀、第二切换阀、第三切换阀、第四切换阀和第五切换阀均通入载气;所述进样单元包括样品入口,所述第一切换阀上设有样品入口。
[0006]优选地,所述检测器为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所述第一切换阀上还连接有样品出口。
[0007]优选地,所述载气包括第一载气、第二载气、第三载气、第四载气、第五载气、第六载气、第七载气、第九载气和第十载气。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载气气路与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三载气的气路与所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定量管,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定量管,所述样品入口连接有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所述样品出口连接有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一切换阀的

号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载气气路与所述第二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四载气气路与所述第二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二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均连接有放空管道,所述第二切换阀的

号口与所述第四切换阀的

号口通过管道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五载气与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六载气气路与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连接有放空管道,所述第三切换阀的

号口与所述第五切换阀的

通过管道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七载气气路与所述第四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八载气气路与所述第四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四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连接有放空管道。
[0012]优选地,所述第九载气气路与所述第五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十载气气路与所述第五切换阀的

号口连接,所述第五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连接有放空管道;所述第六切换阀的

号接口连接有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所述第六切换阀的

号口和

号口连接有放空管道,所述第六切换阀的

号口放空。
[0013]优选地,所述管道为经过氟气钝化处理的镍管;所述第一色谱柱和所述第三色谱柱为5m的10%keloil10#Chromsorb T色谱柱,所述第二色谱柱为4m的Haysep DB色谱柱,所述第四色谱柱为2m的5A分子筛色谱柱。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进样单元、吸附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样单元、吸附单元、阀切换单元、色谱柱、检测器和载气,所述阀切换单元包括第一切换阀(101)、第二切换阀(201)、第三切换阀(301)、第四切换阀(401)、第五切换阀(501)和第六切换阀(601),所述第一切换阀(101)、第二切换阀(201)和第三切换阀(301)均设有10个连接口,所述第四切换阀(401)和第五切换阀(501)均设有8个连接口,所述第六切换阀(601)设有6个连接口,所述10个连接口分别标为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

号口和

号口,所述8个连接口分别标为

号口、

号口
‑⑧
号口,所述6个连接口分别标为

号口、

号口
‑⑥
号口;所述吸附单元包括第一吸附柱(202)、第二吸附柱(203)、第三吸附柱(302)和第四吸附柱(303),所述第二切换阀(201)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第一吸附柱(202),所述第二切换阀(201)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第二吸附柱(203),所述第三切换阀(301)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三吸附柱(302),所述第三切换阀(301)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四吸附柱(303);所述色谱柱包括第一色谱柱(403)、第二色谱柱(402)、第三色谱柱(502)和第四色谱柱(503),所述第四切换阀(401)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色谱柱(403),所述第四切换阀(401)的

号口与所述第六切换阀(601)的

号口通过所述第二色谱柱(402)连接,所述第五切换阀(501)的

号口和

号口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三色谱柱(502),所述第五切换阀(501)的

号口与所述第六切换阀(601)的

号口通过所述第四色谱柱(503)连接;所述第六切换阀(601)上设有所述检测器,所述第一切换阀(101)、第二切换阀(201)、第三切换阀(301)、第四切换阀(401)和第五切换阀(501)均通入载气;所述进样单元包括样品入口(104),所述第一切换阀(101)上设有样品入口(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为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702),所述第一切换阀(101)上还连接有样品出口(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气包括第一载气(801)、第二载气(802)、第三载气(803)、第四载气(804)、第五载气(805)、第六载气(806)、第七载气(807)、第九载气(809)和第十载气(8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高纯氟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楠郑秋艳倪珊珊殷越玲苏子杰魏晓娟滕莹袁攀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邯郸派瑞特种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